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怎样理解富而不教,流于禽兽?
禽兽,孟子,不教怎样理解富而不教,流于禽兽?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此句出自《孟子.滕文公上》,其中有句,人之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翻译成现代文:做人的道理,吃饱,穿暖,安于享乐而不接受教育,跟禽兽没什么区别!
这八字箴言写的妙,饱食能暖是人之生存的根本,也就是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的最底部!是人的本能追求的目标,同时也是相对容易实现的!
相比之下,追求更高的需求层次才是人生实现价值的所在!追求更高意味着什么?意味着自己要不断学习进步,创造更多的财富,意味着要告别安逸的朝九晚五的安逸生活,意味着自己要去做自己不想的事,见不想见的人,意味着休息的时间没有啦,忙碌的日子变多啦,熬夜的时间变长啦!
当今社会,竞争激烈,人才辈出!对于平民我们而言,或许我们出身不同,但是机会面前人人平等,只有付出百倍的努力和汗水,才可能拥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1:人们衣食丰足以后,如果不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就很容易堕落,而与禽兽无异
2:人类生活的通则(规律、道理)是:吃饱、穿暖、安居而没有教育,便和禽兽相近了。
扩展资料:
《孟子》的文化背景
《孟子》记录了孟子的治国思想、政治观点(仁政、王霸之辨、民本、格君心之非,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和政治行动,成书大约在战国中期,属儒家经典著作。其学说出发点为性善论,主张德治。
《扶摇集》:《孟子篇》
扶摇曰:“吾建其先制,今兴其券钱之道,普其记账之法,其道兴而天下富,其德广而天下礼义皆行。扶子兴商欤国贾,育君治国之经纬,辅政以仁德,仁政施而天下安,道之行而持其久。券钱之道,兴其欤国贾,民而有其不穷哉,造诸券钱,国而有其富哉!国之有道也,教民以富之,富民以教之,既富而教。富而不教,盖未以仁德富;教而不富,盖国未以富之,於国而言,亦谓之失其礼义矣!国之不富,民之穷,实未兴以券钱之道矣!民若饥贫自无教,贫而教,鲜闻矣!国若富之民自教,富而教,盖仁德兴矣!”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庶而不富,则民生不遂,故制田里薄赋敛以富之。富而不教,则近于禽兽,故必立学校明礼仪以教之。
——《论语集注》
“富而不教,则近于禽兽”,这句话出自《论语集注》,大多数人脱口而出的只是字面意义——人如果只有物质的充裕,而没有文化的教育,就如同禽兽一般。
但这仅是片面而错误的理解,如同我们对很多名言警句都是断章取义的理解一样。想要真正理解这句话的意义,需要结合上下文,并了解出自的环境和历史背景。
原文取自《论语·子路》:
子适卫,冉有仆。
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论语·子路》
简单翻译:孔子到卫国,冉有给他驾车。孔子惊讶卫国人口之多。冉有就问:人口多了以后,该怎么办?孔子说:让百姓富起来。冉子又问:富了以后,怎么办?孔子说:教化他们。
所以,这段话实际上是孔子在阐述治国的逻辑:人口增长—\u003e发展经济—\u003e教化思想。
而荀子继承孔子“富而教之”的思想,更进一步指出:
“不富无以养民情,不教无以理民性。故家五亩宅,百亩田,务其业,而勿夺其时,所以富之也。立大学,设痒序,修六礼,明十教,所以道之也。
简单翻译:首先让老百姓富裕起来,再通过教化调理其天性。教化的主要途径是立学校,修六礼,明十教,以礼教引导、培养人们的伦理道德。
《管子·治国》中进一步强调了富民的重要性:
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则易治也,民贫则难治也。奚以知其然也?民富则安乡重家,安乡重家则敬上畏罪,敬上畏罪则易治也。民贫则危乡轻家,危乡轻家则敢陵上犯禁;陵上犯禁则难治也。故治国常富,而乱国常贫。是以善为国者,必先富民,然后治之。
所以,无论儒家还是法家,都认为治国之道首先是富民。离开富民谈繁荣只是空想。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百姓富了,自然“明是非,知礼仪,有廉耻“,良好的自然风气也就形成了。”教“不仅是知识,更要”教以义方“,富之与教之犹如人的两条腿走路,互相促进,又互相牵制。
总结,“富而不教,则近于禽兽”并不仅是字面表达的那样强调教育的意义,结合原文和历史背景来理解,它是在阐述治国的逻辑:人口增长—\u003e发展经济—\u003e教化思想。
欢迎关注@云端一瞥,我们一起谈古论今,站在云端,瞥见历史璀璨星河中最美的一缕星光。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两天的许可馨事件,闹得沸沸扬扬,正好可以说明这句话,富而不教,流于禽兽。
孟子曰:“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
《孟子》一书记载了孟子及其的学生言行。上面这句话出自《孟子.滕文公上》,强调了道德的重要性,人必须要有道德,如果只给予孩子生活和物质上的关注,而没有给他思想品德上的教育,其实就和养家禽家畜没有什么区别。
人类作为一种拥有高级智慧的动物,要对自己有更高的要求,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做事无愧于心,否则,再光鲜亮丽的外表,也不能掩盖思想上的缺陷。
上一篇:农村什么食物的制作过程是你儿时喜闻乐见,现在见不到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