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拒绝抄袭,说说《道德经》在生活上怎样帮助了你?
道德经,自己的,都是拒绝抄袭,说说《道德经》在生活上怎样帮助了你?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其实咱们中国文化的哲学概括的最高点就是一句话:一阴一阳谓之道。这句话来自“众经之王”《易经》,而《易经》也是老子思想的重要来源之一。怎么理解“阴”和“阳”,这是我们中国人经常听到的一个词,怎么理解呢?就好像磁场的N和S极总是共存的一样,到目前还没有发现单极磁场(如果有,请指正)。对于对于人类来说,男为阳,女为阴;对自然界来说,太阳是阳,月亮是阴。
那怎样定义“阴”和“阳”呢?很简单,阳,讲突出,阴,讲收敛,这两者是相互融合的。进和退,强和弱,都是阴阳的两个方面,它们都具有相等的力量。
《道德经》的第八章就讲了这么一个概念:上善若水。老子希望能借助水的形象,传达他想留给后人的智慧。
韩教授也说,如果用四字成语来概括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上善若水一定排在前三。
那什么是“上善若水”,文中紧接着写道“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它对万事万物都有利,但是它却“不争”,具体表现如下:
《道德经》中一直强调,平平淡淡才是真,最高境界就是返璞归真。
古往今来,最不缺的就是所谓的聪明人,所有自认为聪明的人,都认为自己有改变天下的使命,最后落得个身败名裂,身首异处的下场。
读史使人明智,但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教训是什么?就是常常忘记历史的教训。
老子说:“朴虽小,天下莫能臣”,“朴”就是朴实,厚道的意思。朴实厚道是智慧的最高表现,虽然看起来不起眼,但是却蕴含着无穷的能量。
《道德经》第38章讲了什么是“德”、“仁”、“义”、“礼”。
“德”,我们之前说过了,按照“道”去做,就是有德的表现。但是现在要加上一个条件,就是你按照“道”去做了,但是潜意识里面认为这是自然而然的事情,是本来应该做的事情,做完了,自然也就把这件事忘了。
“仁”,也是按照“道”去做,但是它是有意而为之。主动去做事,但是做完之后也不会期待周围环境的反馈,做完后会努力忘掉。
“义”,主动把好事做了,但是做完之后呢,会记住自己做过的好事。
“礼”,这是儒家所强调的,礼是德的外在表现,是一种强制性的规定,是通过一定的准则来约束别人。
按照《道德经》里面的描述,境界是一步步下降的,“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所以我们从历史的角度来看,老子讲道和德,孔子讲仁,孟子讲义,荀子讲礼,正所谓,提倡什么,就缺什么。如果礼崩乐坏,无法约束人的话,只能通过法律来明确规定,并给与一定的惩罚措施。所以现代社会的运行基本准寻韩非子讲的法。
《道德经》第八十章描述的是老子的理想国。
自古以来,哲学家都有对理想社会的设定,比如柏拉图的《理想国》,莫尔的《乌托邦》,甚至陶渊明的《桃花源记》。
老子的理想国是什么样子呢?“小国寡民”,人不要太多,不需要其他辅助工具。
这也是人类最初的样子。为什么不需要太多人呢?因为人多了,想法也多了,就不好管理了,过多的交往会产生矛盾,冲突,甚至战争。所以八十章最后一句是:“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为什么不需要用辅助工具呢?这里的辅助工具包括车船,辅助劳作的工具等,甚至是语言。
老子认为,人如果使用机器就会有投机取巧之心,不适用机器可以保持个人朴素的道德。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写过一篇论文,叫《科学和技术的进步使人类道德堕落》,算是异曲同工。
关于语言,也许大家听过一个故事,仓颉造字的时候,“天雨粟,鬼夜哭”,文字的出现让人心变得复杂,经验通过文字一代代传承,人也变得越来越“精明”,人类再也回不到那种朴素、平等、和谐的状态。
所以老子的理想国就是回到人类最初的状态,这也符合他回归自然,返璞归真的理念。
上面的内容说了,《道德经》中的圣是针对领导者的,不同于儒家学说里面强调个体的圣人。《道德经》中关于圣人的描述有以下几句:
“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这是《道德经》这本书的最后一句话,你也就知道这句话的分量了吧。这算是对“圣人”的最高概括了,其他的都是辅助性的说明。
其实这句话前面一句是“天之道,利而不害”,这是天道。其实这个观点,在整部《道德经》里面一直强调,我们要通过无为的方式达到有为,然而有为之后,能做到不争,就是圣人的表现,“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知其雄,守其雌,知其白,守其黑,知其荣,守其辱”
直到自己力量强大,但是面对弱者,也要懂得示弱,给足别人面子;内心有远大的抱负,目标坚定,所以不管别人怎么黑你,你都可以不屑一顾;做好了自己的事情,获得了很多的荣耀,这样,无论有意辱骂你的人怎么对待你,你都能够泰然处之。
其实这一句排比句下来,就是让我们明白,我们再怎么牛,我们自己知道就行,没必要关注那些根本称不上是你的对手的人对你的态度。你会发现,现在社会上格局高的人都是各种的,真正有能力的人都会做着自己的事情,不会管网上那些键盘侠怎么辱骂,那些声音根本进不了他们的内心,这才是一个内心强大的人的表现,才是一个“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圣人的表现。
“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方而不割”,就是方正,但是不要去硬碰;“廉而不刿”就是有棱角但不要老用锐利之处去刺伤人;“直而不肆”就是说话直率,但是不放肆;“光而不耀”就是有光芒,但是不要老去张耀、炫耀,让别人感觉刺眼。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外圆而内方”,要坚守自己内心的原则, 但是跟别人相处时,不要锋芒毕露,要懂得照顾别人的情绪。要做到“谦谦君子,温润如玉”。
\"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一个有境界的、有智慧的人怎么做事情呢?后其身而身先,越是把自己的利益放在其他人利益之后,其他人就越会把你往前推,高高的举着你 ,把你作为他们的领导人。好的领导不是强迫大家为了你一个人的利益而奋斗,而是让他们知道,是为了我们大家的利益而奋斗,而在利益分配的时候,却不抢先,这样的人会有领导大家的人格魅力。也应了范仲淹的那句诗: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我们一直强调,高调做事,低调做人,也是这样的道理吧,老子也在其他章节强调,做事的时候,要“敢为天下先”,做人的时候,“不敢为天下先”。
这是周恩来认为《道德经》里面最精彩的部分,就是这十二个字。
“生而不有”:\"生\"就是创造,不管我们创造了多少,都不要认为那只是自己的功劳。天地创造了万物,却并不用占有的态度来对待,反而无私的为万物提供生长所必须的阳光、雨露、土壤等等。
“为而不侍”:不管我们对别人多有好处,多有恩德,都不要把这个当作一种倚仗甚至勒索的依据。我们对别人好,不是为了对别人有所求,应该把这件事忘了;但是别人对我们的好,我们应该记住。这让我想起了大将军韩信,可以受得胯下之辱的人,在取得江山后,一直仗着自己有功,连皇帝都不放在眼里,最后的结果可想而知。
上一篇:美国如果要是有500-1000万人感染新冠会不会解体?各州独立?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