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语文课堂上如果只是让学生背诵一节课的课文,怎样写教案?
课文,内容,记忆语文课堂上如果只是让学生背诵一节课的课文,怎样写教案?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语文课堂上如果只是让学生背诵一节课的课文,怎样写教案?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如果语文课堂上必须要背一节课的课文,当然是要写教案的,因为每一节课,都必须有课时安排,既然你这节背课文的课在你的课时里就要必须写教案。当然你要先写教学目标,(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2,过程与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我只是的是大框架,因为不知道你背诵哪一课,你可以在这框架里补充。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语文课要背诵一节课的课文,要写教案吗?
我认为
首先,用整整一节课去专门背诵课文,这个长时间单一内容的学习方式,不够科学。
人脑是会疲劳的,其疲劳期大约在20分钟左右。即使好学的大脑,持续学习的时间也不会长更多。
根据人脑的疲劳规律,卢梭指出:“如果我连续研究几个不同问题,即使毫不间断,我也能轻松愉快地一个又一个地思考下去,这一问题可以消除另一问题带来的疲劳。”遵循规律是课堂教学的不二法则。所以建议一节课安排更多内容,以使教学效果更佳。
其次,如果一定选择在一节课背诵一篇课文,又要效果显著,老师一定会很辛苦。你要一个段落一个段落地分析内容逻辑、语言层次,用词区分等,并且带领学生一起牢记。分析一段,背诵一段;每段分别检验,以不同形式。只有这样,才能缓解大脑疲劳,减少厌烦;少不了教师幽默的引导,让学生心甘情愿地跟着老师的脚步走到底。
再次,如此,备课时,老师就字斟句酌吧,你可费脑力了,不背课,一定不行,备课轻松也不易做到。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1、教师揭示本课内容,提出本课目标。2、学生自读课文,初步感知内容。读准字音,读通句意。3、老师引导学生概括每段段意,为理解性记忆作准备4、引导学生抓住每段核心句子,适当教学生快速记忆方法。5、学生尝试背诵,背的过程中注意不打扰学生。6、检查背诵,表扬背得好的学生,可以和同学交流一下背得又快又准的方法。7、总结学生表现。8、作业:课后继续背诵课文,直到熟练为止。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首先,我觉得让学生用整整一节课的时间背诵课文,也是需要写教案的,可以写教师如何指导学生背诵的这个过程。
根据我的小学语文教学经验以及上网搜索,整理了几个背诵课文的方法。
1、抄诵法
俗话说:“抄一遍胜过读十遍。”读诗词或短文时先看一句抄一句;再看几句抄几句;最后看一段抄一段,直到看一篇抄一篇,也就是先读再抄,抄完再读。
2、时空法
记住要背内容中表示时间方位顺序的词语。
3、人物法
记住文章中依次(或分类)出现的几个人物,这样忆人思情,忆人思言,就有助于理解与背诵。
4、情境法
创设具体情境,根据情境熟读容易理解和记忆。尤其是优美的诗歌与散文,运用此法效果更佳。
如《望天门山》《江南春》《敕勒歌》《钱塘湖春行》等,我们可以绘画出多幅图画,根据图回忆,图文结合,快速有趣地借图成诵。
5、情节法
掌握故事的起因、经过、发展、高潮、结果等具体情节,据情而背就容易的多了。
6、延伸法
背短文或诗歌,可从开头逐句延伸背诵,即背会第一句,背第二句时把的一句带上,背会第一二句,背第三句时再把第一二句带上,如此延伸,直到全篇。
7、对比法
把课文中具有对比的部分找出来,记住这个对比的性质、特点、作用,就容易背诵了。
如背诵《白杨礼赞》第七段,抓住先抑后扬,先否定,再肯定,最后是四个排比反问句的句式特点。抑:没有……没有……也许……(否定句),如果……那么……(假设);扬:但是……更……它是……(先转折,又递进,然后肯定)。
当你……难道……难道……难道……难道……(第一句是肯定反问,后三句是否定反问,四个反问构成一组排比句群)。背《愚公移山》第三段则要比较对话双方的语气:智叟的话句句是嘲讽,愚公则先斥后驳。这样,从比较中折抓住了特点,背得快,记得牢,有效果。
8、问题法
提出几个具有连贯性、系统性的问题,根据问题答案的顺序,记取背诵内容。
9、提纲法
列出一个简单的提纲,然后根据提纲练习背诵。10、列表法
记忆时先将需要背诵的内容进行列表归纳,使繁杂的内容简单化、特征化、条理化,一目了然,便于举一反三,加深印象。
11、间隔法
记忆课文的词语不能怕重复,第二、三天还要再读第一天读的词,温故知新,常读常新。
12、歌诀法
将要背诵的内容,编为歌诀,读来顺口,记忆深刻。13、点线法
抓住文章的脉络,提炼出各层次的关键词语、句子作为记忆的点,如表现人物形象的动词等,根据先后次序排列起来,再连点成线,连线成面,展开快速记忆,背诵课文,也就是按照文章写作的线索顺序,把全文的主要内容联系起来记忆。
如《醉翁亭记》第三段的线索为: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狼》的线索为:遇狼——惧狼——御狼——杀狼——评论。利用这条线索,同学们就能正确而快捷地背诵。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