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红楼梦》中“任是无情也动人”为什么指的是薛宝钗?而不是林黛玉?
宝钗,宝玉,无情《红楼梦》中“任是无情也动人”为什么指的是薛宝钗?而不是林黛玉?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鲁迅先生曾说,《红楼梦》是遍布华林的悲剧
《红楼梦》的基调就是一部悲剧,虽然看起来花团锦簇,美不胜收,其实这里面遍布着悲剧的迷雾。
薛宝钗为何无情?她也有作为她的生存之道,她美丽聪慧,但是其家族的皇商身份,使得她的出身并不如黛玉高贵,所以在人情世故方面,她注定比黛玉多几分束缚,只有自己严格遵守了封建淑女的道德标准,才会得到真正的豪门贵族的欣赏。
所以在金钏跳井之时,她只能向着王夫人说话,一是自身的阶级限制,她也不可能和作为劳动者的金钏一样感同身受,二是她本身就是来贾府寄居的,没有这种讨好的本事,怎么能得到贾府隐形掌权者的青睐呢?
所以宝钗的无情也并不是她天生凉薄,她是生活在那个时代的标准淑女,她的本质就应该“无情”。
而林黛玉为何不做“无情”论呢?黛玉虽然寄人篱下,但是她是官宦人家的小姐,目下无尘,其性格的高洁也注定了她不会去讨好王夫人。
宝钗看似无情,其实也是有情之人
宝钗被批“无情”,还与香菱有关系,在其哥哥薛蟠的虐待下,香菱魂归太虚。
很多人都诟病宝钗为何不护着香菱,首先要搞明白的是,宝钗只是一个未出阁的小姐,又怎么好插手哥哥的房中事。
宝钗随时本分,且稳重妥帖,恪守成规。她的性格完全是长在了封建思想的审美点上,连曹公描述她时都这样说,“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自翠,脸若银盆,眼如水杏。罕言寡语,人谓藏愚;安分随时,自云守拙。”
这本身就是一个封建礼教下养成的淑女,恪守成规就会给人一个无趣的印象,可是薛宝钗的骨子里应该不是无情的,她也有闺阁中女性的活泼可爱,比如那个经典的画面,“宝钗扑蝶”,这就是她在伪装下的真实本性,只是封建思想把她束缚成了一个淑女的样子。
而黛玉不同,她深得父母宠爱,又生于官宦之家,父亲林如海是探花,而母亲贾敏是贾府嫡出大小姐,从小就金尊玉贵,虽然父母不在了,但是林黛玉从小也是在父母的疼爱下无忧无虑的长大的,她不用面对复杂的人际关系,不用像宝钗一样顾及到那么多事情。
正因为黛玉是从天堂一下掉到了人间,所以她性子里多愁善感的东西就被激发了出来,即使是她悲春伤秋,她也在人间经历了一场爱情,而薛宝钗除了按照封建礼教的要求去生活,仿佛生活里少了很多亮色。
在小说第六十三回中,“寿怡红群芳开夜宴”,大观园中一众姐妹为宝玉庆祝生日的晚宴上,宝钗抽到了牡丹花签,“任是无情也动人”。
薛宝钗的容貌品性原也配得上这富贵的牡丹,她的一切都遵循着封建礼教的束缚,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都是封建社会要求的样子,所以她注定是“无情”的, 而她又为何“动人”呢?一个青春年华的佳人,怎么会内心不起波澜呢?她也有作为少女的可爱啊。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红楼梦》中的“任是无情也动人”,是出自于宝玉过生日,众人玩儿占花名的游戏的时候,宝钗抽到的一只签上的一句话。
这句诗是出自于唐代诗人罗隐的《牡丹花》中的一句,意思是说牡丹花只要有着倾国倾城的美貌,即使是无情,不也是很动人吗?
宝钗亦是有情人,只不过她把自己的“情”,深深地藏在了内心深处,不肯轻易表现出来。
宝钗是“无情”的,但是我们不能把宝钗的这个“无情”,简单的和“冷酷无情”联系起来,不能仅仅因为她在金钏死后劝解王夫人时说的几句话,就认为她是一个“无情”之人,这是不对的。
这句诗的句式是“即使是······,也是······”的样子的,所以说它的重点并不是在“无情”二字上,而是在“动人”上,所以诗中的“无情”,指的绝不会是冷酷无情,而是含情不露。
和黛玉一样,宝钗也是需要时常的服药的,但她吃的药是“冷香丸”,因为她有着“从胎里带来的一股热毒”,而这股“热毒”,就是她的真性情,碍于当时的礼法约束,所以她才需要不时的用“冷香丸”来压抑自己。
所以她虽然小时候也偷看过言情小说,但是后来就及时地停了下来,开始以“针黹纺织的事”为要了,就是看书,也只是看那些不会“移了性情”的书了。
一开始,宝钗还是经常的去宝玉那里玩儿的,以至于惹得晴雯都颇有微词,但是当她发觉黛玉和宝玉的关系亲密的异乎兄妹之情的时候,宝钗就去的不再那么频繁了,以至于当她看到黛玉去宝玉那里的时候,就转身往别处去了。
然而这是没有什么用处的。
此刻忽见宝玉笑问道:"宝姐姐,我瞧瞧你的红麝串子?"可巧宝钗左腕上笼着一串,见宝玉问他,少不得褪了下来。宝钗生的肌肤丰泽,容易褪不下来。宝玉在旁看着雪白一段酥臂,不觉动了羡慕之心,暗暗想道:"这个膀子要长在林妹妹身上,或者还得摸一摸,偏生长在他身上。"
如果说这只是宝玉的胡思乱想,那么当宝玉挨打以后,宝钗急急地为宝玉寻来了药,然后在话语之间不下心说漏了嘴,又惹得宝玉展开了无限的遐想了:
(宝钗)刚说了半句又忙咽住,自悔说的话急了,不觉的就红了脸,低下头来。宝玉听得这话如此亲切稠密,大有深意,忽见他又咽住不往下说,红了脸,低下头只管弄衣带,那一种娇羞怯怯,非可形容得出者,不觉心中大畅,将疼痛早丢在九霄云外,心中自思:"我不过挨了几下打,他们一个个就有这些怜惜悲感之态露出,令人可玩可观,可怜可敬。假若我一时竟遭殃横死,他们还不知是何等悲感呢!既是他们这样,我便一时死了,得他们如此,一生事业纵然尽付东流,亦无足叹惜,冥冥之中若不怡然自得,亦可谓糊涂鬼祟矣。"
这,就是宝钗在无意之间流露出来的动人之情。
黛玉的感情,是“存乎中,形于外”的,她的心里是怎么想的,就会在外面真切的表达出来,和“含情不露”可是不搭边儿的。
周瑞家的送宫花的时候,黛玉不高兴了,是会立即就说出来的。和宝玉在薛姨妈家吃饭,李嬷嬷拘管着宝玉喝酒,黛玉可是怼的李嬷嬷上不来下不去的,黛玉可不是会像宝钗那样掩饰自己的真实想法的人。
黛玉和宝玉的感情好,是贾府里众人都知道的事儿,但是谁都不敢明说出来,只有王熙凤那次借着送茶叶的事儿,和黛玉开了个玩笑。
荣国府的元宵夜宴,宝玉去给姐姐妹妹们斟酒,众人都喝掉了,唯独黛玉不喝,“拿起杯来,放在宝玉唇上边,宝玉一气饮干。”这种行为,无论是在古代还是现代,在青年男女之间都是不太合适的行为,所以王熙凤又开始打趣他们:
上一篇:你如何看待“老外代报案”?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