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从小为孩子树立远大理想,有人肯定有人否定,你会怎么看?
孩子,理想,远大从小为孩子树立远大理想,有人肯定有人否定,你会怎么看?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理想与现实差距很大。做梦很美好,醒来才知道跟梦里不一样。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您好,我是彭华勇,心理咨询师,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
从小为孩子树立远大的理想,这个问题的表述存在值得思考的地方。如果是家长为孩子树立远大的理想,那么家长的内心是替孩子承担的,那么这样的一个教育方式是不可取的。从小替孩子承担,替孩子着急,替孩子承担孩子该做的。那么,这样的教育就是对孩子的一种诅咒!
如果是家长从小引导孩子去探索保护好孩子的兴趣,让孩子自由的选择。启发孩子。未来做一件什么事情他自己很感兴趣,很热啊。同时,这件事情也能够利益众生,帮助他人,帮助这个社会,让这个世界更加美好,那么,就是非常好的教育方式!这也是难得的教育智慧。
因为现在的大部分的家长在引导孩子学习的时候,往往局限于考一个好大学,找一个好工作,将来赚很多的钱。这样的教育方式是抹杀孩子的内在动力,给孩子限制住了他发展的天花板。
真正有智慧的家长就是引导孩子从小有一颗善良的心,有一颗利益他人的心。走到哪里,就帮助他人在哪里。当孩子形成了这样的一个思维,继续扩大,就是怎么样去为这个社会做贡献,为这个世界做贡献!
所以,从小引导孩子树立远大的理想是一种智慧!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从小培养孩子的远大理想,这一点是十分必要的。
为什么这样讲呢?我们看到现在很多孩子之所以庸庸碌碌、浑浑噩噩,就是因为没有使命感,没有担当精神。他们不知道将来的人生要做什么,他们看不到自己努力的目标和前进的方向。他们看着父母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这样生活。也只是从他们的父母身上看到自己的将来,就是为了挣钱、为了车子房子、为了生存年的平凡日子。除此以外,再看不到其他更为远大的风景,所以他们就丧失了更高追求的志向。
所以,这些孩子丧失了学习的动力,丧失了学习的积极性,他们觉得学好学坏一个样,没有必要为上学而让自我活得很累。他们觉得不如利用大好青春及早享受生活。他们的思想里边,更多的融入了社会人的庸俗观,所以他们也让自己变得平庸了。
相反,一个从小树立远大理想的孩子,他的心志就不一样。他们知道自己不能流于平庸,于是就要在一群平庸的孩子中间设法让自己出类拔萃,他们也知道付出更多的汗水努力,为自己争得更多的荣誉。他们也会奔着一个高远的目标,为自己树立起一个理想大学的标杆。人有目标就不至于迷失方向,就会让自己走得更快一些。他们为自己找到了发奋努力的理由,所以在将来的学习工作中都会动力十足。
很多成功人士得出的一个结论是:当年的拼搏其实只来源于一口气一股劲儿,这就是一种强大的使命:我要改变自己,改变家族,改变国家,甚至改变世界!然后自己就会奔着这个使命,披风斩浪,始终走在最前头。
最著名的例子:当年周恩来先生从小树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人生使命,毛泽东年轻时即发出“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的豪言。青年时的毛泽东也写出了类似于《少年中国说》的《心之力》,没有力挽狂澜改变世界的远大理想,何来今日之中国?
所以从小树立孩子的远大理想,对于孩子一生的成长都至关重要。
我是“大师高考”,高中高考的路上与您风雨兼程,共同成长。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的看法是,可以,但没必要。原因如下
首先,小孩子本来就充满梦想,看到厉害的人就想着“有一天我也可以那么厉害”。三岁的时候神五发射成功,我就梦想成为杨利伟;06年刘翔夺冠,我就梦想拿奥运会冠军,12秒88到现在我还记得。这些都不用人教。小学在班里一问理想,三分之一科学家,三分之一宇航员,三分之一人民教师。这些固然有老师和家长的引导,但更多的是孩子自身就对伟大充满向往。
其次,家长的教育作用有限,树立归树立,但孩子不会一直顺从。孩子会长大,会用自己的思维来认识世界,同时重新审视自己的理想。小时候我们告诉孩子只有远大是好的,但伴随着成长和经历,总有一天他会发现,社会不但需要远大,也需要平凡。平凡不但也不错,而且更普遍。如果孩子想要的就是平凡,谁又能逼迫他?
这就引出了最重要的一点,我们不能用自己的观念束缚孩子的选择。我们可以支持孩子追求远大,甚至可以灌输追求卓越的思想,但不能限制孩子选择自己人生的自由。
就像纪伯伦的诗中所说:你的孩子,其实不是你的孩子 / 他们通过你来到这世界,却非因你而来 / 你可以给予他们的是你的爱,却不是你的想法 / 你可以拼尽全力,变得象他们一样 / 却不要让他们变得和你一样 / 因为生命不会后退,也不在过去停留。
其实我们最应该做的,不是轻飘飘地告诉孩子该如何做,而是以身作则。如果我希望孩子文明礼貌,那我就不在孩子面前口吐芬芳;如果我希望孩子勤奋学习,那我也要努力工作;而如果我希望孩子有远大理想,那我就让孩子看到我的追求。我想。这才是最有效的教育。
上一篇:我家在贵州黔南大深山里,山里有很多中草药,请问怎么销售?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