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古代学习国学的顺序是什么?最好附上年龄?
儒家,经典,孟子古代学习国学的顺序是什么?最好附上年龄?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书生们要背诵《论语》、《孟子》、《书经》、《礼记》、《左传》,共40多万字,全部都要精读背熟。此外还要看相当于原文几倍数量的注释,还有其他非读不可的经典、史书、文学书籍等。
有书、诗、论、赋一共四科,即八股文、试帖诗、经纶、律赋。主要是八股文。八股文的题目主要摘自“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试帖诗是诗体的一种,考试时以古人某一诗和成语为题,并限定某一韵脚,以歌颂朝政为内容,作出诗来。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各朝各代都不一样,就拿最近的明清来讲。
3至12岁可以读诗,主要以《千家诗》与《唐诗三百首》为主。为何学诗呢?因为优秀的古诗,不管是文辞和内涵,都会对小孩产生巨大的正面影响,还有识字认词的功效。古诗的韵律优美,文辞简约,学起来容易,而且是最好的文学启蒙。学诗的同时,可以学《三百千》,诗读多了还可以学词。
12至20岁可以读经学史,主要有《论语》、《孟子》、《春秋三传》、《史记》、《汉书》,天赋好的人还可以杂读百家。这个年龄段正是少年立志之时,这些书不仅有安身立命之学,更可帮少年熟知掌故,树立远大积极的志向。如果是现代人学,建议先学史,再学经。此间还可以读《古文观止》之类的应用性文学。
我是从事幼儿文化培训的老师,以上只是个粗糙的概论,希望能帮到您。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国学的精髓是黄老学派,建议学习年龄10岁,学习书籍有《黄帝阴符经》《黄帝内经》《黄帝四经》《伤寒杂病论》《韩非子》《鬼谷子》《孙子兵法》《黄庭经》《道德经》别看古文,看直译文。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千字文,增广贤文,论语,礼记,仪礼这些强调基础,礼仪,修养,道德的必须先学好学透,学完之后再来读孟子,荀子,韩非子,管子,墨子,易经,易传,吕氏春秋,春秋,左传,谷梁,公羊春秋,晏子春秋,淮南子,论衡,春秋繁露,菜根谭这些才会有意义。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非常高兴能够回答这个问题,我是“国学经典咏流传”的作者,作为一名文化领域的原创作者,在这里我表达一下我的见解,希望我的回复对你有用。
对于古代学习国学的顺序是什么?其实国学是有传承的,只是到了这一代基本中断了60年左右。这种中断,不仅表现在对相关知识的研究,发展与传授上,甚至还表现在对如何学习都不知道该怎么办?很多人学习不知道该按照怎样的一个次序,如何有效合理的分配我们的时间与精力去学习?那个阶段该学习那个?什么年龄段读什么书?确实是一件值得思考的事。
所以,今天会有许多人,尤其是想学国学的人会经常因为:怎么学国学?从哪里开始学呀?又应该看那些事?那个年龄段应该学什么?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其实,只要我们真正的心怀敬畏的看待学问,看待知识,就会发现这些问题在被许多人嗤为儿童读物的《三字经》中早有答案啊。
《三字经》说:
“小学终,至四书”意思是说,只有把小学的基础知识学习完毕了,才可以开始读四书;
然后又说“孝经通,四书熟。如六经,始可读”意思是说只有四书已经读熟了,才能开始涉足六经也就是五经的学习;
在讲述诸子百家的时候,又说“经既明,方读子”意思是说对五经的内容已经完全明白了,才能开始读诸子百家的书。
这不就是给人们规划出了一个再清晰不过的,关于学习国学的路线图吗?
简单的说就是,先通过小学(也就是年少时期3-18岁)打下良好的文字和阅读能力的基础,然后才能按照顺序来学四书,五经,诸子等等内容。
如果我们再稍微注意一下《三字经》用词,就会发现,连在各个阶段的学习方法与标准,也已经阐述的非常清楚了——
小学要学到“终”,这个“终”包含了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要达到某个特定的标准,要足够充足;二是要适可而止。因为小学的内容,比如文字学,本身就一门既高深又没有穷尽的学问。对于儿童来说,既没有必要,也不可能做太深入的学习和研究。
四书要学到“熟”,“熟”的背后隐藏着背诵,既包括原文,也包括注释。只有这样才能运用自如,才能称得上“熟”。之所以对四书的学习提出这么高的要求,原因有两个:
第一,四书的内容除了《孟子》都不长,因此可以做到熟。
上一篇:24岁,去年本科毕业,性格内向,没找到工作,怎么办?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