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古代的飞鸽传书真的能用到战场吗?
信鸽,鸽子,军情古代的飞鸽传书真的能用到战场吗?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而在古装剧当中,我们最习以为常的就是一只鸽子落到了收信人的手上,其实,这更说不通。鸽子的归巢性是指它会回到自己的巢穴里,所以,专门饲养用来传递消息的鸽子才会回到饲养人为它们准备好的巢穴里。但是,我们看到古装剧里那些接信的大侠、将领们是守在鸟巢边上接信的吗?显然不是。
并且,信鸽传递消息是单向性的,信鸽归巢它归哪个巢,就是它从小长大的那个巢。也就是说,这信鸽只可能从战场上飞回自己的家,不可能往战场上飞,除非,它是军队饲养驯化的。这里,就算是军队又驯养鸽子,那鸽子只可能把外面的信息传递到军队里。那么,有人会说,这不就刚刚好两面都顾及到了吗?
但是,驯养信鸽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驻扎地点一旦有变,又要重新驯化,还不如人快马加鞭传递消息呢。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信鸽传递信息是很不靠谱的。相信大家看多了权谋类的古装剧都会知道可以拦截信鸽,要么,让消息送不到,要么,将消息换成假的。何况,信鸽终究是一种动物,虽然,能够飞行千里不迷路,但是,它终究还是一种处于弱势的比较容易捕捉的动物。
那么,它一旦被人捕获,那就全完了。你有多少人,安排了什么计策,你的布防如何,又都在哪里,别人都知道了。因此,用信鸽来传递军情就实在是不靠谱了。
我们听到军情都会想到四个字——十万火急。鸽子确实会回巢,但是,你知道它什么时候回去呢?
鸽子不像军人以传递军情为目标,就算遇到刀山火海也得跨过去。鸽子它是动物,先天就懂得趋利避害,要是遇到不利飞行的情况一定会躲避。因而,用飞鸽传递消息是有极大的可能延迟军情传递的,耽误了军情,这可是一个军队,甚至,国家存亡的事情,因此,怎么可能这么草率。
当然,古装剧当中也不是全错,确实会存在人为射杀的情况。
可以说,那个时候不像我们现在的环境这么差,还是存在豺狼虎豹的,鸽子也有自己的天敌,动物和动物动起手来可就不会管你是哪家的了。当然,上面都是我的推测,有人会说,你说得这么头头是道,我们又不可能穿越到古代去看看到底是不是这样,那么,飞鸽有没有被用来传递军情还不是你一张嘴皮子的事儿。
不要着急,下面的例子就会为飞鸽不会用来传递军情或重要消息提供证据。
其实,“飞鸽传书”这种落后的方式在现代有了手机等通信设备之后,我们就没有听到过了。一是、要驯养飞鸽很难,二是、什么消息等飞鸽到了黄花菜都凉了。可能很多人以为飞鸽传书在古代属于快的了吧,所以,古人一定用得多。
其实,在古代“飞鸽传书”的事例确实是有,在很多古籍上我们也可以找到。
唐朝的《开元天宝遗事》当中就有说到张九龄用过飞鸽传递消息。当然,他是用飞鸽与朋友家人传递消息,上面我们已经说到过用飞鸽传递军情的不可行性。《唐国史外》中也说到经常出海的人也会驯养鸽子来传递信息。 “鸽能飞行数千里,辄放一只至家,以为平安信”。
总而言之,鸽子在日常通信中的作用是很明显的,也非常的实用。那么,这是不是就可以推翻前面我们所讲到的信鸽不可以传递军情的结论呢?
我们可以确定的是信鸽它有一个很重要的作用,就是传递信息,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史书等资料上讲到信鸽传递军情的事例却寥寥可数,基本可以忽略不计。
其实,在某些战争中信鸽也确实起到了难以替代的作用。
譬如在南宋时期,大将军张浚跑去视察一个叫做曲端的部下营地,看见那个营地里面一个人都没有,心里就很不高兴了。但是,没想到曲端在放出几只鸽子之后,很多人马就陆陆续续到营地里面来了。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信鸽是用来传递军令的。
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例子,就是在宋朝与西夏对峙之时,西夏军在好水川设下了埋伏,并且,在那里做了很多笼子,笼子里面就放了特别多的鸽子。宋军到了之后就很奇怪,有声音又不知道是什么。于是,顺着声音找到了关鸽子的笼子并且打碎了它,结果鸽子一飞出来,西夏军就知道他们来了,全部冲出来将宋军一举歼灭。
因此,信鸽在古代战争中确实发挥着它独特的作用,但不是传递消息,而是相当于现在的信号弹。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可以,二战就大面积使用过
二战不但大范围使用过信鸽,甚至还出现过使用信鸽无间道的情况。
当时英国曾经把一些飞行能力不强,无法远距离返回的信鸽,秘密运到德国,然后放飞。而这些信鸽因为自己的能力问题,无法飞回英国,根据信鸽的特性,只能跟着当地的信鸽回巢。
而当德国人把这些信鸽送回英国给英国的间谍使用的时候,这些信鸽便会带着情报飞回英国的家。
哪怕现在,在一些特殊情况下,信鸽仍然有用武之地。
你可以监控手机,网络,但无法监控每一只从天上飞过的鸽子。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