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传统文化中,有许多关于交友之道的论述。您认为交友之道是什么?
朋友,的人,孔子传统文化中,有许多关于交友之道的论述。您认为交友之道是什么?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患难见真情!”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知人知面不知心”。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待人以诚
相互的真诚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交友之道就是相互交流情感和生活方式的一过程,交友必交心,双方都心诚友谊之树才会常春。我认为现在的社会教育青少年要义交友而不可滥结朋。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古人交朋友讲究交心,要和同自己有共同兴趣抱负的人一起成为知己,并且能够做到为知己而死,比如荆轲为太子丹,也有的为知己改变生活,比如俞伯牙摔琴!这是主流,而现实中有多种方面!
1.包容的心态。
孔子说过,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在人际交往中要有包容心态,身边不可能是完全和自己意见相同的人,对一些问题可以争论,而不必为了取悦于朋友而表现得特意迎合,一团和气!这不是真正的朋友,应该算我们口中的狐朋狗友或酒肉朋友,遇到困难时,他们会躲得远远的,甚至于落井下石!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谁都有些小毛病,如果不是一些三观不正之类的原则性问题,可以忽略不计。
2.无关利益关系。“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这句话的观点就是君子之间的交往要无关任何利益,不要因为他是某某富二代或官二代而去结交,也不要因为他将来对自己大有裨益而特意笼络。他们之间的交往是纯粹的惺惺相惜,内心坦荡!比如鲁迅先生和瞿秋白一生只凭书信交往,就彼此信任!
3.共同学习进步提高。古人说,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朋友是要一起学习提升的,如果没有朋友的交流和鼓励,那么最后只能落得思想狭隘的下场,成为井底之蛙。明末的东林党为什么会成为一个让朝廷都忌惮的名称,因为这里的师生们经常在一起讨论沟通,同时以兴天下为己任。他们如果只在自己的小书院里,应该不会有这样大的影响力!
总得来说,古人的择友观深深影响到我们现代人,我们的气场吸引的一般都是自己一个层次的人,但是现代人更加功利一些,所以流行一句话是,朋友多了路好走。但是真正留到最后的还是那个按古人传统观点走出来的朋友!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问题很有现实意义。我在这里整理总结了孔子、王阳明、曾国藩的交友之道,供大家参考。我自己很受他们启发。
孔子的交友之道
1、如何选择朋友?和什么人做朋友?
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论语》)
这是说有三种“益友”、三种“损友”。
“益友”:正直的、诚实的、博学多才的。可见“益友”要么是人品好的,要么是有才的。与人品好的人交往可以很放心踏实,互相真诚相待、互帮互助,生活就需要这种朋友。与有才的人做朋友,可以提高自己。我们交朋友主要就应该是这两种。
“损友”:阿谀奉承的(不正直)、当面一套背面一套的(不诚实)、爱吹牛夸夸其谈(无真才实学)。三种“损友”和三种“益友”正好相反。人品烂的人并不那么好识别,因为很多时候不真正、不诚实的人比正直诚实的人看起来还好,他们很会说话、懂得如何讨人喜欢、如何恭维人,他们使用烂熟于心的社交技巧把我们哄得开开心心,使我们将之当成知心好朋友。但那只是假象罢了。一定要警惕这种人,远离他们,不然有倒霉的时候。也要远离那些爱吹牛、放嘴炮的人,虽然牛逼嘴炮有时听着很刺激、很过瘾,但听得多了,与这种人交往得多了,自己的见解、思考就虚浮了,危害无穷。
2、如何与朋友相处?
首先,要厚道。
朋友死,无所归,曰:“于我殡。“(《论语》)
孔子的朋友死了,没人为其埋葬办丧事,孔子说:“我来吧!”可见孔子是那死的人的朋友中最厚道的一个。人都不傻,你厚不厚道、对别人好不好,别人一清二楚,只有自己厚道,别人才能对自己厚道。
其次,要掌握度。
子贡问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论语》)
孔子得意门生自贡请教孔子如何交友,孔子回答说:“(如果觉得朋友做得不对)给予忠告而引导之,如果对方实在听不进去就算了,不要勉强,不然会自取其辱。”凡事都有度,与朋友相处也一样。对待朋友不够好当然不行。但好过了头,对朋友就是一种压力,对方可能碍于脸面勉强领情,但自己的好换回的却是这种局面,也实在没意思的很。如果对方不仅不领情反而埋怨你,那你就是自取其辱了。所以与朋友相处要掌握好度。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