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养殖蚯蚓对水质有没有要求?
蚯蚓,黄鳝,泥鳅养殖蚯蚓对水质有没有要求?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养殖床四周设宽25厘米、深25厘米的水槽,供排水和预防鼠类、蚁类危害,两床之间留1.2米的走道。
在养殖车间内,可在两床的外侧设饲料发酵池,冬季可放人新鲜马、牛、猪粪,利用发酵热提高棚温,夏季则作卵茧孵化床之用。
养泥鳅对水质有什么要求
泥鳅的人工养殖已越来越为广大养殖户所接受,但由于养殖泥鳅的池塘一般较浅,且多为静水状态,所以养殖水质容易恶化,因此,放养密度要恰当,并经常加注新水,以保持水质清新。
泥鳅对水质的要求不高,但被农药污染或化学药物浓度过高的水域不能作为养殖用水。
泥鳅对水质的要求不高但并不是说没有要求,泥鳅池水质要求总体如下:“肥、活、嫩、爽”,水的PH值在6.5-7.5之间。
泥鳅放养后,根据水质情况适时施用追肥,以保持水质一定的肥度,使水体始终处于活、爽的状态。
除了要有足够的水量之外,还要具备相应的水质条件,其中最重要的是:含适量的溶解盐类;溶氧丰富,几乎达到饱和;含适量植物营养物质及有机物质;不含有毒物;pH在7左右。
泥鳅的生长好坏和水中溶氧量呈正比,水中溶氧量高时,泥鳅摄食旺盛,泥鳅的耗氧量也随着增加,新陈代谢随之加快,有利于泥鳅的生长
养殖蚯蚓基料的配置方法
蚯蚓基料的配置方法:1.动物性饲料配置方法:即牛粪、马粪、猪粪、鸡粪等各种畜禽粪便。
在各种畜禽粪便中,鸡、鸭、羊、兔等粪便属氮素饲料,在配制饲养基时不宜超过粪料的四分之一,氮、碳适中的饲料对蚯蚓生长发育有利。
2.植物性饲料配置方法:即玉米、小麦、水稻等农作物秸秆,各种野草、树叶等均可配制饲养基,都是蚯蚓较好的植物性饲料。
3.垃圾性饲料配置方法:即指城市生活垃圾中的烂菜叶、烂水果、西瓜皮、烂西红柿、废纸及一些工业废弃物,如:糖渣、糠醛渣、酒糟、啤酒渣、锯沫(木屑,属碳性饲料)均属蚯蚓垃圾性饲料。
养鳅对水质有何要求?
水质对养殖泥鳅的作用十分巨大,正所谓“养鱼先养水”,特别是集约化高效养殖泥鳅,就必须为泥鳅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因为泥鳅的生长发育,与生存的环境关系十分密切,集约化高效养殖泥鳅的水质与养殖其他鱼类一样,要达到“肥、活、嫩、爽”。
池塘水色浓,藻类数量高,水色鲜嫩,易消化的浮游植物多,水肥而不老;水质清爽,水色不太浓,透明度不低于20厘米。
良好的水色是透明度在20〜30厘米,藻类含量适中,硅藻、隐藻等较多,蓝藻较少,藻类种群处于生长期,其他悬浮物不多。
这样水中藻类光合作用才强、水中溶氧充足、有益藻类丰富,有害物质含量较低,有利于泥鳅健康生长,也有利于提高词料的转化率。
养殖田螺对水质的要求
生活习性。
田螺是腹足类软体动物,喜栖息于冬暖夏凉、底质松软、饵料丰富、水质清新的水域中,特别喜集于有微流水之处。
田螺届杂食性,摄食水中的微生物和有机物或水生植物的幼嫩茎叶等。
田螺喜夜间活动,夜间摄食旺盛。
场地选择。
田螺养殖场地要选择水源充足,水质良好,腐殖质土壤及交通方便的地方。
最好有流水。
螺池规格一般宽1.5—1.6来,长度10—15米,也可以地形为准,池子四周作埂,埂高50厘米左右。
池子两头开设进出水口,并安装好拦网,以防田螺逃逸。
同时,在养殖池中间稀栽茭白等水生植物,这不仅可提高土地产出率,而且又为田螺生长创造了良好的生态环境。
放养与管理 1.田螺放养密度。
一般每平方米放养100—120个,同时,每平方米套养夏花鲢鳙鱼种5尾左右进行主体养殖。
田螺放养时间一般都在3月份。
2.施肥投解。
养殖池先投施些粪便,以培养浮游生物为田螺提供饵料。
施肥量视螺池底质肥瘦而定。
田螺放入池后,投喂青菜、米糠、鱼内脏或菜饼、豆饼等。
青菜、鱼内脏要切碎与米糠等饲料拌匀投喂。
菜饼、豆饼等要浸泡变软,以便于田螺摄食。
投喂量视田螺摄食情况而定,一般按田螺总量的1%—3%计算,每2—3天投喂1次。
投喂时间每天上午,投饵的位置不必固定,饲料隔开投放。
当温度低于15℃或高于30℃时,不需投饵。
3.水质调节。
一是螺池要经常注入新水,以调节水质,特别是繁殖季节,最好保持池水流动,尤其是高温季节,采取流水养殖效果更好。
在春秋季节以微流水养殖为好。
螺池水深度需常保持30厘米左右。
二是调节水的酸碱度。
当池水pH值偏低时,每平方米施生石灰0.15—0.18千克,每隔10—15天撒1次,使池水pH值保持7—8。
4.田螺越冬管理。
当水温下降到8—9℃时,田螺开始冬眠,冬眠时,田螺用壳顶粘土,只在土面留个圆形小孔,不时冒出气泡呼吸。
田螺在越冬期不吃食,但养殖池仍需保持水深10—15厘米。
一般每3—4天交换1次水,以保持适当的含氧量。
5.捕捞上市。
田螺经过一年精心饲养,一般个体可达到10克以上。
捕捞方法,可干池捕捞。
捕捞时,要选择个体大的田螺作为亲螺培育,为翌年繁殖仔螺作准备田螺是我国传统的水产品,它肉质鲜嫩可口,风味独特,并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和硫、钙、铁元素以及组生素,是一种深受消费者亲睐的营养食品,农户利用小水面或稻田养殖田螺,可取得可观的经济效益。
...
养泥鳅对水质有什么要求
并经常加注新水.5-7,所以养殖水质容易恶化,因此,水中溶氧量高时。
除了要有足够的水量之外,其中最重要的是:“肥、活、嫩、爽”。
泥鳅对水质的要求不高,但被农药污染或化学药物浓度过高的水域不能作为养殖用水,放养密度要恰当,还要具备相应的水质条件,泥鳅池水质要求总体如下。
泥鳅放养后;不含有毒物;pH在7左右。
泥鳅的生长好坏和水中溶氧量呈正比,几乎达到饱和;含适量植物营养物质及有机物质,水的PH值在6.5之间,以保持水质清新,泥鳅摄食旺盛,泥鳅的耗氧量也随着增加,新陈代谢随之加快,使水体始终处于活、爽的状态:含适量的溶解盐类;溶氧丰富。
泥鳅对水质的要求不高但并不是说没有要求,且多为静水状态 泥鳅的人工养殖已越来越为广大养殖户所接受,但由于养殖泥鳅的池塘一般较浅,根据水质情况适时施用追肥,以保持水质一定的肥度...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根据不同地区、不同需要、不同条件,选择不同品种的蚯蚓。一般选择易养、易繁殖,能适合当地土壤、气候条件来选种。如菜园、果园、苗圃多的地区,可选择青蚯蚓养殖,结合大田种植,双重利用,既能改良土壤提高肥力,促进植物增产,又可收获蚯蚓动物蛋白饲料。
上一篇:农村人老年境遇差的人,绝大多数是养儿防老所致,你认同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