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读书使男人高贵,使女人精致”此话有什么道理?
高贵,精致,书中“读书使男人高贵,使女人精致”此话有什么道理?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读书可通神、医愚、示人正道、与历史接近、与世界接近、与智慧的人接近、可使读者与幸福美满的人生相伴一生。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腹有诗书气自华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读书使男人高贵,使女人精致”这句话不对!
读者乃用言语卖给需用者,書乃用笔记录下来的日程经验。中国文字是象形文化,以形象来演绎文字。合起来的意思是指一个人,要有才华,就要向有经验的人学习。而书籍正是前人天天记录下的珍贵经验。
古人非常注重读书学习,《三字经》中说:“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子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增广贤文》中说:“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莺花犹怕春光老,岂可教人枉度春。三思而行,再思可矣。见者易,学者难。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寅。一家之计在于和,一生之计在于勤。黑发不知勤学早,转眼便是白头翁。读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人不通古今,马牛如襟裾。好学者如禾如稻,不好学者,如蒿如草。莫将容易得,便作等闲看。有田不耕仓廪虚,有书不读子孙愚。仓廪虚兮岁月乏,子孙愚兮礼义疏。积金千两,不如明解经书。美酒酿成缘好客,黄金散尽为书。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车马多如簇,书中自有颜如玉。世上万般皆下品,思量唯有读书富。同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道我好者是我贼,道我恶者是我师。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一举首登龙虎榜,十年身到凤凰池。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一字为师,终生如父。士者国之宝,懦为席上珍。有子不教如养驴,有女不教如养猪……”荀子说:“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这些都是古人教人读书长知识的贤文。读书在明事理,读书在于将前人积累的经验变为知识,读书在于学而时习之,拿来我用,而不是食古不化。读而不学则惑,学而不思则罔。故只有一边学习,一边吸收,一边消化,一边实践,一边思考,一边探索,一边创新,拿来我用才是真的会读书。读书本无男女之别,也无男女之分。读书是人类共有的优良传统,在古代,真正的大学问家,对雅女也是尊敬的,如东晋时期的谢道媼,南宋的李清照等,对妇女并无歧视,到是程朱理学由于大男子主义的盛行,讲究的三纲五常,歧视妇女,认为女子无才便是得,用道德邦架梱住了女子的手脚,这是封建主义余遗,到清朝时大文豪曹雪芹,为了反对朱程理学的封建礼教,专门写了一本千古名著《红楼梦》即《石头记》来批判这种歧视妇女的社会现象,在他看来,男人能做到的女人一定能做到,你看《石头记》中的主人翁十金钗,那个不是才华横溢?连不识字的王熙凤曹雪芹对她的评价都是“上万个男人,竟不及她一个。”连她的丈夫贾链在外人看来也是机路言谈了得,但在王熙凤面前却唯唯喏喏。可见这句话并不正确。读书不仅可使男人高贵,同样也可使女人高贵。至于精致同样男女一样,因人而异,而与姓别无干!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一个勤奋学习的人自会有高尚文明精神!举此谈吐优于他人!他不是自显高贵!而是人们觉得他高贵!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读书是为了成功,不成功则普通。但平凡中显伟大。能认为普通民众是小人吗?历代军队的根基都是民众。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读书使人进步,思考使人明智。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精致不精致,高贵不高贵,只有多读书,才能有体会。你若不读书,难知此中理!你若多读书,不用辩此理。书中自有灯,书中有智慧。众壑归沧海,满腹有宏微!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