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书法中楷书,行书,草书有什么区别,学习它们有什么意义?
楷书,草书,行书书法中楷书,行书,草书有什么区别,学习它们有什么意义?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几种书法字体主要区别不在造型上的区别,而是字体产生于社会发展各个时期的区别上。体现了这几个时期的社会生活节奏快慢滞畅的风彩,虽然书法字体都各有特色,但是有被时代和智慧筛选的意思。学习它们独具的艺术性能丰富我们的技法和书法内函。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都是为了写字好看,陶冶情操!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1、历史起源与发展历程不同:
楷书始于汉末,是由汉隶发展而来,通行至现代,长盛不衰。
草书始于汉代,东汉末期,张芝其同时以及稍晚的钟繇等名家辈出,各成流派。
行书始于东汉末年,是介于今草和楷书之间的一种字体,直至晋朝王羲之的出现,才使之盛行起来。可以说是楷书的草化或草书的楷化。代表作最著名的是东晋书法家王羲之的《兰亭序》。
2、字体特点不同:
楷书又称正书,或称真书。其特点是: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作楷模。
草书的特点是结构简省、笔划连绵。草书笔画省略,相互萦带,便于快捷书写,以符号代替偏旁部首,既具有法度的规范性,又具有极大的灵活性。是最善表达书者情感的书体。草书艺术性高,但是实用性显得相对不足。
行书介于楷书、草书之间,笔势不象草书那样潦草,也不要求楷书那样端正。一般为点画以露锋入纸的写法居多。
3、分类与流派不同:
楷书分别小楷和大楷。1~3厘米的为小楷(小字),5厘米以上的为大楷(大字),之间的为中楷。但这仅仅是笼统的分法,实际上,现实生活里很少出现过小于1厘米的小字和大到1.8米的大字。
草书分章草和今草,而今草又分大草(也称狂草)和小草,在狂乱中觉得优美。
行书由许多流派。东晋具有高度艺术典范性的行书流派,以王羲之、王献之为代表人物,其风格延续至初唐;唐中期至宋代,出现颜真卿行书新风,代表人物有宋代苏东坡、黄庭坚、米芾、蔡襄;晋唐书风代表人物有赵孟俯、董其昌等。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楷书是基础,行书是从楷书的基础上通过连笔和简化笔画得来的,而草书是书法的更高的表现形式,也更富有美感和艺术性,所以近现化代书法家多数喜欢用草书创作作品,一看大型的书法比赛和书展便可以看出这种发展趋势了。学习书法可以让我们更好了解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同时也是修心养性的好方法!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共51条/2页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