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听过这样一句话:“万言万当,不如一默”我想知道,有的时候沉默更好吗?
沉默,自己的,的人听过这样一句话:“万言万当,不如一默”我想知道,有的时候沉默更好吗?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你好,很高兴能回答你的问题。
查了一下,这句话出自《淮南子·人间训》,完整的话是:“百战百胜,不如一忍;万言万当,不如一默”,而这句话也是康雍乾三朝元老张廷玉的座右铭。
学会忍耐是一个人成熟的表现。
为什么会这样呢?
其一,有很多时候,我们讲话可能未必含有恶意,但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尤其是那些心胸狭隘,喜欢胡思乱想的人,他们常常会自己对号入座,甚至歪曲你的意思,还到处跟人去讲,等到了那个时候,你真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
第二,那就是我们自己在讲话时没经过大脑思考,脱口而出。所谓祸从口出,说出去的话泼出去的水,的的确确在无意中伤害到了别人。在某些场合下,也可能给自己引来麻烦。
第三,就要来看一下这个“当”字了。什么样的情况才算得当呢?那就是在我们自以为很有道理的时候。喜欢据理力争,想要说服对方,这是人之常情。但是我们也知道,一旦进入了辩论环节,就算一方赢了,另一方也是口服心不服。
你赢得了一时得意,却输掉了别人的尊重。
现在流行一句话,叫“看破不说破”,这不仅保护了自己,也保护了别人。
语言有一种神奇的力量,它会让人爱你,也会让人离开你。说话确实是门艺术,也是一个人情商高低的表现。有哲人曾说,“我们用了两年时间学会说话,却要用一辈子来学会如何闭嘴。”
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到你,与君共勉。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知不言,言不尽!
有时候有些事知道就行了不必说出来,说出来朋友就没的做了。
对于一些人的评价也不能太过于绝对,因为你毕竟不是他(她)不了解他(她)经历的人生所以你也没资格评价他(她)。
总结:做人留一线,他日好相见!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是康熙年间张廷玉的座右铭,意思就是你所有问题都回答的再正确再恰当,也不如沉默不言。这话不无道理,张廷玉经历了几朝风雨,一直屹立不倒,不是没有道理的,这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咱们从三方面来聊一下:1.好出风头,表现的自己很优越,不一定能成为佼佼者,枪打出头鸟,把自己置于太闪耀的位置必然会遭受很多攻击。2.俗话说看透不说透还是好朋友,有时候说出来反而适得其反,不如笑而不语。即含蓄表示自己知道,也不让别人难堪。3.看不透也不懂,那就更不要发言,在别人眼中像一个跳梁小丑,对自己百害无一利。由此看来沉默在大多数时候是能很好的保护自己。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正所谓“走过的路越多,越喜欢宅着;见过的人越多,越喜欢孩子”。沉默其实是阅尽繁华后归于沉寂的必然选择。
禅宗讲求“不立文字,见性成佛”,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对一件事情的置评,在彼时彼刻可能是正确的,此时此刻就可能是错误的。
所以当一个人见过太多的风云变幻人事变迁就会变得越来越沉默。
“万言万当”太累,“不如一默”省心。沉默不是没有观点,而是权衡之后的选择。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谨言慎行,是每个人活在这个世界上都应该改保持的一个做人的基本原则,因为有一个词是这么说的:”言多必失“。结合这个经常听到的词语,就知道我们不是随时都需要说很多话,而是在必要时说一些有用的话就行,不要随时在哪儿都叽叽喳喳的说个不停。自嗨是最不可取的一个做法,在言谈举止中,要学会察言观色。
先来看看“万言万当,不如一默”这句话出自哪里?
这句话出自宋代黄庭坚的《赠张叔和诗》,全文如下:
百战百胜,不如一忍。
万言万当,不如一默。
译文:
说的就是每次战斗都能获胜,却不如忍让一两次。每次说话都很得当,有时候却不如沉默。总的意思就是说做人做事应该谨言慎行、以求自安。
有的时候沉默更好吗?
是的,有时候沉默是最好的,理由如下:
1、能言善辩是一种能力,但是也要根据所处环境、所相处的人来定论去说话。不要自我感觉良好,别人不是不说出来对你行为的不喜欢,只是不愿意说。和自己熟悉的朋友随便怎么说都行,但是在初次见面的人面前,不要总是自来熟。或许你的这种行为正是别人刚好反感的做法。
2、不要随时急着表现自己,你的优秀别人都知道。或许有不知道的,但是也不要走到哪里都想着自己的那点才能。这个世界上比你优秀的人多了去了,并不只是你一个。不要去做一个井底之蛙,闲来没事多看看书充实一下自己。这是一个稍微不努力就会被淘汰的社会,不要总是自命不凡。那种觉得自己就是全世界最厉害的 人,到处炫耀自己的做法,真的很像一个小丑,也是别人茶余饭后谈论的一个笑话。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