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古代的飞鸽传书真的能用到战场吗?
信鸽,鸽子,军情古代的飞鸽传书真的能用到战场吗?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古代的飞鸽传书真的能用到战场吗?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当然可以!
古代通信不方便,不比现在,所以聪明的人利用鸽子会飞且飞得比较快、会辨认方向等多方面优点,驯化了鸽子,用以提高送信的速度。宋朝也有战场上还是有飞鸽传书的应用记录:公元 1128 年,南宋大将军张浚有一次视察部下曲端的营地,到了军营,空荡荡不见一个士兵,非常恼火,对曲端说要视察军队。曲端立即将所统帅的 5 个军的花名册递上。张浚指着花名册说我要视察第一军。曲端不慌不忙地打开笼子放出了一只信鸽,倾刻间第一军将士全副武装,飞速赶到。
张浚大为震惊,又说:"我要看你的全部军队。"曲端又放出四只信鸽,其余四军也奉召赶到。
当然古时候的文件传输靠得是驿站,一般每隔 20 里有一个驿站,一旦需要传递的公文上注明“马上飞递”的字样,就必须按规定以每天 300 里的速度传递。如果遇到紧急情况,传送的速度可达到每天 400 里、600 里、最快达到 800 里。传递紧急文件时,每个驿站都用快马,这样,虽然不是千里马,但每匹马都拼命跑,也可以一日千里,“八百里加急”专用来表示紧急情况下的信息传递。“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另外烽火台也是古时用于点燃烟火传递重要消息的高台,系古代重要军事防御设施,是为防止敌人入侵而建的,遇有敌情发生,则白天施烟,夜间点火,台台相连,传递消息。是最古老但行之有效的消息传递方式。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山海经早有记载:西王母有三只青鸟,曾传信息汉武大帝。中国是养鸽子大国古国,古代远行异乡之人,通常就会带有信鸽,思念家乡报平安就会放飞信鸽归乡。但用于中国古战场并无明确记录,近代欧洲战场确有很多信鸽传递信息,有的还受过嘉奖。《战鸽快飞》就是依据二战战场史实改变的,很好看。现代高级参赛驯养的信鸽非常昂贵,非吾华夏大地饕餮食用的肉鸽可相比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飞鸽传书这事,在历史上还真有。
一、起源
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中记载:\"张九龄少年时,家养群鸽,每与亲知书信往来,只以书系鸽足上,依所教之处飞往投之,九龄目之为'飞奴'\"。
此后,文人骚客对描写飞鸽传书这事,也没少花费功夫。
欧阳修的\"黄鸽可寄书,惟嗟双翅短\",钱起的\"驯鸽不猜隼,慈云能护霜\",徐夤 的\"举翼凌空碧,依人到大邦\"。
事实上,飞鸽传书这事,不是咱老祖宗独创,是个全球性发明。
公元前3000年,喜欢驯养小动物的古埃及人发现,无论把这鸽子带跑多远,它们总能跑回老家去。
于是,古埃及人就开始利用信鸽传信,这大概是飞鸽传书的最早起源。
二、原理
这小白鸽为啥能传书信。原因其实也不复杂——就是\"倦鸟归巢\",而且是认死理的那种。
至于,它是怎么定位的——这还是个谜。有人说是磁场定位,也有人说是视觉记忆。
当然,你可以把信鸽带出去,再让他飞回老巢。但信鸽可不会再跑回去。
那地方,对它来说一点意义都没有。
所以,影视剧中的飞鸽传书,想让小白鸽来回跑腿——那可不行!一句话:飞鸽传书是单向的。
三、军事应用
既然飞鸽传书是真的,那它能否在战场飞越重重障碍,传递情报呢?
这事吧,不太可能。
因为军事情报,都是十万火急,不能失败的,交给小白鸽——能躲过漫天箭雨吗?能躲过各种天敌吗?
有人做过试验,放出100只久经训练的信鸽,从武汉飞回到济南,结果只回来了50只,剩下的,全都不知所踪。
但是,战场上还是有飞鸽传书的应用记录。
比如,宋仁宗庆历元年(1041)二月,宋征西夏。
韩琦命任福、桑怿率兵出击,军行至羊牧隆城附近。
宋将桑怿于道旁发现数枚银泥盒,盒中有跳跃声。任福后至,命令开启盒子,\"乃悬哨家鸽百余,自合中起,盘飞军上\",西夏军知道宋军中伏,四下围攻,宋军大败。
公元 1128 年,南宋大将军张浚有一次视察部下曲端的营地,到了军营,空荡荡不见一个士兵,非常恼火,对曲端说要视察军队。
曲端立即将所统帅的 5 个军的花名册递上。张浚指着花名册说我要视察第一军。
曲端不慌不忙地打开笼子放出了一只信鸽,倾刻间第一军将士全副武装,飞速赶到。
张浚大为震惊,又说:\"我要看你的全部军队。\"曲端又放出四只信鸽,其余四军也奉召赶到。
这两件事,鸽子的确是传递了信号,但这信号也就跟\"一声炮响\"、\"烽火传信\"之类的效果差不多,无法做到点对点准确传信。
参考资料:《宋史》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现在古装剧是越来越火爆了,看多了之后我们会发现,古装剧里面相隔千里的男女主通常是采用飞鸽传情的。于国——千里传讯多少战役,居功至伟;于家——飞鸽传信,纸短情长。甚至,在现在很多讲军事题材的古装剧当中也越来越多的看见传递军事情报用的飞鸽。
但是,要知道飞鸽传书是利用鸽子的归巢性实现的,那么,这在战场上真的也适用吗?古代真的是用鸽子来传递十万火急的军情吗?
首先,古装剧当中利用飞鸽传递军情的情节是错误的。错在哪里?错就错在一个常识上面。既然,是利用鸽子的归巢性来实现传递消息,试问,又有谁会在战场上临时驯养飞鸽进行消息传递,何况,古代战争相比现在更多,将军带领将士东征西讨的,谁知道下一个目标是哪里,全都是听皇帝的命令。而皇帝也不可能没事就规划地方打仗玩,说今天打这里,明天打那里。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