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陈情令》魏无羡为什么跳下山崖却“尸骨无存”?又是谁救了他呢?
也是,悬崖,他的《陈情令》魏无羡为什么跳下山崖却“尸骨无存”?又是谁救了他呢?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3小时前
看完整部剧就知道魏无羡的尸体应该是被聂怀桑收起来了。剧前期魏无羡跟聂怀桑可是好朋友,他视他为至交好友,最佳损友二人组。当年因为他功夫不行,灵力低微,所以没参与不夜天围攻魏无羡。混战的时候,没人注意,他最有机会去悬崖下给魏无羡收尸,灵气也是气,怨气也是气,完全有理由怀疑魏无羡处于混沌状态的那十六年其实是聂怀桑用锁灵囊之类的法器收了他的魂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推测,魏婴跳崖后,聂导出于兄弟情第一时间把魏婴救走藏起来,魏婴没死但成了植物人状态,过了十六年,聂导找到莫玄羽献舍,实际上不用献舍,要莫玄羽献出灵识修复魏婴因跳崖和反噬而受损的灵识,所以魏婴又活过来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在原版小说中,魏无羡十六年前确实是去世了,后来莫玄羽用献舍禁术召回了他的魂魄,让魏无羡得以重生,不过身体却一直是莫玄羽的。但在剧版中改编了这个设定,魏无羡16年前跳下悬崖后就不知所踪了,活不见人,死不见尸,江澄和蓝忘机动用了江氏和蓝氏两大派都没能找到他。在16年后,莫玄羽用舍身咒救活了他,苏醒后的魏无羡无论是身体还是灵魂,都是他自己的,只不过戴了莫玄羽的面具隐藏身份。一旦摘下面具,之前的旧相识谁都能轻易认出他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首先,魏无羡是被献舍,不是被夺舍。在聂导的安排下,莫玄羽将自己的身体贡献给了魏无羡(类似于莫玄羽将自己的灵魂赶出自己体内,然后让魏无羡的灵魂驻入莫玄羽的体内这样子)
魏无羡在归来后和忘机说过一句话:这十三年里,我也不知道自己在哪里
魏无羡十三年前是一心向死的,不然他完全可以在死后随便找个人夺舍,但他没有。他死后魂魄可能也是残缺不全,并且忘机的问灵没有得到他的回复,说明要么他不愿回复,要么他无法回复。他早就放弃了自己,若不是莫玄羽献舍,他不会回来。他可能会让自己留有的一丝魂魄永远在世间飘荡无定所吧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嗯,有这个可能,谢谢大家的分享。
聂怀桑佩服魏无羡的胆量和能力,当时聂明决有没有死没有说,不过在不夜天那次大战似乎没有看到他们在场,又或许聂怀桑的大哥在不夜天之前就死了呢?要知道聂怀桑的大哥死后他有多伤心,而聂怀桑一直把魏无羡视为崇拜对象,对于魏兄离去多少也是舍不得的,去救魏无羡也可能是出于情义也出于对魏无羡能力的认可,因为只有他能让死人复活,毕竟温宁是一个例子,而薛洋虽作恶多端,但对魏无羡也是几分崇拜的,所以他也是一直在找魏无羡帮他救晓星尘。
聂怀桑与魏无羡当初也是志趣相投的兄弟啊,一起后山摸鱼,一起喝酒,反正聂兄在魏无羡眼里可以说是口味相当啊,聂怀桑的珍品美人图都愿意送给魏无羡,可见他们的关系不是一般好。在整部剧里面魏无羡喜欢美女是真的,所以他能和聂怀桑好那是自然的,要知道剧里聂怀桑可是最花痴的一位公子了,不但喜欢美女,对美男也是花痴的,记得当初与魏无羡他们遇到晓星尘和宋岚离别时,他感叹,好一个翩翩公子啊!还有一次是他偶遇魏无羡和蓝忘机时去看天女散花那一幕,他偷偷欣赏蓝二公子不禁感叹:这蓝二公子呀,可真是风华绝世,好一个翩翩公子呀!这时魏无羡才反应过来偷偷看蓝忘机,确实是啊。当然魏无羡也是个美男子啊,能拥有这样的一个朋友确实是聂兄的荣幸。
魏无羡对蓝忘机可是十分的仰慕,在被禁藏书阁的时候也是没完没了的讨好蓝忘机一个劲的为之前的事情跟他道歉,希望他原谅自己,在抄完家规后给蓝忘机画了一张画像,而且偷偷的把聂怀桑送他的珍品美人图送给蓝忘机,本是一片好心,谁知道蓝忘机和他不一样,口味不同,反被骂一顿。
可以说聂怀桑和蓝忘机这两个人在魏无羡的生命里也是非常重要的,16年后带着面具再见聂怀桑他还是非常怀念当初他们在一起的时光的,你看他询问完聂兄后对他的扇子沉思片刻,故意说出当年聂兄曾经对他说过的话。
而到最后他再次见到聂兄的那一面,明知道是聂怀桑一手导演的好戏,不过他不再追究,毕竟他很看重当初和聂兄的情谊,自己也能为自己不明不白的被万人喊打喊杀后面找到了真相为自己讨回公道,特别是在穷奇道的时候被人诬陷和金子轩之死给金陵和江澄一个交代,因为他被江澄和金陵误会并且痛恨可见他内心是有多痛苦。
最重要的是他回来啦,能再见到蓝忘机对他来说是最重要的,毕竟他视蓝忘机为毕生知己,他与蓝忘机多次生死之交,蓝忘机也为他付出了很多,所以他回来后感叹,人生难得一知己,足矣。
上一篇:探讨一个新的话题,会不会以后学生上学,分为线上线下两个校区?这样如何?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