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仁爱”是什么?怎样做才叫仁爱?
仁爱,的人,孔子“仁爱”是什么?怎样做才叫仁爱?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那么韩非为什么要在这里讨论仁爱呢?人类既然诞生在这个大地上,作为宇宙中特殊的一员,人类从自然界中摄取物质营养,采用的是一种能动的方式,不但直接摄取自然界中的现成物质,而且利用自然界中原有的物质原料,创造自己所需要的新式物质,由此就形成了他的独特属性,这就是思维与精神。这种能动的方式即是劳动,劳动产生智慧并推动智慧的发展,由于劳动的需要而构成人类社会,社会的存在引发出社会意识。人类既然有了思想和情感和精神,就想了解生存着的这个宇宙、这个世界,并由主观走向了客观。他要在生活的实践中不断思考,不断探索,寻求生存的方法。由此,人类的存在便不再是自然的了,这其中有了主观因素的支配,由自然而然地活着,变成了为了逃避危险而活着,为了求得安全而活着。由于人类的发展,人们不可能一开始就了解所生存的这个宇宙、这个世界的神奇性,因此群体生活便成了人类生活的保障。这一步的迈出,人类社会就出现了小邦国乃至大邦国。而国家组织的建立,则是人们共同的需要。因此,国家的发展壮大,则是人民生活的保障。求得饮食是为了继续生存,因此可以说饮食是人所能生存下去的能量;而“爱”“人”却是人之所以生存下去的动力。这就是人类与其它动物不同的关键。其它动物可以没有“爱”而孑然一身,独自浪迹天涯;如果人没有“爱”,那就痛苦万分了,也就活不下去了。换句话说,人类为了求得饮食而必须劳动,因此可以说是劳动创造了人类社会,但事实上人类却是因为“爱”才创造了人类社会。所以在《孟子公孙丑》第六章里,孟子总结说,“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於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於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於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因为,一个人想要被人爱,首先要去爱别人,只有付出爱,才能得到爱的回报,才能组成家庭、家族乃至人类社会。因此,“爱人”,就是人类社会之所以发展的规律,遵循仁爱的规律,人就能得到幸福与快乐,违背了这个规律,人的一生也就是痛苦的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仁爱,就像是慈母一般的爱戴,可以说是母亲对孩子的,也可以是古代君王对臣子的爱戴,同时也是孔子认为的理想人格,为历代儒客推崇。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大家好,我是简简单单的。很高兴能邀请我回答这条问题。我将用我所学的知识来认真回答。
看到这个问题,首先就是全方位多角度的来思考。这是我以下的几种见解。
1仁爱的释义:能同情、爱护和帮助人:宽厚仁爱。仁爱之心。
人爱这个词的出处来源:瞿秋白 《乱弹·红萝卜》:“对于这种寄生虫的攻击,暴露,讥刺……只嫌太温和了,太仁爱了。”
仁爱:宽人慈爱;爱护、同情的感情。
博爱: 博爱,是对全人类的广泛的爱
爱是能让人心胸广大的,既然心中有了爱,再暴躁的人也会在爱的感召下变得柔情似水。百炼精钢都能化为绕指柔,可见爱的力量是多么伟大。然,这种爱并不是滥施滥爱。博爱乃为仁者之爱!
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助到你。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泛爱众,而亲仁
能量级别高的人和能量级别低的人的区别就在于施和受。高能量级的人,即使你不付出任何物质和金钱,一样可以感受到他所带来的利益和启发,这就是我立志去成为的人。而所有高能量级的人,都在尝试尽可能的将自己所有,更好的去分享和普及。让更多的人能够无偿或者少付出就得到更好的帮助和向上的力量。
而低能量级的人,是在不断的向内吸收,如果你有好的心情、物质、资金乃至于健康,但这种人接触,都会被莫名其妙的吸收榨取,而且不会给你相应的回馈。
所以人生的方向很重要。儒家基础经典《弟子规》有云:泛爱众,而亲仁。就是让孩子从小就选择贤仁者亲近之。这种潜移默化的力量,无法在一时间突然爆发。但我相信只有经年累月的坚持,一个人才会实现由量变到质变,由某一维度的渐进到全维度的增长。
当我们认识到这个世界,有很多高能量级的人,这就是觉醒。当我们愿意去改变自己,让自己也成为这样的人,这就是修行。当我们成为了这样的人,同时也在帮助其他人成为这样的人,这就是普渡众生。
什么又是神?神是否真的存在?神是更高层次的力量,是经过漫长的宇宙演化而存在的本来力量,是驱动世界发展和宇宙和谐的本来力量,更是一切修证和领悟的力量,所以对神的信仰,依神的道德而修心,这是最好的和大道感应,改变命运的方法。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上一篇:产后富贵包会自己消除吗?怎么办?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