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书法中楷书,行书,草书有什么区别,学习它们有什么意义?
楷书,草书,行书书法中楷书,行书,草书有什么区别,学习它们有什么意义?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学好这三种书体除了上面的艺术价值外,还能对自己的工作生活有很大帮助,“字是人的脸面”无论你是学生还是职员,楷书和行书都具有很强的实用性,而草书则可在业余时间里让你抒发情怀畅叙幽情,中国人离不开汉字更离不开书法,更时时刻刻要用到“真行草”,因为他们是我们的文化符号性格标签。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中国书法楷书是从隶演变而来的。楷书字体方正,笔划分明,一笔一划有自己的笔路。起笔收笔,大多为藏锋。楷书的代表书籍,欧阳询的欧体,颜真卿的颜体,柳公权的柳体。大多数练习书法的爱好者,都从楷书练习书法和字形结构,和书法笔法。
草书和行书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字型结体、用笔使转和布白章法上这三个方面。
先说字型结体,章草的字型基本平正,大小几乎相等,字与字中间无牵连,比较好认。今草的字型大小参差,结字连惯。删繁就简,字的相同偏旁可以代表不同意义。结体逛放,竟严谨又自由。识字难度大。
而行书虽然也大小参差,但幅度没有今草大。行书字型基本是在楷书的基础上删繁就简,字体相对平正。结体非草非真。识字容易。
再说用笔使转。章草缘自隶书,在用笔上仍有波,嵥。今草则基本没有隶书的影子。用笔八面出锋,挥洒自如。每一字都有特定使转规定,不能“任笔为体,聚墨成形”正于孙过庭所说:真以点画为形质,使转为情性。草以点画为情性,使转为形质。草亏点画,不能成字;真亏点画,忧可记文。
行书的用锋可藏可露,离方眴园。“运笔不宜太迟,迟则痴重而失神。亦不能太连,连则窘步失态势”不急不徐,仍需迟速的变化,但没有草书运笔的疾。比之楷书,它的使转之迹可以或多或少地见于纸面之上;比之草书,它的点画形态在使转之迹中更加明显。。运笔中化连为断,使其动势微露于点端画梢。
最后说布白章法。
今草在章法上:疏密、向背、俯仰、迎让、轻重、虚实、参差中大开大合,大张大驰,大疏大密,大缓大急。在线条的流动中把握平衡。尚险,尚动。落笔高物建瓴,一气阿成,气脉节律突出。
行书的章法布局以平笔为主,险势为补。如人在行走一样。字里有聚散,行间见错落。既不失正,又不偏直。整体见方成正,收笔跌错,天然通顺朴柮无华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楷书,行书,草书有很多区别
第一个区别就是开始时间不同
中国书法的演变过程可简单归纳为:甲骨文(商)→金文(周)→小篆(秦)→隶书、草书、行书(汉)→楷书(魏晋)
从这我们就能看出来
楷书始于汉末,是由汉隶发展而来,通行至现代,长盛不衰。
行书始于东汉末年,是介于今草和楷书之间的一种字体,直至晋朝王羲之的出现,才使之盛行起来。可以说是楷书的草化或草书的楷化。代表作最著名的是东晋书法家王羲之的《兰亭序》。
草书始于汉代,东汉末期,张芝其同时以及稍晚的钟繇等名家辈出,各成流派。
第二点就是字体特点风格不同:
楷书是我国封建社会南北魏到晋唐最为流行的一种书体。有楷模的意思 紧扣汉隶的规矩法度,而追求形体美的进一步发展《辞海》解释说它“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作楷模。”故名楷书。
行书是楷书的快写,是楷书的流动。结构上有大小相兼,收放结合,疏密得体,浓淡相融等特点。
草书笔画简约,结构简便,以点画作为基本符号来代替偏旁和字的某个部分,是最具有符号化特征的书体主要有三种,章草保留了隶书的笔意,且字字独立,不相连绵,排列整齐,与今草、狂草有明显的区别。今草,就是一般所说的草书,完全脱去了隶书形迹。还有狂草比今草更加简便,且笔势更加连绵回绕,活泼飞舞,奔腾放纵。
说到学习书法的意义
其实学习书法的意义有很多,不断研习古代碑帖,心仪古人风范,必然对个人的人格塑造,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其次就是细微的观察力和想象能力的培养,比如唐代草书大家张旭从公孙大娘舞剑中悟得笔法之理,
再次就是对辩证思维能力的培养,书法艺术乃至艺术创作的规律,就是运用辩证法,在矛盾中求得统一的过程。
还有就是学习书法,对一个人的专注力,耐力的培养也是很好
最后对自己的实际工作生活也有很大的帮助,比如你画画的画,练好字对画画时候的用笔就有大的帮助,甚至有些文人画你不练字都画不成。还有对签字提款的更是不言而喻。
顺带说一下,虽然楷书、行书、草书三者之间有一定的相互作用关系。笔法有一定相通,但笔势、结字、用笔、运腕、使转线条、墨法及笔意等方面相差就很大了,这就需要大量的练习。所以书法是实践的艺术,很有意义,但是如果没有苦练的话也就没有意义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书法从古至今一直为我国不可缺少的文化艺术,汉字这门文化和书法是息息相关的,因为书法就是建立在汉字之上。
我先给大家解答学习楷书,行书,草书的意义。
我国是一个拥有5000年历史的文化古国,汉字的演变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来的,最开始是由壁画,符号,点画演变成为清朝发现的甲骨文,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
为什么要学习楷书
楷书方方正正,间架结构完美,自魏晋以来,到现在,楷书都是文字的展示字体。
汉字作为语言书写的最基础的工具,楷书是最为重要的,把楷书写的工整,美观,不仅写字时别人看的赏心悦目,而且在书写的过程中还能获得享受的过程,由此可见,写好楷书的重要性。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