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历史上被强行取缔的行业有哪些?
人工智能,机器人,工作历史上被强行取缔的行业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保安
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让安防设备更加具有智慧,安保机器人也已经出现,它可以自动巡逻,灵活机智地处理巡逻途中的情况,还具备流畅的语音交互功能,自动报警、防盗系统、自动充电系统,24小时不间断工作。
通过监控摄像机、感应器、气味探测器和热成像系统等,机器人可以胜任大部分保安工作。
5
客服/前台
看看Siri和各种小AI就知道了,人工智能客服平台是大势所趋。
这一改变是因为AI技术的不断进步,使得机器人交互感觉更加真实,服务更加个性化。
世界多家公司已经研发出自动化客服服务,该服务通过机器学习和自然语言处理来进行自动化的在线客户聊天服务,相比雇佣员工,这项技术将会极大减少成本与出错概率。
而且面对客户的抱怨和怒火,人工智能的客服不会因此而崩溃,因为它们根本就没有情感。
6
银行柜员
以前毕业生挤破脑袋都想进银行,如今热度的确有多下降,传统金融行业也正在遭受互联网类金融的冲击。
随着移动活跃用户的增多,更多交易通过数字渠道完成,线下的网点已不再那么必要。
通过数字渠道办理业务的成本,也远远小于网点渠道。而线下网点的很多服务正在逐步用机器人来替代,预计无人银行也会出现。
7
翻译
目前人工智能技术在语音翻译领域已经实现了突破性的发展。
典型代表是科大讯飞推出的晓译和译呗翻译机,以及来自清华技术团队的分音塔科技公司推出的“准儿”人工智能翻译机。
前段时间,有家权威媒体对两个产品做了测试,可以惊人的发现,在日常场景下,中英翻译普遍达到了95%左右的准确率;“准儿”翻译机不但支持中英,而且还支持对日语、韩语、泰语的翻译。
光从语种上来说就已经相当于好几个人的工作量了,虽然在复杂的翻译情况下还需要人工的辅助,但仍足以应付日常的交流了。
这意味着,单纯以某种外语为专业,在未来可能不是一种明智的选择。
8
新闻记者
之前,四川九寨沟地震,机器人用25秒写了全球第一条关于这次地震的速报,通过中国地震台网官方微信平台推送,全球首发。
里约奥运会期间,今日头条研发的写稿机器人,通过实时撰写新闻稿件,以和电视直播几乎同时的速度发布报道,16天内生产了450多篇体育新闻稿。
第一财经后的写稿系统“DT稿王”,平均每天发布1900篇公告,而这是一位资深证券编辑100个小时才能完成的任务。而据报道,美联社90%的文章都是用机器来写的。
通过结合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利用软件开发的模板、框架和算法,可以瞬间撰写出上百万篇报道。
但是人工智能可以进行一些即时新闻的生产,深度报道目前是人工智能难以完成的。
9
导游
现在很多导游服务都能通过智能设备来实现,比如语音导览、智能问答等。
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功能越来越强大,导游的很多工作将被机器替代,电子导游也逐渐为许多游客所青睐。
日本政府还在推动机器人导游服务,熟悉中英日三国语言,导游机器人能给外国旅客介绍景点及相关各项活动,未来机器人导游还将增设图像与声音识别功能,可实现配合与人类进行对话功能,让游客有更好的体验。
10
图书管理员
现在有的图书馆已经实现了智能化管理,未来像登记、检索、图书归类等工作,人工智能都可胜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历史上有不少行业都是因为获利巨大,影响国家经济基础而被收归国营的,比如历史上曾经出现的盐铁官营制度,就曾经取缔过私人盐铁产业。而今天要讲的是影响国家统一思想而曾被取缔过的私人教育行业。
中国古代民办教育行业起源于春秋时期,又叫私学,这是与官学相对而言的。春秋时期的孔子开办学校的规模最大,影响最深,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人,一时风头无两。
春秋时期民办教育行业的产生
西周时教育行业都是由国家官办,“学在官府”,教育仅局限在贵族中,当时可以说是官师不分,官吏即负责行政职责,也有教学职责。普通百姓是接触不到教育的,只能一辈子从事基础的劳动生产工作。
而春秋进入乱世后,所谓“礼崩乐坏”,各国为了培养争夺人才来充实国力,民办教育就如雨后春笋一般出现在中华大地上。古代民办教育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华文明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进作用。
1、教育不仅仅局限于“学在官府”,普通民众也可以接触到教育了,教育范围进一步扩大。
2、教育“官师不分”的情况发生了变革,从此教育和行政人员划分开来了,教育成为了一种独立的活动,这样老师们就能投入更多的精力专门从事教育活动,教学质量得到了改善。
随着各位思想家、教育家们扩大自己学说的影响力,各种学说百家争鸣,当时由私人主持的齐国稷下学宫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最终形成了“儒、墨、道、法”四大家。
秦代民办教育行业遭禁
秦嬴政扫荡六国统一天下之后,私学的角色就变得十分尴尬。古代民办教育虽然使得各种学说得到发扬光大,促进了社会的向前进步,但是各家之间谁也说服不了谁,不利于形成统一的思想基础,经常是国家颁布一道法令,下面就有不同的议论声音。秦嬴政初定天下,正是制定国家法令标准的时候,而颁布的法令老是被儒生批评,也找不到机会杀鸡儆猴,一直很苦恼。
这时候有一年嬴政寿辰,儒学博士淳于越借贺寿之机,反对秦朝的郡县制,鼓吹周朝的分封制,提倡“师古”,认为如果不延续周朝的分封制国家肯定不会长久,从我们现在后世来看淳于越师古的观点肯定是不对的。秦始皇果然大怒,这时丞相李斯说这些读书人老是鼓吹古时候的制度来抨击现在的制度,听到法令下达,就用自己的那套学说去议论,回家时在心里非难,出来时街谈巷议,在君主面前自我吹嘘,以此来沽名钓誉,标新立异,认为超人一等,带着下面的一帮学生编造诽言谤语。这种情况不加以禁止,上则君主的权威下降,下则形成党徒互相勾结。因此秦始皇在李斯的建议下取缔了私学。
今天下已定,法令出一,百姓当家则力农工,士则学习法令辟禁。今诸生不师今而学古,以非当世,惑乱黔首。
随着秦朝灭亡,汉朝建立,民办教育行业又得到了恢复。但是恢复的同时也被套上了枷锁,只被允许教授关于儒家“六艺”这一类的知识,类似于全国要求统一教材。之后的2000年来,民办教育得到了蓬勃发展,为中国社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但是在不同的朝代都会受到一定程度的管制。
上一篇:抹茶红豆派自己可以做吗?怎么做?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