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孩子给她超前学习好吗?
孩子,超前,能力孩子给她超前学习好吗?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当下最焦虑的恐怕就是父母,就怕孩子落后,别人学习钢琴,我的孩子就要会一门乐器,别的孩子20以内加减法顺口就来,为什么我的孩子什么也不会,就知道玩,对孩子就会增多一份嫌弃。担心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落后于别人,但是什么才是适合自己孩子发展的呢?这是我们要沉下心来索要思考的。
在这个问题上,我的观点是:我们不要给孩子超前学习,提前给孩子学习的压力,孩子不仅痛苦,家长也痛苦,孩子因为年龄的问题,对超年龄学习的知识,不能很容易的接受,对于最近发展区的知识,孩子跳一跳就能够得着的知识也不可以吗?我想到前一段时间,跟一个7岁男孩的妈妈聊一些关于孩子成长的问题,她说爷爷奶奶在孩子3岁左右的时候就开始教给孩子背古诗,孩子也很喜欢学,记忆的特别快,很快就可以熟背,爷爷奶奶逢人就夸,孩子也喜欢表现,但是孩子在上小学后,开始接触古诗,对之前的背诵全然没有记忆,每次学习新的古诗,还是从零开始,但是现在孩子通过老师的教导,在了解作者及创作背景的基础上,能理解古诗的意思和意境,所以记忆古诗仍然是快速的。这件事情我想表达的就是,在正好的年龄里,学习正确的知识,才是美好的时光。
虽然孩子爷爷奶奶是好心让孩子学习,孩子也不辜负家长的期望,在众多人面前表现表达,一定程度上也增强了孩子的自信。但是,随着现在教育形式的变化,教育政策的改革,大力倡导孩子拥有一个快乐的童年,“去小学化”的倡议,也让我们家长不断反思,怎样更好的教育孩子,让孩子在快乐的同时,学习探索更多的知识,有更多的收获。
孩子成长的路上,我们一起加油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孩子超前学习好吗?我觉得要区分如何叫做超前学习?
对于0-6岁幼儿,我觉得是在孩子可以接受的知识范围内,就不算是超前学习!
这么大的孩子,都有一个共性,就是他们的记忆力特别快,但是忘的也特别快!所以需要妈妈反复的教宝宝。
对于7岁以上的孩子,他们的记忆持续时间已经可以坚持很长了,而且他们正是处于快速接受知识的年龄段,如果家长让孩子提前学习下一学期的知识,就算是超前学习了。
我觉得当孩子没有掌握的时候,大人反复教可以,让孩子多练习直到掌握知识,这也不算超前学习。
我只是反对孩子浪费时间去重复的学习同样的知识。其实有时候孩子已经掌握了。
这样的弊端就是,孩子不珍惜学习的机会,浪费了大好时光,甚至影响了孩子的兴趣。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个问题可以归类为“早教有没有用”的问题。
早教有没有用?这似乎是一个争论不完的话题。前段时间,《罗辑思维》推送了万维刚老师的一篇文章《科学结论:早教对孩子不仅没用,反而有害》,引来了很多反对的声音。得到APP上的第一条留言,便是对万老师的文章持反对意见。
事实上,“早教有没有用”仍然是一个儿童心理学领域的“学术问题”,还没到有“科学结论”的地步。
该问题的争论焦点在于:在儿童成长过程中,究竟是“自然成长”重要还是“学习促进”重要?在陈鹤琴先生的《儿童心理》这本书中,有两个儿童心理学的实验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认识这个问题。
科学实验一:格赛尔双胞胎爬梯实验
1929年,美国心理学家格赛尔(Gesell)开展了一项针对双胞胎婴儿成长的实验。格赛尔选择了一对同卵双胞胎女孩T和C,并通过基线观察确认她们的发展水平是相当的。在她们出生第48周时,格赛尔对女孩T进行了爬楼梯、搭积木、肌肉协调和运用词汇等训练,而对女孩C则不作训练。
在第53周时,格赛尔把女孩T和女孩C放到相同的环境中测试爬梯技能。结果显示,接受训练的女孩T在爬梯这项技能上明显优于女孩C,两个人的爬梯时间分别是17秒和47秒,女孩C比女孩T落后了30秒。
之后,格赛尔让女孩C也开始接受相同的训练。结果显示,只需要少量的训练,女孩C的爬梯技能就赶上了女孩T的技能。到了第55周,两个女孩的爬梯技能已基本看不出差别。
格赛尔的实验表明,人为外加的“学习”在身体成熟之前作用非常小,而在身体成熟之后训练效果会特别明显。
这个实验给我们提供的启示是:当我们给孩子提供“外加”训练时,首先要做的是识别出孩子处于哪个成长阶段,做到在恰当的时间给孩子提供恰当的训练。如果一味地追求快,所施加的训练明显超前于孩子的成长,那么结果很有可能是白费功夫,甚至还会影响孩子的生理成长。
科学实验二:考恩体能训练实验
第二个实验是由尼尔森·科恩(Nelson Cowan)指导的一项体能训练实验。有一个女孩K由于曾患重病而禁锢在床上数月,导致失去了行走能力,其他运动能力也处于呆滞状态。科恩通过自己设计的体能训练,成功让女孩K恢复了行走能力,其他运动也都能正常适应。
科恩指出,女孩K之所以缺乏行走能力,是因为她缺乏了健康儿童所特有的肌肉活动,当女孩K的生理机能都发育成熟之后,通过人为的方法,加强肌肉活动,是可以恢复其应有的运动能力的。
科恩的实验表明,一种技能成熟之后如果不给予适当的练习和运用,会出现衰退和呆滞的现象。这个实验给我们提供的启示是:完全“自然成长”并不是一件好事,很多技能(如语言、爬行、行走、跳跃等)在形成之后如果没有得到足够的练习和运用,之后可能需要花很长的时间才能真正掌握。
早教究竟有没有用?
上述的两个科学实验,严格来说是属于儿童发展心理学的范畴,具体涉及的是儿童行动能力的发育问题。不过,相关实验结果对我们分析“早教”话题仍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因为“早教”的本质就是希望通过“学习促进”来让孩子获得更好、更快的发育。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