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有人说清明节的前五天和后五天不能相互问早上好,有这种风俗吗?
清明节,风俗,清明有人说清明节的前五天和后五天不能相互问早上好,有这种风俗吗?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有人说清明节的前五天和后五天不能相互问早上好,有这种风俗吗?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谢谢邀请。这个问题我回答了几次。再说几句吧。清明节又称鬼节,寒食节,添坟节,祭扫节,踏青节,行青节,三月节,祭祖节。中国有五十多个民族,要都说出來那就很不容易。清明节是严肃的节日。前三后四,前五后五。都是一种说法。说來说去,就是在这些天里,不能做快乐之事,不能搬扦,不能问好。不能烧火做饭吃,要吃冷食。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虽然没有邀请我来回答,但我也不请自来。
我家当地没有这种说法,我也是第一次听说,每个地方都有不同的说法,不知道就不说了,即然知道了会尊重亲人和朋友,不会在清明节去问候亲人朋友好的。我也是失去亲人的人,这些年,每到清明节,对我来说都是煎熬,失魂落魄,痛不欲生,来广东女儿家两年多了,每到清明都会与女儿开车去海边,对着家乡的方向给亲人烧些纸钱,虽然远离家乡,远离亲人,但大海是相通的,相信大海能把我的哀思带给我的亲人,也相信我的亲人也一定能收到的。对于清明节有什么忌讳,我不知道,现在知道了,会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没听说,网上言论各地不同啊!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们这里没有这种风俗,都在清明节时扫墓是真,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谢谢邀请:
看到了朋友圈发的有清明节不要问好的帖子!不才觉得只是现代人的一个说辞罢了!古之人见面做揖打恭,寒喧问候,起居安否。是日常之礼义!清明节即是祭祖扫墓的节日,同时也是踏青优游,饮聚赏春的节日。明人刘侗在《清明》一文中写道: “三月清明日,男女扫墓,担提尊榼,轿马后挂楮锭,灿灿然满道也。拜者、酹者、哭者、为墓除草添土者,焚楮锭次,以纸钱置坟头。望中无纸钱,则孤坟矣。哭罢,不归也,趋芳树,择园圃,列坐尽醉,有歌者,哭笑无端,哀往而乐回也。是日簪柳,游高梁桥,曰踏青。多四方客未归者,祭扫日感念出游。”由是可知清明节非不可言乐也。大抵人间节日,皆约定俗成之。文中提到簪柳之俗,有谚语为证: 清明不戴柳,红颜易白头。由是知古代青年女子还有折柳枝插戴鬓角的习俗。清明日,路上人相逢不必问好,也不必言不好。
“哀往而乐归”也复可发一噱。宋人有清明扫墓诗句:日暮狐狸眠埂上,夜归儿女笑灯前。也可佐证。清明日除祭扫新墓外,也不一定皆是哀往也。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是否有人异想天开?扫墓只能在清明前,清明后再不能扫墓,这是几千年的老习俗。然而,清明前五天和后五天早上不能问“早上好”,这是闻所未闻的事,是何人又生出这个典故呢?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谢邀:中国民族众多,清明风俗不尽相同。像今天下午,晚饭已摆好准备吃,有人敲门。原来亍上有位抗战老兵在轮椅上就走了。赶紧去帮忙照料后事。还顾得上吃饭和清明礼节吗?主持将老人(九十岁)换好寿衣,设好灵堂。通知老干局及殡仪馆,明天早八点又去帮忙送入灵车去火化。什么清明节规矩早就抛在一边了。现刚刚吃完饭回来休息。明天再说。哦,上星期二才帮忙主持送走一位老人。全义务哟!
痴长六七。
上一篇:美媒将现役联盟控卫划分成五档,库里独一档,你觉得合理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