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在疫情未取得胜利时,为什么有国家自信的提出“群体免疫”?
丹麦,疫情,瑞典在疫情未取得胜利时,为什么有国家自信的提出“群体免疫”?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3、人种自信。觉得欧洲人免疫力要好于其他人种,你们惶惶不可终日的病毒,对我们来讲就像一场小感冒,这等自信何其骄傲。
4、无奈之举,强托之词。面对疫情心知各方面准备不足,无力强有力的应对,干脆炮制出一套“自然免疫”的说辞,没有方法的方法也是方法。
以人口死亡为代价的群体免疫措施,只能说明政府的无能和国家的悲哀。等疫苗研制出来,普通人可以用疫苗对抗病毒的时候,他们竟然以生命为代价来对抗,这思想不知落后时代多少年。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在中国以外的地区肆虐的新冠肺炎疫情还没有取得胜利的时候,为什么有的国家要自信地提出“群体免疫”的应对措施呢?孤独之人认为这有两个主要的原因:
1.这些国家对新型冠状病毒的认识还不夠,它们错误的认为只有让更多的感染上了新冠肺炎之后,那么新型冠状病毒的危害性就会减少。就像如果是一桶脏水,如果你不把它倒掉,那么它就永远的是一桶脏水。而如果你把它倒掉了,那么它汇入汪洋大海之后,那么它就会被稀释掉而又重新变成干净水了。这些国家愚蠢地认为,只要大多数的国民都感染上了新型冠状病毒,那么“(新冠肺炎)这桶脏水就会变成了干净水。”真的是天真幼稚得可爱,可是新型冠状病毒并不可爱啊!
2.这些国家根本就不能像我们伟大的祖国一样,凭借依靠她超强的组织和动员能力,打一场与病毒较量的人民战争。毕竟像中国这样的拥有发达的医疗技术和医护资源,并且还得到了大多数的人民群众的支持,以及拥有强大的社会生产能力的国家,在这个世界上是不多见的。即便是号称世界第一的美利坚合众国,它的社会生产力也没有中国的齐全完备。像现在因为抗疫而急需的各类医护物资,美国的国内生产根本就满足不了庞大的国内需求,只能向以中国为首的国家进口购买。这在平常时期,也没有什么大不了。但是到了新型冠状病毒肆虐泛滥的当前,情况就吃紧了。可是美国毕竟是财大气粗,以美国的经济实力,它还是能夠挺过一段时间的。然而其他的国家呢?它们可就不是像美国那样的财大气粗了。于是在万般无奈之下,这些国家不得不实施了“群体免疫”这一下策。
欧美国家对新冠肺炎疫情由漠然视之到惊慌失措,直至于惊恐万状的态度转变,给我们中国人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吃瓜的机会,一个冷静思索的机会。看来,老祖宗“须未雨而绸缪,勿临渴而掘井”的古训,时至今日,仍然是这个世间的一个不变的真理。
(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属于图片创作者及始发媒体。)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英国在疫情爆发初时,在英国的政策公布中,有一个现在已经是很著名的概念——“群体免疫”(Herd immunity)。对,简单的意思就是英国政府的目的是放任英国的大部分人口染上新冠肺炎病毒,指望他/她们在康复之后获得免疫力,从而降低整个社会再度染上这种疾病的危险。
英国政府的政策应该是迟滞病毒的传播,让发病的人数始终保持在英国的医疗体制的能力范围之内(根据估算,如果超出了医疗体制的能力范围,死亡率将从1%弱跳升到3%以上)。如果按照这个数字来计算,就意外着英国政府将放弃约上百万的民众。
一些国家他们没有想中国这样的医疗体系,没有这么强大的凝聚力,我们可以看到在疫情爆发时我们迅速封闭华南海鲜城,建立隔离区,将一座城市封闭起来,切断传播途径,从四面八方派遣医疗队赶赴湖北,支援武汉,在短短几十天建立了方舱医院。这就是一个国家的软实力,一个民族偏大的凝聚力,一种强大的组织能力。最终我们能够战胜疫情。
而一些西方国家没有这么强大的力量,也没有好的医疗体系,他们应对不了这突发的疫情,白白浪费我们争取的宝贵时间,甚至还有很多不明是非的人指责我们。
之所以我们华夏上下五千年是我们民族拥有强大的凝聚力。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自己人放出的毒蛇,以为是安全的。谁知道还咬自己人了,等毒发再想救,发现救不了啦,没个好听的说法不好交代啊 ,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群体免疫”是好听的说法,其实翻译成大家都听得懂的话就是:疫情大爆发了,我们没有足够的医护人员,没有足够的防疫物资,也没有足够的病房和医院,所以我们政府也就管不了了。大伙应染尽染吧!染上新冠病毒了,发展成新冠病毒肺炎了,该死就死吧!要是你命大,挺过去了,活下来了,你身上自然就有对抗病毒的抗体了,以后就再也不怕新冠病毒了。是死是活,就看你们的造化了。
从某种意义上说,“群体免疫”倒也是有一定的道理。以动物为例。一百多年前,有个叫托马斯.奥斯丁的英国农场主来到澳大利亚。作为农场主,他的行李里带了十多个兔子。当时他把这些兔子放养在自家农场里。兔子的繁殖能力是非常惊人的。它一年四季都可以发情交配,孕期只有一个月,每胎可以产下4至12个小兔崽子。从理论上来说,只要公兔给力,每只母兔一年可以生下12窝小兔,共计产子48至144个不等。由于在澳大利亚兔子没有天敌,所以它们繁殖得非常快。从1873年到1926年,短短的几十年,澳大利亚的兔子就达到100亿只之多。这些泛滥成灾的兔子给澳大利亚带来了可怕的生态灾难。为对付这该死的兔子,澳大利亚人伤透了脑筋,甚至出动轰炸机对它狂轰滥炸。上世纪50年代,澳大利亚政府从美洲引进专门对付兔子的粘液瘤病毒。这种病毒最大的好处是它只对兔子起作用,对其他生物没有伤害。随着粘液瘤病毒的使用,澳大利亚的兔子遭受了灭顶之灾,成片成片的兔子染病死去。那澳大利亚从此制服兔子了吗?才怪呢。虽然在粘液瘤病毒的攻击下,99.99%的兔子被杀死了,可有0.01%的兔子却坚强的活了下来,还进化出了抵御粘液瘤病毒的基因抗体。到上世纪90年代,澳大利亚兔群又恢复到了6亿只。如今澳大利亚人依旧是谈兔色变,政府还制订了一条法律:任何人如果不经过政府批准就私自养兔子,将罚款20万澳元。
上一篇:疫情期间在家胖了几斤?什么感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