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疫情期间,你看过最重要的一本书是什么,产生了什么影响?
疫情,曲线,中医疫情期间,你看过最重要的一本书是什么,产生了什么影响?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读的是人物传记。
体验先哲们的为人处世之道,
从古圣先贤的智慧中学习成长。
比如:宋朝名相寇准,范仲淹,王安石,耶律楚材,张居正,周总理等等!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黄帝内经》,越读越感受到中医的博大精深,不由感叹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自己作为一名炎黄子孙,幸甚至哉!!!!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建议看看志愿军史。
为守纪律的冰雕连。
上甘岭守坑道的战士。
魏巍笔下的(谁是最可爱的人
我们响应抗疫指导,蜗居,要比志愿军享受强百倍好的环境,还有啥不能坚持的呢!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最近朋友推荐了由瑞典人汉斯·罗斯林 、 欧拉·罗斯林、安娜·罗斯林·罗朗德合著的一本《事实》。在打发无聊的疫情时光中竟然找到解决焦虑和恐慌。
相信每天刷手机或电视,看每天的疫情报告,每天新增的人数和死去的人数。又没有什么好的办法,不由自主的会生出许多焦虑和恐慌。这本书刚好能帮助我建立实事求是的思考方式的书,避免情绪化,理性应对疫情。
书中提到焦虑、情绪化,这都是人的本能, 如果我们都能学会从事实出发,避免情绪化决策,那么不管是疫情还是以后的什么困难,都不会那么难了。
本书的作者汉斯·罗斯林教授,曾担任世界卫生组织顾问,一生都在公共卫生领域奋斗, 更曾参与对抗致死率最高可达90%的埃博拉病毒。所以这个时期读到这样一本书,很符合当下。
疫情之下更需事实,来对抗人类的情绪化本能。 而《事实》这本书就提供了十种思维模式上的错误—— 一分为二 负面思维直线思维 恐惧思维规模错觉 以偏概全命中注定 单一视角归咎他人 情急生乱 每一种都和当下的我们,息息相关。
虽然每天的新型冠状病毒肆虐,但来势更为凶猛的是由疫情引发的种种报道、讨论和争议。关键时刻,我们更需要实事求是、独立思考,避免情绪化地看待这个事件、这个世界。
我们总是会对单一事件的重要性产生误判,放大不好的地方,而忽略其中的细节, 这就是人类的规模错觉,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这种规模错觉会使我们把有限的注意力被集中起来,放大恐慌和焦虑。
面对疫情,思考比焦虑更重要。
恐惧和危险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正确的做法是不要被恐惧蒙蔽双眼,分清谣言和真实的信息。
希望更多的人看到,用知识武装大脑,度过这个充满焦虑和恐惧的时期,迎接未来的美好。
武汉加油!!!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在与疫情面对长达两个多月的攻坚战里,听从国家指示,居家隔离,就是我贡献的一份力量。虽说与往日作息时间大致相差无几,但可移动范围缩小难免有些烦恼,无法如往日般晚饭后公园散散步,买买物品等。
对于手机,电视等电子产品也不太会沉迷其中,玩会儿就觉得无聊。于是就一头扎进书籍的海洋里“傲游一番”,让自己慢慢静下来,不那么浮躁。结果还挺好的,收获颇丰。
在此期间,有幸读到这部《菜根谭》,算是我与它有缘吧。这也是我在疫情期间读的唯一一本书,每天下午茶时间里读一段,感觉挺好。我看书重点在于“静” “慢” “味” 三字,铺开来其谓“安静”,“慢嚼”,“味道” 。《菜根谭》乃明代还初道人洪应明收集编著的一部论述修养、人生、处世、出世的语录世集,是万古不易的教人传世之道,为旷古稀世的奇珍宝训。
就其“修身”一篇中,我就挺喜欢这么一句:“ 立百福之基,只在一念慈祥;开万善之门,无如寸心挹损。 ” 告诫我们心存善念,方为圆满。幸福也是如此简单,善良,慈念就是其不二法门。世间诸多恶毒,阴诈之事,背离善道。双方到头来都深受其害,又何来幸福,快乐。
又如“闲适”一篇中这样一句:“世事如棋局,不着得才是高手;人生似瓦盆,打破了方见真空。 ” 若有此等境界又何为凡事所扰,世间种种,在于你是棋子,还是下棋之人。也如同那般“舍得”之道,看透方见真空。《菜根谭》值得一读,他影响的不是我们的阅读量,而是内心的充实感。
附:虽说疫情为我族不可抗因素,但我们有万众一心的气魄,管他魑魅魍魉,终究会烟消云散。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上一篇:你的专业成就给你带来了什么?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