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西汉初期,匈奴为什么不趁机灭掉汉朝?
匈奴,汉朝,单于西汉初期,匈奴为什么不趁机灭掉汉朝?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匈奴还没有进入制造铁器的时代,那会也没有马鞍的出现,军事上它就没有这个能力。没有文字 不会建筑城池 处于奴隶时代,文化上完全没有这个能力。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后来在元朝满足了你的愿望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是亘古怀念说史,我来回答。
对于题主的这个问题小编个人认为西汉初期匈奴不具备灭掉汉朝的实力。
纵观整个汉匈关系的发展历程,即便是再匈强汉弱的历史时期,匈奴政权的统治者也只是采取了劫掠汉朝边境以此要挟汉朝提供更多所需物资的策略。并没有真正想要占领中原地区。
西汉初期汉朝动作也只是相对于秦朝而言,多年的战乱消耗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新生的西汉王朝极需要休养生息,恢复生产。这种情况下西汉初期的统治者才采取了与匈奴和亲的策略。
假如汉朝真的弱小到了匈奴可以随时消灭的地步,匈奴有什么理由不去这样做呢?真实的情况是匈奴政权和西汉政权压根就不是在一个体量上。无论是人口战争潜力,还是经济物质发展,匈奴都远远不能与汉朝相比。
因此在西汉初期的白登之围中,一代草原雄主冒顿单于及时给了被围的汉高祖刘邦一个台阶下,避免双方真正撕破脸皮,陷入无法挽回的局面中。
假如当时的匈奴统治者不识时务的强行消灭汉朝,那等于是拿自己的短处去挑战汉朝的长处。匈奴的骑兵虽然作战能力比较强,但是并不适合在中原的平原地区作战,而这恰恰是汉军步兵的优势所在。
而战争的人力物力损失是匈奴无法承受的,汉朝可以损失个几十万军队,大不了再重新征召。但是匈奴就不一样了,北方恶劣的生存条件导致了匈奴的人口极其有限。匈奴军队一旦遭受大败,短时间内的损失难以恢复。
这方面的深刻教训匈奴人是有前车之鉴的。战国末年匈奴的十余万骑兵侵袭赵国边境,结果被赵将李牧在雁门关全歼,此后匈奴人十多年都不敢在进犯赵国边境。
秦始皇统一六国期间,匈奴人又钻了空子趁机侵占了河套地区。秦始皇平定中原局势后,派遣大将蒙恬率领30万秦军北击匈奴。遭遇惨败的匈奴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抱怨。
由此可见,血淋淋的教训让匈奴人明白他们可以多次战胜汉朝,但是绝不能有一次彻底败给汉朝。既然通过小打小闹就可以向汉朝索要财物,干嘛要赔上自己士兵的性命去占领自己无法统治的区域呢。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灭国不是请客吃饭,不是做文章,不是绘画绣花,不能那样雅致,那样从容不迫,文质彬彬,那样温良恭俭让。
当然也不是题主你拉屎那么简单,一使劲就出来了。
根本原因就是:
第一,匈奴的国力不行,战争是国力的比拼,耐力的比拼,匈奴人力国力都不能支持长期打仗。之所以打汉朝,完全就是没吃的穷的。
第二,权力结构不行,经过秦始皇集权一统,华夏的权力结构稳固尊卑有序,调动自如,虽然有诸侯王,但皇帝只有一个,大家都有同一个爹。
匈奴左王右王前王后王,污糟猫王爷一箩筐,一人都有一片天,不等两边干起来,内部先上蹿下跳了。
第三,匈奴人没文化,这点还真不是歧视,称得上机灵的就一个中行说,还是从汉朝逃过去的卖国废物。反观刘邦手下,张良陈平,一个单体奶,一个群体奶,真拼命起来,匈奴宝宝难得好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匈奴并没有题主说的那么屌。刘邦带兵打匈奴,匈奴是节节败退,最后是他们设下埋伏,刘邦中计才有了白登之围。正面战场,双方拉开阵势直接怼,刘邦是不会输的。但如果匈奴人往大草原里一跑,就是溪流入了大海,你想找是很难,但是自己却成了活靶子,移动的目标。匈奴人意识到这个问题,他们和后来那些占据城池的草原部族不一样,他们选择了草原做主场,并不想深入中原攻城掠地。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1.【匈奴内因】西汉时期,匈奴就在冒顿时期比较强,因为冒顿军事能力确实非常强;冒顿父头曼也是屡战屡败的货色,除此之外还因为喜欢女人儿杀儿子(因为冒顿此前为大月氏质子)(话外:这点做法感觉根春秋晋献公一样可恶),也就是说匈奴是在冒顿时期才基本同意其他部落的
2.【匈奴内因】冒顿孙子军臣,军事能力简直烂的一踏糊涂,被汉打败不说,还导致了汉朝有空子可钻(以至于到了稀罕末期匈奴单于位竟成了烫手山芋,宁可自杀也不当单于),这点非常重要(话外:铁板一块的敌人才是最难对付的)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