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从文化传统上说,长辈能给晚辈扫墓吗?应该怎么扫?
晚辈,长辈,拜祭从文化传统上说,长辈能给晚辈扫墓吗?应该怎么扫?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从文化传统上说,长辈能给晚辈扫墓吗?应该怎么扫?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扫墓是生者寄托对亡者的哀思,无辈分亲疏之分,只要有心祭扫都可以。
晚辈给己故长亲扫墓是孝道,给已故平辈扫墓是怀念,给已故晚辈扫墓是哀伤。扫墓是告慰亡灵,在世的亲朋还在想念他,没有忘记他,和他在生时一样,亲情友情还在。
“国之大事,唯祀与戎。”在中华民族文化传统中,祭祀祭扫有着重要地位,在古代被摆与战争征伐同等重要的位置,看成是关系存亡续绝的大事。
从传统文化上讲,长辈给晚辈扫墓,比晚辈给长辈扫墓更重要。因为晚辈在生而长亲辞世是常事,是世之常态,人之常情。相反,长辈健在而晚辈已辞世,往往是逆亡,是真正的伤心事,白发人送黑发人,是很凄惨的,所谓人生三大不幸事:幼年丧父、中年丧偶、晚年丧子,都是深哀巨痛。人在哀痛之中吊唁已故亲人,尤其吊唁亲子亲孙,是必要的。
在古汉语中,晩辈为已故长辈扫墓谓祭,有祭祀、祭拜、祭扫、祭祖的意思。庄严的礼仪不仅要叩拜,要焚香炉纸钱,还要备三牲。晚辈祭拜已故长辈的墓地时所致悼词称祭文。行文用题可称《祭XX文》或《拜XX文》。晚辈凭吊长亲是经常的,是每年进行的。如果是嫡长亲,按传统概念刚离世时应在家中设灵堂,有的地方一年,有的地方三年,早晚拜祭。许多地方三年之后仍在家中设有灵位,以为纪念。我国有贴春联的习惯,一般嫡长亲去世,第一年春联用白纸书写,第二年用绿纸,第三年用黄纸或蓝纸。
同辈之间如存在亲情或友情,也应吊唸,称悼,就是沉痛怀念的意思。庄严礼仪与凭吊长辈一样,所致悼词称悼文。行文用题可称《悼XX文》或《哭XX文》。李商隐就有一首七律《哭刘蕡》,就是悼念同辈的作品。平辈之间的吊唁,不象晚辈吊唁长亲一样经常,不设灵堂,但至亲有心的会留牌位供香,如果墓地在就近处,也是每年必至祭扫。贴春联则用通用的红纸,因为不是重孝,不须改用其它色纸。
长辈给晚辈扫墓,一般非至亲不扫,只有直系长亲才扫,称哀,就是伤心的意思。不叩拜,庄严礼仪其余项同。所致悼词称诔文,行文用题可称《哭XX》或《哀X义》或《XX诔》。如《红楼梦》中贾宝玉悼晴雯,因是主悼仆,相当于长辈悼晚辈,用题是《芙蓉女儿诔》。长辈吊唁晚辈不是经常性活动,不设灵堂牌位,只在坟头设祭。如果是成年晚辈,坚持的时间会比较长,但如果是未成年晚辈,通常几年之后就不再吊唁,以免钗起伤心往事。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从人的情感上来说,人更加爱自己的下一代,你的所有,你的奋斗,都是在为下一代打拚。生物的世界也是如此,这是有基因决定的,动物世界里,照顾幼小,繁衍后代是许多生命唯一的至高的目的。
孝,是人类社会自我约束的产物,是维护社会关系的纽带,并非生命的本能。
生命是独立的个体,没有谁能代替了谁,所以,你可以选择孝,也可以选择爱。孝是被动的,是牺牲一个生命的许多去回报另一个生命。爱是主动的,是平等的,没有相欠,无须回报。
所以,如果我们的文化传统上有爱,长辈在哀思的时候就可以给自己的晚辈带去你的思虑,在人的情感上,本来就不应该有那么多的条条框框,难道我们对亲人的怀念也要受到传统文化的约束吗?如果有这样的传统文化,还是不要遵循的好。
管他什么规矩呢,任自己的情感自由的飞翔吧。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你好,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从传统上来说长辈不能给晚辈扫墓,但是现在是新社会了,没那么多讲究,想去就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应该去,民间有句话:人死为大。祭典逝者,就是追思其生前与亲人的朝夕相处,无论酸甜苦辣,都是一种幸福。虽命运多舛,先长辈而去,也是骨肉的阴阳两隔,作为长辈在身体允许下,不妨去祭典。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赞]我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有着悠久的文明历史,虽然东西南北文化习惯各有差异不尽相同,但是在对待“生老病死”这方面,观念基本一致。比如家里添人进口肯定是喜事,全家眉笑眼开,但如果家里有人去世肯定悲痛欲绝,很长一段时间都沉浸在无尽的悲哀之中……[祈祷]
所以,人们每逢清明冬至总会去墓地为逝去的亲人扫墓,缅怀先人,寄托哀思。但从传统文化上说,一般是晚辈给长辈扫墓,因各地习俗差异,祭祀方式也有所不同,但水果纸钱炮仗等必备,在世时晚辈膝前尽孝,死后永生永世也不会忘记。[赞]
如果晚辈不幸夭折,肯定是非正常死亡,或病故,或灾祸,或自杀,或冤死,屈死等等,从阴阳风水上来讲属阴气重,主凶兆,有些孤魂野鬼很难进入六道轮回,于是自古以来都有阴魂不散之说,想要往生,只有超度。长辈年纪大了应趋吉避凶而远之,更不宜在清明冬至亲自前往,一来恐及伤心过度身体染疾经不起折腾,二来有折寿招灾之嫌,与已与家人都不吉利。若实在悲情思念甚切,选择阳光灿烂阳气旺盛前往晚辈坟头转转,看几眼,唠唠嗑,但不可行任何跪拜祭奠等礼节,不要在墓地长时间停留,此吋造访,纯属不速之客,“人死不能复生”,“只有错生的,没有错死的”宽慰宽慰自我而己。[祈祷]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