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断舍离过程中,你都遇到了哪些障碍?你是怎么处理的?
东西,自己的,都是断舍离过程中,你都遇到了哪些障碍?你是怎么处理的?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断舍离过程中,你都遇到了哪些障碍?你是怎么处理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断舍离=扔扔扔!最大的障碍就是不舍得扔!
断舍离真的是一个无比痛苦的过程,对我这个特别念旧的人来说,每件物品都是一段美好的回忆,扔掉它就是要割舍去这一段记忆,万般不舍。
我对纸张尤为着迷,同事们都知道我这个嗜好,无论旅行还是出差,旅店里的空白信纸我一定会收集,随手写上一些文字,带回来夹在我的日记本里,因为它代表了一段难忘的旅程;
和朋友出去吃饭喝咖啡,店里的菜单我也会搜罗回来,因为它记忆了一次愉快的聚会;侄女儿在法国念书时被华西都市报记者采访,那份报纸我留到现在,它记录了孩子异国他乡求学的艰辛;还有女儿穿过的初中校服,被我洗的完全变了颜色,我还留在衣柜里,它记录了孩子的成长;断了弦的尤克里里我留了二十年,它让我想起收到父亲的这个礼物时的欣喜若狂……
对它们,我无论如何无法舍弃,但是我还是努力尝试着做了一次断舍离,从我自己的衣物开始。
目标:春夏季的衣物各留四套,秋冬季各留三套。
挑选标准:近两年穿着次数较多的,颜色容易搭配的。
换新原则:总量控制不变,买件新的,扔件旧的。
保留记忆:准备淘汰的衣物,上身拍照留念,换种方式收藏记忆。
整个过程用时六个小时,淘汰羽绒服10件,大衣5件,风衣3件,毛衣8件,T裇短裤近20件,裙子长裤12件,其他30余件。
断舍离,是践行一种生活方式,“断”是源头,控制强烈的购买欲,把拥有的每一件物品的使用价值最大化,才有持续下去的可能性。我已经在行动了,你们呢?有更好的方法吗?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您好,很开心回答这个问题:首先我们了解一下什么是断舍离?断舍离是网络语言,但词语来源于日本山下英子所著图书《断舍离》。意思就是:把那些“不必需、不合适、令人不舒适”的东西统统断绝、舍弃,并切断对它们的眷恋。
只是想去超市买袋洗衣液,最后差点儿把整个超市都搬回家。说好减肥用的跑步机,现在变成了晾衣架。嗯,最近又胖了。想周末多陪家人,朋友一个电话酒局不得不去,最后成了家人照顾喝吐的我。上面几条,大家都中了吗?
我想说我都中了,我们好像总是这样,买东西也好,交朋友也好,明明是为了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却不小心弄得一团乱麻。
其实为了能做到断舍离,看了一些相关的东西,也提升了自己对断舍离的看法,目前正在学习和实施中,希望能坚持✊。在这里我分享一下我的理解:康德曾说过:“所谓自由,不是随心所欲,而是自我主宰。”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我们很难知道,自己想要的到底是什么。想要一件好看的衣服,还是想要美丽。想要各种聚会,还是想要一个高质量的朋友。可能大多数人,真正想要的是后者,却一直在循环往复的选择前者。在这背后,断舍离的主角,就是我们自己。我觉得电影《卧虎藏龙》中有句台词说得特别好:“当你握紧双手,里面什么也没有;当你打开双手,世界就在你手中。”
学会放下,学会选择,才能拥抱新的生活提倡我们做到:断不需要的东西舍弃多余的废物
脱离执着和迷恋一个人能够放下的东西越多,他就越富有。一只空杯,可以盛好茶;一颗空心,可以盛万物。面对纷繁芜杂的生活,懂得删繁就简,才活得不累;保持内心丰盈,才自足安稳。余生,想拥有的尽力争取,不再需要的就断舍离。以此共勉。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希望能让您满意,谢谢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说到断舍离,真是感触颇深。第一次断舍离,把儿子从小到大一直珍藏的衣服、课本作业本试卷(从小到大不曾扔掉过)进行清理,留下每一阶段他最喜欢的几件衣服,把优秀的作业作品采用了拍照留念方式。把老公的书籍等也进行了彻底清理。不知是不是由于东西太多,让收废品的人帮忙搬走后,不见了一箱证书(也不知是不是被误搬),造成极大困扰。第二次断舍离,是听了整理大师说你用不上的东西就果断清理。然后我把一件物品给送了出去,可是自己又日日惦记,唉!第三次断舍离,不要囤积物品,然后就碰上了疲情。
(图片来源网络,若侵立删)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感谢邀请:十年前我们家养了一条大黄狗,这狗非常同人性,它懂得主人的举动,你要是下地穿鞋,用手一指☞它就把鞋给你叼过来,你要是让它咬人一拍哪人肩膀,它就嗖地跑过来咬住哪人裤腿子,邻居家小鸡来它都往出撵,家里亲亲来它也认识不咬。养了七,八年就向我们家里每个成员一样,非常有感谢,后来它得病离去了,我非常难受,终身难忘。
上一篇:我是一个五十一岁的男人,还能找到工作吗?该怎么找工作?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