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西汉初期,匈奴为什么不趁机灭掉汉朝?
匈奴,汉朝,单于西汉初期,匈奴为什么不趁机灭掉汉朝?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人口差距悬殊,后续军队不易补充
我们看以往数据,对匈奴人数大概也有个了解。匈奴当时大概有100万至200万人口。你就给它往多了算。算它几百万。
再看我们汉朝的人口。有数千万人口,虽然经历的战乱的洗礼,人口会有锐减,就是在怎么锐减也是有个数千万级别的。
我们在人口上对匈奴的10倍,乃至几十倍。匈奴部队伤亡之后在补充就有一定的难度,补充少数还可以,补充大量军队就不用想了,那样老弱病残都得上阵了。
而汉朝军队有着人口几千万基数的支持,在军队补充方面没得说,优势显而易见。就算匈奴前期可以打败汉军,在长久交战之下,匈奴必败。还谈什么覆灭汉军,长久战备的话,匈奴估计都凉了。
汉朝初期实力还没弱到可以轻易覆灭的地步
汉朝初期,虽然战乱不断,朝政不是那么稳定,但是毕竟已经是一个统一的王朝的了,因为秦二世的暴政,百姓也对汉朝有了一定的拥戴。而匈奴此时也没有那么强大。而刘邦还有张良、萧何等的辅佐,这些都是智囊啊,一人堪比一支部队啊,匈奴想要灭汉哪有那么容易。
总结
匈奴作为游牧民族,居无定所,主要目的是掠夺财物,牲口和人口。土地对于匈奴来说意义不是很明显。虽然游牧民族对比汉族人来说,身体素质较好,单兵能力比汉军强。但打阵地战,证明作战。匈奴是不如汉的,还有城池在那里摆着,你不打能覆灭汉朝吗?大家有什么看法,下面留言评论吧。
声明原创,喜欢的话就留个关注吧。关注作者,一起看更多历史事物。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匈奴是中国历史上,很重要的一个少数民族。以游牧为生的匈奴,对中国的历史,产生了深远的一项。但是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秦朝时期,匈奴被打的不敢入侵中原,到了汉朝时期,就是干不过匈奴,这里面有什么原因呢,跟随小编一起来了解下吧。
image.png
在《史记》中记载,匈奴也是华夏一族的分支,属于苗裔。战国时期,匈奴就曾经入侵中原,但是这个时候,中原出现医院大将李牧,多次杀的匈奴丢盔卸甲,损失10万人,至此匈奴再也不敢在接进赵国边境。
在以后的时期,匈奴一直都是被欺负的对象,先后被秦国、赵国、燕国等国家,轮番的教育。当秦始皇建立秦国之后,大将军蒙恬驻守边关,匈奴直接被逼出河西走廊地区。
image.png
但是到了西汉时期,局势发生了反转,尤其是刘邦,被匈奴大军屡次的击败,无奈之下,刘邦只能派遣使者,通过和亲的方式,想匈奴妥协,维持边疆的稳定。
那就很多读者就会很疑问,秦朝和汉朝时间很相近,为何秦朝就可以很轻松的战胜匈奴,汉朝就不幸呢。
其实战国时期和秦朝时期,匈奴的发展,还不是很强盛,那个时候的草原,匈奴也并不是绝对的主宰,还要面对其他的少数民族,比如东胡、大月氏等强大的对手。根本的原因就是匈奴,那个时候还不强盛。
但是到了西汉时期,情形发生了很大的改变。秦朝后期,中原地区纷争不断,给予匈奴发展的时机,那个时候匈奴的冒顿单于,自立为王,迅速的消灭东湖,打败大月氏,解除了匈奴裁员上威胁,随后先后灭掉草原部落20多个。
到了西汉初期,匈奴的部落疆域,南到阴山,北到贝加尔湖,东到辽河,并用合适的国策,整合草原上所有部落,成为一家,拥有30万余人的军队。
image.png
这个时期,刘邦所面对的匈奴,比秦朝时期至少强大十倍有余。在加上,秦朝有熟悉边疆的将领,比如李牧、蒙恬,而汉朝缺少熟悉匈奴边塞的将领。
虽然在215年,秦始皇命令蒙恬率领30万大军,狙击匈奴,但是总体上来讲,还是处于一种防御的状态。一直到汉武帝时期,随着国力的恢复,也出现了很多杰出的将领,比如霍去病、卫青,才给匈奴致命一击。
从真正的作用来讲,汉朝才是抗击匈奴的主力,初期虽然和亲妥协,但是后期给与匈奴致命的打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匈奴根本没有实力灭掉汉朝。
以为匈奴有实力灭掉汉朝的人,大概是认为冒顿单于在白登山一战中,明明有机会消灭刘邦,但最后却放了刘邦一马。这种看法是不对的,我曾经写过一文分析过,白登山之战,冒顿单于并非有意放刘邦一马,实是不能歼灭之也。
匈奴崛起之时,也是大汉崛起之时,汉是经历秦末战争、楚汉战争才建立起来的政权,在军事实力上相当雄厚,毫不逊色于匈奴。
我们来回顾一下白登之战的完整过程。
汉高帝六年(公元前201年),匈奴大军越过边界,韩王信向冒顿单于投降。大汉帝国北门洞开,冒顿单于乘机大举南下,越过句注山,围攻太原,进逼晋阳,直达铜鞮。汉高帝刘邦御驾亲征,此时匈奴兵力约40万,汉军兵力32万。汉军虽然兵力上稍弱,但武器比匈奴要先进,故而双方实力大体相当。
在最初的战斗中,汉军取得一系列辉煌胜利,先是击溃充当匈奴前锋的韩王信兵团,紧接着又击败两万匈奴援军。之后,周勃、夏侯婴、灌婴各率一军,对晋阳展开猛攻,匈奴不敌,向北退却。灌婴指挥燕、赵、齐、梁、楚等封国的部队,穷追猛打。
从第一阶段的战事看,汉军完全掌握主动权。
这个时候,冒顿单于故意释放假消息,以致于刘邦产生重大误判,认为匈奴在白登的大本营兵力空虚。刘邦急于求成,在未召回周勃主力部队的情况下,贸然进攻平城,遂中了冒顿之计,被包围于白登山七天七夜。
后来刘邦为什么能在白登之围脱身呢?一般认为是陈平的妙计,游说冒顿的宠妾以施离间计,遂使冒顿放弃生擒刘邦的打算。这一说法是站不住脚的。真实的情况是,周勃的主力兵团及时赶到平城,冒顿不得不撤围。《资治通鉴》这么写:“(高帝)至平城,汉大军亦到,胡骑遂解去。”《汉书·周勃传》记:“(周勃)还攻楼烦三城,因击胡骑平城下。”
汉军主力一到,冒顿就撤兵了,可见匈奴是不可能有吞并汉朝的力量的。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