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清则无朋。为什么人说到老了要“享清福”?
自己的,享清福,清福水至清则无鱼,人至清则无朋。为什么人说到老了要“享清福”?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当我们“视察”的时候,我们总是宽容和宽容的,特别是在面对一些问题和矛盾的时候,我们应该漠视他们,放任他们,做“老好人”。众所周知,这种“慈悲心”不仅不能赢得大多数人的青睐,换来所谓的“人气”,相反,很容易让每个人反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享清福,在广大群众来说,是指一生为儿女操劳,儿女以家业有成。不再依父母接济,帮衬,体力活没有,儿女的孩子也脱离看管。在这些前提下,老人身体健康,晚辈眼前,和睦天伦,这才是真正的清福。
说到;水清无鱼,人清无朋,两清相联,似是带清的福是福不充实的意思。这里的清,是环境轻松,无牵无挂。但是人不可以清,清到孤独一身,再富也无福可言,有为儿女的辛苦艰难,才比较出福的意义和价值。有济济一堂,欢声笑语,才现清福的自然美满,家的灵魂所在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此“清”非彼“清”也。
一是清清爽爽。
我理解清福之所以难得,正是因为水至清则无鱼。生活中太难做到清了。因此,各种关系交织,利益纠葛,含混不清的,总是不清爽通透。
人老了,身体和精力都不够用,是到了该退场的时候。这个阶段,如果能与别人没有任何的恩怨,没有纠葛,关系清清爽爽,对任何人都不亏欠,自己也就不会愧疚和焦虑,人活的当然爽爽利利,踏踏实实。
二是清闲悠然。
人老了,经不起事了。儿女们能让老人清心,放心,是很难的。生活柴米油盐,不如意十之八九,家家都有自己的烦心事。所以,老来能家庭和睦,经济宽裕,儿女孝顺且不让老的操心劳神,就非常难得了。
以上两个清,能享受到的人很少,需要老天爷照顾,也需要自己有极大的智慧。因此,古人都很羡慕享清福。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前面说的是我们一种处事状态,就是要我们凡是不能过于计较,不能太究竟,活出一种难得糊涂的状态!老了,我们需要看淡一切,放下执着,活出精神的最高境界,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人到老了,为什么要享清福,更多的是能力,思维和行动,已经不便于自己做许多的事情了!
在《莫生气》中提到“邻居亲朋不要比,儿孙琐事由他去”这就深深体现了人到老年许多事力不从心。
人年过半百以后,你除了享清福多事都不能做了,
若为金钱,中年时期的努力能得到的也应该得到了,何须到了老年在与他人攀比财富。
人到老年,儿孙也已经长大成人。你或许还想用你经历过的事,告诉他一些道理,但是人是不怎么现实的,毕竟年轻人以时共进,有着自己独特的思维,思想!这也为什么常常存在着老人与年轻人代沟。
人到年迈已老,身体各方面更是衰竭退化,行动多有不便。确实,不管做什么都有心无力!所以更多的是建议老老实实“享清福”为安!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什么叫“享清福”呢?明代文学家陈继儒先生在《小窗幽记》中写道:人生有书可读,有暇得读,有资能读,又涵养之如不识字人,是谓善读书者。享世间清福,未有过于此也。我一直非常欣赏这一小段话,而这两句话中,享清福又是我最为欣赏的字眼。写到这,也许,很多人就会骂:什么叫享清福啦?我们天天疲于奔命,哪有时间享清福呢?
其实,不然,不管是年轻人,还是老年人,我觉得,大家都可以有自己接受的享清福的方式。而这些享受清福的方式,其实,非常简单,非常容易做到,只是,大家在心目中享受清福的方式,大都人为地去制造这样一种景象:衣食无忧,无所事事,自由自在。我觉得,享清福其实很简单,就是一个人,把自己的生活过的清闲、安逸一点,就是享清福的了。而这几种享清福的方式,简单易行,大家都很容易做到,不妨一试。
第一种方式:把自己的生活过得简单一些,轻松一些。一个人,如果知道如何把自己的生活过得简单一些,那么,这个人,就是一个懂得如何享受清福的人了。因为,把自己的日子过得简单,那么,自己的欲望和追求就少了,而欲望和追求少了,自己的日子就过得安逸,过得清闲,就拥有了更多自己可以支配的时间的了。在自己可以支配的时间里,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在悠哉悠哉的光阴中,度过属于自己的快乐时光,这就是一种清福吧。
上一篇:广西以后还会有本科的体育大学,美术,农业,音乐大学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