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中国古代对天道和人道最经典的表述有哪些?
人道,天道,道德经中国古代对天道和人道最经典的表述有哪些?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问题补充: 不仅限于儒家思想。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应该是道家中的老庄思想吧!老子主张道法自然,《道德经》开篇就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人道方面是主张无为,不是无所作为,而是不要任意而为,顺从自然而为。“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不是天地无情,不把人当人,是天地看待万物是一样的,不对谁特别好,也不对谁特别坏,一切随其自然发展。另外就是庄子,幻化作大鹏鸟,睥睨天下,逍遥自在!庄子妻子死了,惠施去悼念,看到庄子弹琴唱歌,不是他太寡情,是人本是尘土,妻子回归自然为她高兴。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至中和 天地位焉 万物育焉。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感谢提问,说起天道和人道,就不得不提老子的《道德经》,此书思想深邃,文辞简美,涉及面广,几乎包含了宇宙、人生的方方面面,是中国哲学的奠基之作。
在《道德经》的第七十七章之中,深刻的探讨过“天道”和“人道”的本质。原文如下:
“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与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道则不然,损不足,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其唯有道者。”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引申:“天道”本质就是自然规律,人力不可违背的。自然规律是什么呢?就是老子所说的“损有余而补不足”。“天道”追求和谐、平衡,最终达到万物平衡的目的。物理学中的热学第二定律,告诉我们热量可以自发地从高温物体传给低温物体,但绝不会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给高温物体。就是对于老子所谓的“天道”一个很好的科学佐证。
人道则不然,损不足,奉有余
引申:遵循“天道”,与自然的规律同生同长,乃是走向圣人之道。而在现实生活之中,往往是“人道”占了主导位置。这里的“人道”,乃是逆天而行,其轨迹是“损不足,奉有余”。这样的话,就打破了自然的平衡,必然被无可抵挡的自然力所反弹,最终覆灭。马克思深刻的洞悉了这一点,于是指出以“人道”为主的资本主义,最终必然会被以“天道”为主共产主义所取代。
第二个我要提到的就是《周易》——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学与人文实践的理论根源,是古代汉民族思想、智慧的结晶,被誉为“大道之源。”
其中的卦辞《大象》提到:“天道酬勤、地道酬善、人道酬诚”。
这句话总的意思是说上天会实现勤劳人的志愿。有耕耘就会有收获,我们只要不懈努力,最大限度的完善充实自己,千方百计的提高自己的竞争实力,就会有一个美好光明的明天。
笔者认为:遵从天道,奉行人道,方是大智慧。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综观古今,无不推崇"天道酬勤","人道至尊"。天道有其自然规律,苦心人,天不负,只要有信心、决心、恒心,终究会有回报。人道讲情感,受人尊重,处理好各种利益关系,推进生活或事业则顺畅许多。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天行健”出自《周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乾卦)、“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坤卦).
意谓:天(即自然)的运动刚强劲健,相应于此,君子应刚毅坚卓,发愤图强;大地的气势厚实和顺,君子应增厚美德,容载万物.译为:君子应该像天宇一样运行不息,即使颠沛流离,也不屈不挠;如果你是君子,接物度量要像大地一样,没有任何东西不能承载.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天人合一,顺其自然!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中国最经典描述天道和人道的典籍、非《易经》和《道德经》莫属。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