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学龄前儿童学音律启蒙必要吗?为何?
音律,孩子,音乐学龄前儿童学音律启蒙必要吗?为何?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2、促进听力及感知力方面的成长。
学龄前儿童是听力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个阶段高低起伏的音律刺激,会让幼儿的听力变得更加的敏感。
3、对孩子智力方面的影响。
学龄前期儿童对音律有天生的敏感度,相反6岁以后的儿童由于形象思维的发展,反而不会那么的敏感。音律能强化人体神经系统,对人的记忆力有很大方面的促进作用。
因此,学龄前儿童进行音律启蒙还是很有必要的,同时还要以幼儿的兴趣为出发点,才能让我们的学习变得事半功倍。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有必要。
第一、可以增强孩子的记忆力。增加识字量。
二、培养语感:中国的汉语言文字,不仅具有表意功能,同时具有表音功能,具有音韵美。现代科学研究证明,人在幼小的时候,精神专注敏锐;长大成人后,思想容易分散。因此,对孩子要及早教育。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有必要!!这个可以锻炼听力,听力好坏决定着这个人以后的好多事!举个例子说,唱歌跑调的是因为他听不准!学语言,哪个都得考听力!!
而音律启蒙,是从节奏开始。对于小孩子来说又简单又好玩!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对学龄前儿童的教育,要根据孩子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来确认受教育的内容。必须强调的是,无论为孩子提供什么样的学习内容,都要遵循寓教于玩的原则。让孩子们在玩的过程中培养兴趣,增加做人的本领。也就是说,这个时期的孩子要以玩为主。当然,这里所说的玩,并不是无目的的玩。如果玩到了无法无天的地步了,对孩子的成长反而没有好处。中国有句古话:三岁看到老,这也是玩的结果,这个结果的原因在于玩的内容不对,对孩子缺乏正确的引导。
而我们所要采取的方法是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把孩子领入生动、活泼、有趣的活动中,以此开发智力、培养兴趣。诸如:唱歌、跳舞、画画、讲故事、做手工、简单的队列表演等等。孩子到了四五岁的时候,还可以在幼儿园老师和家长的帮助下,学习《弟子规》《三字经》等有助于孩子成长的先贤之道。六岁左右的孩子如果对乐器感兴趣的话,还可以根据孩子的特点适当的学习一种乐器。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学龄前的宝宝做音乐启蒙是还是挺有作用的,从宝宝在肚子里的时候给他听音乐就已经会有一些影响,影响宝宝的认知感官,甚至宝宝还会随着音乐,有一些动作,而且宝宝从小就应该不设限地听各种类型的音乐,除了一些恐怖的音乐,这样他长大以后可以接受的音乐类型感觉也都会更加丰富。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如果宝妈想让培养宝宝音乐方面的才艺的话,可以上学前就音乐启蒙,那时候他们对很多东西都很感兴趣,模仿得也快。
就拿我家二宝,老大在上英语网课时,他也跟着老师教的说,兴趣挺大的。
还有一次,他看着对面的高楼,来了句高楼大厦,简直让我惊呆了,刚两岁的宝宝,平时没特意教过他,可能无意中听到就学会了吧。
上一篇:做室内装修稳定吗?怎么样?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