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楷书:你喜欢颜勤礼碑吗?你怎么临写?
颜体,书法,笔画楷书:你喜欢颜勤礼碑吗?你怎么临写?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楷书:你喜欢颜勤礼碑吗?你怎么临写?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喜欢。一个一个字的过关,背临,很像。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喜欢《颜勤礼碑》。
此碑是颜鲁公71岁时,为其曾祖父颜勤礼刊立,现立于西安碑林。
相传此碑唐代书写后,明朝被埋入土中,直到民国十一年(1922年)才重新被发现。
《颜勤礼碑》是鲁公晚年作品,整篇作品寓巧于拙,风格浑厚质朴、苍劲老辣,到了人气书俱老的境界。
说真的,我并没有通篇临写过,只是写过几个月单字,就果断放弃了,改临《多宝塔》。该碑字的结构,用笔以及整体雄伟的气魄,都需要深厚的基础和阅历来支撑。
临习《颜勤礼碑》,首先要了解其笔画,结字章法布局特点。
1.《颜勤礼碑》纯中锋用笔,护笔藏锋。
临习的时候,要以中锋行笔,培养笔笔中锋的习惯。
2.颜体结字,横画较细,竖画较粗,撇画瘦劲,捺画粗厚,根据字体结构变化临习。
3.该碑整篇排列紧密,字距行距较小,疏茂俊朗,法度森严。这是最难学习的地方需要多年的临习和阅历的积累。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颜真卿的《勤礼碑》作为唐楷的典范,深受书法人的喜爱!多少年来,经久不衰!初临其形,后临其意!——盛行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您好!颜勤礼碑是我学书法最早接触的碑帖,很喜欢!是颜真卿七十一岁为其曾祖颜勤礼所书的神道碑。整体风貌端庄豁达、舒展开朗、动静结合、巧拙相生、雍容大方之特点,在拙重中见挺拔雄肆之气概,堪称颜楷巅峰。其特点1.横细竖粗,粗细变化比较明显;2.撇轻捺重,撇画瘦劲、灵动,捺画是很粗重的!3.左细右粗.在颜勤礼碑中,同样的两个竖并排,一般左边的细,右边的粗。4、外紧内松.看整篇的颜勤礼碑是非常的紧密的,字距和行距都非常的小,但是颜体单个字内部的空间去非常的开阔笔画上竖重横轻,呈现明显对比.
《颜勤礼碑》的点画,起笔多用圆笔。圆笔要用藏锋起笔:笔锋着纸先向点画的逆方向运笔,再回锋顺着点画的走向力行。即欲下先上,欲右先左。收笔时,顺原路将笔锋送回点画内,即回锋收笔。
《勤礼碑》是学习颜体的最好范本之一,此碑重法度、重规矩,具有大唐盛世之气象!可以一起交流学习,图三是我十几岁时写的[祈祷]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很少具体去临写某一家帖,喜欢把几种帖放在一起比较琢磨真不同。比如颜体柳体,为何称颜为筋称柳为骨。再者可把楷行草比较,琢磨变化规律,各美其美之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特别喜欢《勤礼碑》,写它的感觉像舞枪弄棍、太极推手的那种意思,一笔一画犹如一招一式,柔中带刚,起止果断,收放有度,注重内涵……
我的体会是,《勤礼碑》笔法动作非常简单,侧锋(偏锋)为主,完全是自然书写状态,丝毫没有描画的成分,只不过是提按幅度大而已。比如,长横的收笔处那个“大疙瘩”,实际上是顺势重按一下。
“鹅头钩”的写法是: 偏锋转驻,稍提笔腹(折弯处),迅速推笔弹锋。
并不像很多人理解的那样:“起笔藏锋逆入,中间行笔调成中锋,收笔上提→下按→回描”,其实这样的写法是错误的!试想,原帖字体4厘米左右,老祖宗颜真卿能是这样画出来的吗?
虽然我写的不咋地,但是,对颜体技法解读应该说还是比较正确的。
▲图为本人习作
我临写的方法是: 先用摹写法熟练笔法、笔画和结构,而后再用对临法精研细节,重点揣摩神采意趣。每写一个字必须一气呵成,注意控制好行笔节奏与速度,不要怕写错,每个字一次不超过三遍,每写一遍都与帖对比一下,并且和前一个字是逐步校正关系。如图:
▲图为本人教学示范——潘氏分步摹临法
顺便啰嗦几句。写颜体,宜用笔肚大、弹性好的兼毫、狼毫之类的毛笔,线条粗细变化大。用生宣,容易表现“屋漏痕”效果。如图:
▲图为本人使用的毛笔(羊毫加健)
另外,执笔法宜采用拨灯法、单勾法之类,5厘米左右的字悬腕书写,8厘米以上的字悬肘书写。如图:
上一篇:如何看待4.10号肖战的“血色倒梅图”被热榜营销号解释为“梅花香自苦寒来”?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