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书法中楷书,行书,草书有什么区别,学习它们有什么意义?
楷书,草书,行书书法中楷书,行书,草书有什么区别,学习它们有什么意义?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行书是必学的,因为其实用。但如果学行书就必须先学楷书,因为楷书是基础。这两种书体是学书法的必修书体,而其他像草,篆,隶书体则是选修书体。因为这三种书体已非实用书体。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楷书又称正书,或称真书,是由隶书逐渐演变而来,更趋简化,横平竖直。行书是为了弥补楷书的书写速度太慢和草书的难于辨认而产生的。
草书是为书写便捷而产生的一种字体。一、书法艺术与人格塑造
“书以人传”,书法家作品的风格高下,最终是书家个人情性、品格的自然流露。宋代黄庭坚说:“学书须胸中有道义,又广之以圣哲之学,书乃可贵。”在被称为“天下第二行书”的颜真卿《祭侄文稿》的书作中,记述的是颜真卿为就义于安史之乱的侄子颜季明所挥泪写下的留芳千古的祭文。我们可以从那跌宕跳跃的线条和文字内容中,感受颜真卿在听到侄子被叛军杀害时那悲愤难抑的心情。同样,皇帝问当朝书法名家柳公权如何学习书法,柳公权回答:“心正则笔正”,为我们留下了“笔谏”的千古美名。通过学习书法,不断研习古代碑帖,心仪古人风范,必然对个人的人格塑造,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二、书法艺术与能力培养
书法学习有利于学生的多种能力的培养,首先通过对书法碑帖的临习首要锻炼的就是学生细微的观察力。古人说:“察之者尚精,拟之者贵似。”学生通过观察每个字的点画结构、用笔方法和特征,从而心摹手追,训练既久,学生观察事物的能力就会得到帮助和提高。
其次是对想象能力的培养。古人云:“夫书肇于自然。”书法中关于笔画形态的描述,很多是来自于我们的生活和自然现象,像我们描述线条的质量高时,常以“屋漏痕(下雨时农家房檐滴的雨线)”作喻。唐代草书大家张旭从公孙大娘舞剑中悟得笔法之理,也是关于书法艺术与想象力培养的例证。
再次对学生辩证思维能力的培养。在临摹古代书法中,有很多辩证统一的思想贯穿其中,如字形的向背、行笔中的提按、墨色的浓淡、行笔速度的疾涩、起笔时的顺锋与逆锋、笔画形态的方圆等等,都构成了书法学习中矛盾又统一的现象。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书法艺术乃至艺术创作的规律,就是运用辩证法,在矛盾中求得统一的过程。
另外,学习书法,对一个人的专注力,耐力的培养也有着其他学科所不可替代的作用。正所谓“梅花香自苦寒来”,今天,我们的孩子热衷于看韩剧、看美国大片,听流行歌曲。我想,我们如果能够引导孩子在中国传统艺术投入足够的学习和关注,我想沉迷网络、恐怖暴力等种种发生在青少年身上不良现象也许会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孙过庭巜书谱》“至如初学分布,但求平正;既知平正,务追险绝;既能险绝。复归平正。”楷书得平正,行书在楷书基础上得以快速书写。楷为基本功,行书为用,草发挥性情。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楷书定心 行书怡情 草书随性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书法中楷书是基础,掌握了字的重心和结构行书才会如流水赏心悦目,草书才会像写意画一样笔墨落笔有意境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楷书是行书,草书的基础。楷书写不好,行书草书肯定写不好。楷书的笔画工整严谨,每一笔都一丝不苟,笔笔都清楚到位。起笔行笔收笔都交代清楚,行笔较慢。结构平正,横平竖直。舒展美观。字的重心稳定。行书是在楷书的基础上简化了字的用笔结构,就是楷书的快写。有些字连笔写,有些笔画简化写。基本都能看出是写的什么字。比较好认。草书则是与楷书的写法完全不同的字体。只是起笔用笔收笔有楷书的痕迹,而字的形态结构和楷书完全不同,是脱离了楷书形态的字体。需要专门学习草书,否则不认识是啥字。草书是比行书楷书行笔更快的一种字体。可以一笔连绵写很多字而不断开。字也可大可小,也可以差参错落,更适于表现狂放的情绪而比楷书,行书更少受法度拘束,故有大草,狂草之称。以上就是三种字体的区别。楷书作为行书草书的基础,适合写一些正规严谨庄重的书作,行草书适合写抒情性的作品。楷书的意义在于工整庄重严谨之美,奠定了行书草书的法度基础。而行草书在楷书的基础上更先趋向于流便随意快速。比较楷书更方便快速书写。更适于表现作者作品的情怀。更情绪化。这就是三种字体的意义。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