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诸葛亮在北伐时犯了哪些兵家忌讳?
蜀汉,魏国,东吴诸葛亮在北伐时犯了哪些兵家忌讳?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人和也完全不具有,所以北伐注定要失败。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对于诸葛亮北伐,其战术上是没有一点问题的,但是诸葛亮却犯下了三个兵家大忌。第一个就是没有举贤任能,第二就是没有处理好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第三就是没有积聚经济基础。这三个问题都一直伴随着诸葛亮的北伐,所以诸葛亮五次北伐都是无功而返。
1.没有做到举贤任能
简单来说刘备死后蜀汉还是有不少人才的,但是诸葛亮这个人没有同刘备一样举贤任能,这就使得很多优秀人才得不到重用。诸葛亮一开始只培养一个马谡,马谡其人也就当个参谋,战场上还是得需要有经验的将领,街亭这么重要的地方,诸葛亮却启用没有任何作战经验的马谡,最后街亭失守,好好的北伐大局被扭转。正因为诸葛亮不能举贤任能,造成了“蜀中无大将,廖化当先锋”的可悲局面。
2.没有处理好统治阶级内部矛盾
一些上层官僚,对诸葛亮的政策持有异议,私下里或公开地加以抨击。比如在第三次北伐时,刘禅听信谗言,将得胜的诸葛亮紧急召了回来,原因就是受到了李严的挑拨,这也断送了一次绝佳的机会,再如前军师征西大将军魏延与丞相府长杨仪也互相憎恨,不火不相容……令人诧异的是,诸葛亮明知这些矛盾,但不予处理,任由这种情况继续存在发展。所以没有处理好统治阶级内部矛盾是诸葛亮的第二大失误。
3.没有积聚经济基础
自刘备入川开始,益州地区境内的战争与对外战争连年不断,其人力物力的损耗十分严重,蜀汉政权的经济虚弱拮据。虽然诸葛辅政后曾“务农殖谷,闭关息民”,但只推行了一年便又开始了平定南中的战争,短促的时间内,根本难以恢复其元气之二、三。平定南中之后,虽然可以从该地征调兵赋,但无法补强蜀汉政权虚弱的经济机体。诸葛亮在其所上的前后出师表中奏称,“益州疲弊”,“民穷兵疲”,“危急存亡之秋”,这并不是他故意危言动主之词,而实在是准确地概括了当时的经济形势。在没有经济支撑的情况之下就开始北伐是诸葛亮的第三个错误,毕竟战争打的就是经济。
以上三点是我认为诸葛亮在北伐时犯的兵家大忌,当然因要稳定蜀汉的各方面,北伐或许是诸葛亮在明知不可为而不得不为的无奈选择,又或许司马懿先走的话,北伐就或许成功了。
我是@子夜清尘,一个对历史有所感悟的大男人,希望能和大家一起交流分享。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