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读《白鹿原》,《平凡的世界》这类农村题材类的小说有什么意义?
平凡,世界,路遥读《白鹿原》,《平凡的世界》这类农村题材类的小说有什么意义?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读《白鹿原》,《平凡的世界》这类农村题材类的小说有什么意义?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相比现在的快餐文学而言,《白鹿原》,《平凡的世界》与刚好形成了强烈的反差,两部小说都是凝聚了作者毕生的心血写出来,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阅读这两本书时,都会形成心灵上的震撼。
《白鹿原》
《白鹿原》是一本什么样的小说,居然有这么大的魅力呢?
这是一部描述陕西渭河平原五十年神奇的史诗,一卷中国旧农村多彩、触目惊心的画卷。五十万字的长篇小说,从清朝未年写到1949年中国大陆解放到文革,跨越了封建社会、旧民主主义革命到新民主主义革命这三个历史阶段。
在这半个世纪中,国民党、我共,两个政党党从联手进行反封建斗争到兄弟反目分裂,再到携手抗日,抗日战争胜利后,后人民解放战争……这中间的艰难险阻、惨烈,一个又一个写不完的故事。
而陈忠实就把这大动荡、大变革的时代生活,浓缩成白鹿原这个村镇里,两个家族两代人之间的矛盾纠葛和恩恩怨怨:巧取水田,拖白孝文下水,黑娃由军成匪再成军,鹿三杀白小娥,兆海、兆鹏兄弟相煎,田小娥、冷秋月、孝文媳妇等几个女人的命运,……家仇国恨交错缠结,古老的土地在新生力量在交错更迭。
在作者精心结构的历史舞台上,演出了一幕幕惊心动魄、振聋发聩的人生活剧。
在这场历史性的大厮杀中,其主要人物大多是悲剧性的:共产党的坚强战士,白嘉轩的小女儿白灵被自己人活埋,红三十六军全军覆没,本质上真心为赤色的黑娃,解放后被白孝文冤杀,鹿兆鹏却不知所终……;
为推翻满清封建王朝搞民主革命的国民党,在经历了一阵高潮后,很快走向人民的对立面,在反共运动中自毁江山,代表着反动势力的田福贤解放后被镇压,偏反的鹿子霖则被吓成疯疯癫癫;
以小说主人公白嘉轩为代表的封建村族派,在解放后的新社会中已经失去了他的作用——白嘉轩所代表的阶级退出了历史舞台,只是他的种种道德观念、哲学理想可能存在某种价值。
此外,白鹿原最好的老长工鹿三死了,被白鹿原村视为烂货的田小娥死了,冷秋月死了,白孝文的媳妇死,黑娃也死了,而白孝文之流却窃取了革命果实……由此可见,《白鹿原》的整个艺术基调显然是凝重、悲壮的,读来让人深深慨叹人生的变幻无常,历史的无情。
因此,我们看这样的小说时,其审美感、感动又沉重。在获得一部显然会在当代文学史上占据重要地位的鸿篇巨著时的心情。这种对一部大作品发自心底的赞赏
这样的文学作品如果没有对生活的体验和文字的驾驭能力是无法写出像《白鹿原》这样场面宠大的小说的。
《平凡的世界》
与《白鹿原》不同的是《平凡的世界》反应的时代不同。
《平凡的世界》实际写作用了3年,而其他3年就是用来搜集整理资料,具体构思。为了弄懂“文革”十年这一特定历史时期的背景,路遥先后借阅了10年间的《人民日报》、《参考消息》等多种报纸和杂志,记录了几十万字的笔记。
某天,中国某地发生了什么事,世界上又发生了什么事件,都得知道。还有熟悉生活,作品中有可能涉及到他不熟悉或很陌生的情节,这些都得有所了解。紧接着,就是总体构思,光解决人物出场就花了一个冬天的时间,其间路遥研究了几十部中外长篇小说,发现好多作品这个问题解决得不好,内容已过一半,许多人物还登不了场,最后只有突击去解决,结果形成了简介式的痕迹。
真正优秀作品的人物是在不知不觉中带出来的,是戏剧发展本身的产物,读者是感觉不到有人为迹象的。《平凡的世界》原计划写到7万字时主要人物都能登场,结果这个设想基本实现了。
《平凡的世界》取材于侠西的农村,里面有几条线索:
孙少安农村从一个最穷的蜕变成带头致富的能人,出现在他的生活里有秀莲、润叶那样女子出现。重现了农村改革开放,由穷变富 的整个过程。可说是一部改革开放时代的新个人奋斗叙事。特别值得称道的是,小说主人公孙少安的农村知识青年难能可贵地超越了城市人惯有的那种原始野蛮的生存竞争和利己主义,而仍然葆有仁义爱人、助人为善的为人宗旨。孙少安开砖场发家了,仍然孝顺父母而且怜贫惜弱,尽力给村民们提供挣钱的机会,即使为此蒙受损失,也在所不惜;他后来开大砖厂挣了大钱,也绝无土豪为富不仁的做派,夫妻俩积极捐资、用心修建了村里的小学。
而孙少平则从一个普通的高中生,回到农村,不甘心这么平平淡淡的过完自己的人生,选择外出闯荡,凭着自己的做人高尚品质,过程中曾备受煎熬、甚至受到过伤害,但始终保持着仁义正直的为人底线。,奋斗出了自己一条人生之路。
当然,还有田福军、王满银,孙玉亭这些人具有时代特征的人物,写得栩栩如生。读到《平凡的世界》。里面的人物总是似曾相识。仿佛离自己非常之近,又很遥远。
《平凡的世界》也可以作为改革开放的文学纪事来读。20世纪70年代末期,中国改革浪潮首先从农村开启,极大地激发了农民的积极性、恢复了农村社会的活力,继而改革的浪潮扩展到城市和工业等领域……路遥作为一个出身农村而心怀家国的作家,敏锐地意识到改革对中国的重大意义,深入思考着改革的得失利弊,进而将全部的观察、思考和热情倾注到《平凡的世界》中,其视野之宏大、观察之细致、投入之热情和艺术之苦心,几乎是生死以之,别无作家可以与之比拟。《平凡的世界》因此成为不平凡的文学杰作,允称迄今最全面和正面叙写改革进程的当代文学巨著。
《平凡的世界》还可以作为乡村社风变迁的文学写照来读。风俗是人类社群生活的重要形式,积淀着丰富的人性与文化内容。所以,丰富的风俗描写往往是长篇小说中最有意味的元素。
从价值观而言
这两部小说都是积极向上,对读者有着极大的精神鼓舞,里面不仅是情节精彩,还包括了很多当时文化背景和当时人们的生活习惯。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上一篇:如何从“只剩半杯水”的思维模式变成“还有半杯水”的积极心态?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