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食用菌栽种时如何判断绿霉病?有什么防治措施?
霉菌,菌丝,食用菌食用菌栽种时如何判断绿霉病?有什么防治措施?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我是初始农人,每天分享农技。个人观点,不妥之处,请指正。欢迎关注,转发、点赞、评论。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主要有培养基水份过量,'灭菌不彻底有生料。接菌时消毒不到位。母种,原种老化质量有问题。再这就是管理不当,培养室通风不良,温湿度过高过低。堆放过密没有及时翻垛起高温,都会造成食用菌感染滋生绿霉菌。如果食用菌滋生绿霉菌,可把有霉菌的挑选出来避免其它感染。控制室温度大约在15一25摄氏度左右,坚持早晚通风一到两次,时间40分钟左右。室内保持干燥,撒白石灰,喷晒消毒液。最后把选出来有滋生霉菌的食用菌类,放在通风,低温,干燥的地方。剔去感染体,涂抹甲醛或一擦灵也能起到一定的处理效果。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先说说食用菌菌种制作和生产中常见杂菌。
食用菌栽种中的霉菌
从变质菌种和生产中培养基里分离出来微生物,最为普遍的为细菌,放线菌,酵母菌和真菌。细菌,放线菌,酵母菌我们肉眼比较难分辨直接看出。而真菌中菌落和菌丝和其菌落所呈现颜色人类肉眼能直接辨认出来,我们的食用菌其实也是真菌,这些食用菌是能够产生较大子实体,而且是人类食用无害的真菌菌类,不产生可以食用较大子实体,又具很大旳对营养体发生作用的,我们平常将这类真菌归属霉菌(一类单细胞或多细胞旳丝状真菌),它分布极广,空气中就有大量霉菌孢子,遇到适宜条件就萌发长成新菌丝。
食用菌绿霉
霉菌萌发对营养条件要求不严格,很容易在各种物质上生长,造成菌丝菌落,呈现绒毛状,或疏松棉花状,后期呈现各种颜色,在食用菌菌种生产和后期培养基上,食用菌生产者用肉眼直接能辩别是菌丝体和菌落与我们所培养菌丝白色不同的绿色(木霉),黄色(曲霉),青色(青霉),红色(脉孢菌)作为被污染的杂菌。以便处理和剔除。这就产生了俗称,绿霉,黄霉,青霉,红霉等。
在我们食用菌菌种生产中人工挑剔出的绿色杂菌,俗称绿霉的,绝大部分是木霉(灰绿木霉,康氏木霉,木霉)和青霉早期,这些霉菌菌落早期都呈现不同的淡绿,深绿颜色。所以易被观察到。
绿色木霉主要存在朽木,枯枝落叶,土壤,有机肥,植物残体,动物遗体干燥残体和空气中,生长的分生孢子通过空气传播。在15-30度时,孢子能在适宜附着体上很快萌发。在10度以下,35度以上,萌发率下降,菌丝在20-30度时生长迅速。孢子在环境95%的高湿条件下,萌发加快,低于85%难萌发,适宜于微酸(pH5一6)环境中生长,在PH9碱性环境中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受到抑制,绿色木霉属厌氧型真菌。因此,在4一9月气温较高,培养料较湿而且呈酸性,通风不良条件下,很容易见过绿色木霉在各处生长,我们所配制的木屑加营养丰富培养料上就很易被侵染。
绿色木霉形态特征
木霉孢子萌发成菌丝,菌丝不断生长成菌丝体初期为白色,以后中央逐渐变为浅绿色,最后深绿色,菌体分解纤维,木质素,能力比绝大多数食用菌菌丝强,并在生长竞争中分泌出抗菌素,这抗菌素对木霉菌丝无伤害,但能杀死多数食用菌菌丝,一旦培养基被侵染,无外界因素影响,能危害培养基至营养耗尽。
食用菌菌种生产阶段和栽培阶段怎样鉴别绿霉
霉菌菌丝与食用菌菌丝在优良培养基中,同样也有气生菌丝和营养菌丝,初生均为白色,霉菌菌丝生长速度几乎均比食用菌菌丝生长快,在我们培养的纯菌丝菌种时,无论母种,原种,栽培种时,相对发菌比其他快速,能在几天内占领料面的,大多数为杂菌了。
1,母种在正常情况下,斜面接种后,种块为生长中心向四周呈辐射状蔓延。其中金针菇菌丝前端可形成粉孢子,老熟猴头菇菌丝会断裂,银耳芽孢能产生掷孢子,母种除种块萌发菌丝外,会出现分散性小菌落。其他香菇,蘑菇,平菇等大部分母种出现分散性小菌落,便要认真检查对待。霉菌菌落,在发菌中,5天后便会形成有颜色分生孢子,应作剔除淘汰。在种块周围出现粘稠状物,这是细菌污染了,与灭菌和无菌操作不严有关,食用菌菌丝会在速度上超过细菌扩散,并覆盖难发现,这就使菌种不纯,要求母种生产者接种后头几天得逐管检查,确保母种纯度。
检查母种除蘑菇气生菌丝带微蓝,滑菇菌丝带黄色,其他食用菌菌丝为白色,其他颜色一律可能被霉菌污染,应淘汰处理。
2,原种,栽种种除老化出现菌被,鉴别与母种相同,但后期菌被形成会出现各自菌被颜色或出现子实体原基,这些要注意区别,许多栽培种现在多为塑料袋生产包装,因破损,外界杂菌侵入污染占大部分。
3,作为栽培料基,发菌完成后的污染,多为菌丝发育不良好,或环境存在污染原过多,又高温高湿不通风的环境不利于食用菌菌丝自身保护,利于霉菌发育生长。这样会在栽培料基表面部分地方被侵染霉菌。
引起绿色木霉污染原因
1,培养基消毒不彻底
一般杂菌菌丝体与孢子经过常压100度6一8小时或1一2千克/平方厘米压力0.5-2小时均能杀死。但有个别耐高温产芽孢的细菌或真菌的厚垣孢子,由于压力或时间不到未能杀死而产生污染。这些消毒培养基,接种后几天就会看到表面大量杂菌产生,如不重新消毒,这整批培养基将会全部报废,无别办法可想。
2,母种带杂,有些在一批菌种生产中,有集中在一起带杂菌,污染多生菌种块周围,追究起原因,往往是有一瓶母种带杂造成的,生产中母种,原种,栽培种一定要开始3一4天检查一次,菌种发菌半瓶后每隔几天要检查一次,出现的杂菌被培养菌种覆盖抑制,肉眼不见,在扩大栽培时就出现污染。
3,接种污染,由于接种室或菌种箱消毒不彻底,接种时操作不严格,将杂菌孢子带入接种瓶袋申,这种污染分散在同批菌种表面。
4,培养室及栽培周围环境差。如果培养室,栽培场附近有牲畜圈,环境不卫生,地势低洼,通风不良,原来有大量污染原,可能造成大批霉菌污染。
上一篇:想问问二手车平台哪个好一点,在校大学生想五千左右买个f0?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