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为什么带着爱和情去欣赏一幅美术作品时,就会充满着香甜和美好?
美术作品,艺术,带着为什么带着爱和情去欣赏一幅美术作品时,就会充满着香甜和美好?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第三,艺术意蕴是美术作品中更为深层次的人生哲理,具有诗情画意的精神内涵。艺术意蕴主要体现出观者对艺术的典型或意境深刻的领悟结果。深藏在艺术作品中内在的意味,一般具有多义性、模糊性和朦胧性,体现为一种哲理、诗情或神韵。我们在欣赏美术作品的时候通常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需要欣赏者反复领会、细心感悟,用全部心灵去探究和领悟。黑格尔说,意蕴总是比直接显现的形象更为深远的一种东西,艺术作品应该具有意蕴。例如培根的《被牛肉片包围的肖像》在这幅画上,不仅体现出前一幅画那种叫喊,而且还充满忿怒与兴奋感。形象的孤独、愤怒以致狂乱的情绪更为强烈。这幅画的构图对称,象一个模糊不清的古代纹章。观者从这两片鲜血淋漓的屠宰牛肉片的色彩上,感受到同样鲜血淋漓的恐怖形象是西班牙画家委拉斯凯兹笔下的阴险的教皇。又如朱耷的《鹌鹑图》,画家以鹌鹑自喻,着意夸张了鹌鹑的眼睛,眼圈画的特别大,眼珠已经顶到了眼眶的上角,表现出了一种昂首向天,白眼看人,冷峻孤傲的气质。画家其画笔墨简朴豪放、苍劲率意、淋漓酣畅,构图疏简、奇险,风格雄奇朴茂。《鹌鹑图》仅画一鹌鹑,行至溪畔,转首回眸,似寻觅,似呼唤,姿态闲适。画面上空间感甚强,虚实之妙,转侧动人。这种作品就给我们带来了两种美术作品的欣赏角度,一是艺术家按照自己的角度感受的样子去表现艺术的世界。二是艺术家通过根据我想的表现意图来创作的。其实,艺术的意蕴时常已经超越了作品本身的特定历史内容,具有更加普遍的深刻思想内涵。艺术的意蕴需要欣赏者用自己的全部心灵去探索和领悟其美术作品的艺术魅力之根本所在。
以上这三个方面的层次足以证明带着爱与情感去欣赏美术作品更具有审美的情趣。美术作品的欣赏过程是一个饱含情感体验的过程,我们只有用自己真实的感情去欣赏才能获得审美的感动和审美的体验,从而构成审美的共鸣。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对艺术品的欣赏如果沒有情感和爱的心情那就是一个造型。去美术馆看画展:有些人走马观花进去出来用不了多少时间,有的人站在一幅画前能看很长时间,还有的人边看边记录着…。这就是观赏艺术品的态度,带着爱和情的欣赏会看到艺术品的灵魂!有和作者共鸣的情感,在他面前就不是一件简单的艺术品,是不会说话的灵魂!
赏艺术品如是,拍摄照片也一样,用爱花草生命的人对所拍的目标也是带着感情去拍的,有人拍的照片有神,有的照片看不到精美处,可能区别与作者的灵感…。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谢邀。
美术是真实的情感和生动的形象精神享受,可以在无形中带给人们一种力量。
带着爱和情感欣赏一幅美术作品时,最能表现眼中令人激动的充满光和色彩的世界,人们理想中的形象和美的色彩,使人心醉。
一幅好的艺术作品,是感情的升华,心灵真诚的倾诉。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很感谢邀请!为什么带着爱和情去欣赏一幅美术作品时,就会充满香甜和美好,这个问题实际是跟欣赏者的心情密不可分的,虽然说我们不提倡“以物喜以已悲”,但在现实生活中,以物喜以已悲的现象还是客观存在的,你可以想像一个人心情好时就会觉得看到的东西十分顺眼,当心情不好时,即使是自已平时十分宠爱的小猫小狗来逗玩时,总会狠狠地踢上一脚,为什么?心烦啊!这就说明人在观物时与自已的心情息息相关的。你说呢?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一个概念:“相由心生”
相由心生是一个汉语词语,指一个人看到的事物,或者对事物的理解、解释、观感,由他的内心决定。出自《无常经》,佛曰:世事无相,相由心生,可见之物,实为非物,可感之事,实为非事....\"命由己造,相由心生,境随心转,有容乃大\"。
此处\"相\"指的是物相,世间万物的表现形式。不同心境不同精神状态的对同一件事物的观感是不同的。正所谓你用什么颜色的眼睛去看世界,世界就是什么颜色的。当你心情愉悦时,世界就是明亮的,当你失意悲伤时,世界就是灰暗的。所以调整心态,用积极向上的心去对待身边人和事物,你就会发现这个世界的美丽。
艺术是人类审美意识的集中体现,是真、善、美的结晶,是内容美和形式美的统一,艺术创作源自生活又高于生活,只有内心纯洁、善美、正直、积极向上的人才能创造出优秀的、流传百世的艺术作品。比如达芬奇、毕加索、梵高、米勒等等等等。
因此,只要你带着纯洁的感情和真挚的热爱去欣赏一幅美术作品的时候,你自然就会看到作品里作者所表达出来的真、善、美。你就会感觉到温暖、美好的东西扑面而来!!!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