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古代学习国学的顺序是什么?最好附上年龄?
儒家,经典,孟子古代学习国学的顺序是什么?最好附上年龄?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古代学习国学的顺序是什么?最好附上年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古人读书是有顺序的。主要分为这几个阶段。
一、幼儿养性。零岁至三岁前,心无分别,尘垢未染,真如湛然,性德纯正,心如明镜,朗摄无碍,先入为主,深深入心,终身不移。幼儿怡养本性,正宜此时。
这个阶段属童蒙养正阶段,主要学习:
(一)经典精读《三字经》《百家姓》《童蒙养正千字文》《弟子规》《孝经》
(二)诗词启蒙《声律启蒙》《笠翁对韵》《千家诗》《唐诗三百首》
(三)典故类《幼学琼林》《龙文鞭影》
(四)古文类《古文观止》
二、童蒙养至。至十三岁前,物欲微薰,烦恼潜伏,知识略萌,性德仍净,记性犹强,悟性微弱。童蒙蕴养正见,正宜此时。
这个阶段主要学习儒经道统:
《大学》《论语》《孟子》《中庸》《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
三、少年养志。十三岁后,知识渐开,物欲既染,烦恼增多,心逸情泳,故真性渐隐,记性渐泯,然性向显发,崇效楷范,悟性转强。少年启养心志,正宜此时。
这个阶段主要学习一些历史经验:
司马迁《史记》、司马光《资治通鉴》、班固《汉书》、范晔《后汉书》、陈寿《三国志》
四、成年养德。凡所当读书,如能自幼扎根熟读,庶以诚意正心,格物致知,学以致用,而为将来成学立业之深基,修身明德之永磐。唯德业无穷,学无止境故,成年学养行德,随时皆宜,无有终时。
这个阶段主要学习子集悠游:
《庄子》《荀子》《韩非子》《颜氏家训》《孙子兵法》《三十六计》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中国文化的核心内容,比较完整和系统的记录,往往在“经”和“史”这两类典籍中。因此,在经部与史部选择一部分经典来学习就可以了。
对于孩子来说,我觉得首先最重要的就是树立正确的三观,关于正确三观的经典很多,但如果孩子太小(不知道您的孩子多大),理解力未开,我个人建议还是从童蒙经典开始学习,国学中公认属于“童蒙之学”的有三本经典 :《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俗称“三百千”,适合小学三年级以下儿童学习、熟读、默写。其中,《三字经》也适合任何年龄段的国学初学者学习,三本经典加起来超过2500个不同汉字,对孩子识字很有帮助。通过学习这三本经典,孩子可以了解国学基本常识、重要经典与读书顺序、为人基本行为准则、中国历史以及古代学习励志的案例。如果孩子很小,就先多听原文朗诵(网上都有,免费的),“磨耳朵”,然后给他看看这三部经典的动画片(网上都有,免费的)。孩子对经典的原文比较熟悉了,在生活中如果遇到类似的场景,家长可以把原文点出来,给孩子做些简单解释,帮助Ta慢慢理解。
在这三本经典的基础上,孩子可以随着年龄的增长再逐步学习《孝经》(儒家十三经之首,相当于古代高考最重要的科目),还有一些家训类的,例如《朱子治家格言》、《曾国藩家书》、《颜氏家训》、《袁氏世范》、《王阳明家训》等,家训主要内容都是关于培养好的习惯,待人接物的一些基本道理,还有树立一些良好心态的。因为工作的原因,我接触过不少成功的企业家,我发现很多白手起家的成功人士,他们的成功并非偶然,他们很多人不一定都受过良好的学校教育,但是基本都拥有很好的家教,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讲,原生家庭对他们人生的影响很大。因此,古人所说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先有前前才有后后,还是很有道理的,新加坡国父李光耀也因此给孙女起名“修齐”,取修身齐家才能治国、平天下之意。
等孩子到初中左右,理解能力比较强时,就可以开始学习一些经部的名篇(儒家的名篇:《大学》、《论语》、《孟子》)。“经”,是中国古人对宇宙万物、天地运行秩序的一种总结。中国文化认为,这个世界是有真相的,宇宙是有规律的,而且,这些真理和规律,已经被过去的圣贤们完全认知并传承了下来,记录圣贤们思想的书,就是“经”,后人通过学习“经”,就能了解天地万物的规律,并进而来指导自己的人生。学习这三本经典首先是让孩子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古人概念中的“德”,不仅是善良,还包括类似现代人讲的“情商”的概念。德育,不单纯是做好人,而是用正确的方式与世界相处。我个人觉得对一个孩子来说,正确三观的培养,远比学习知识与技能对人生产生的影响要大。而且,这些经典在古代都属于经世治国的学问,孩子从小学习经世治国的学问有利于拓展胸襟、竖立志向、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不会那么浅薄,人云亦云。学习的方法可以是看一些近代大师的解释,例如钱穆的《论语新解》、李炳南的《论语讲要》等。
在学习“经”的基础上,还应该学习“史”。“史”则是中国古人记录历史事件的典籍。中国古人非常注重修史,其原因在于,一方面历史发展往往能印证“经”所阐述的那些天地规律的正确性,另一方面,学习历史又能总结前人的经验教训,能更好地教导我们如何把不变的规律灵活运用到瞬息万变的现象中去。我们今天发生的所有事情其实在历史中都能找到类似的事件,也许表面上看起来,时间、地点、人物完全不同,可是其中的人心、事物发展的规律其实是一样的。今天的商学院都会学习很多案例,有厚厚的案例集,实际上中国的历史典籍是更为丰富的案例集,包含了方方面面。经史两类典籍,都需要学习,不可偏废。不学经,将无从了解天地运行的规律,失去为人处事的基本准则;不学史,则见闻不广,对经的理解不深入,容易死板僵化,缺乏灵活性。学习的顺序,又应该“先经后史”,即先理论,再案例;先原则,再灵活。史学经典推荐《战国策》、《史记》、《资治通鉴》。可以先从近代一些大师所著的普及类读物学起,例如吕思勉的《中国通史》。
等孩子再大一些,高中或者大学,我建议一定要学习道家的经典,由于在中国历史上,儒家思想被历代奉为治国大纲,故狭义而言,“经”特指儒家的一些重要经典(《四库全书》经部也都是儒家经典)。而广义来说,也包含其他各家的重要经典。在广义的“经”中,儒家和道家,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两支主流思想。儒家经典更侧重显性、进取、阳刚的一面,而道家经典则更侧重隐性、谦退、阴柔一面,儒道两家需要兼学,才能在实际应用中刚柔相济,不落两边。近年来很多跌下神坛的大佬,看其生平,也是进取有余而谦退不足,能打得下江山却不懂如何守住这份基业……道家的经典对人的悟性要求比较高,所以最好有点人生阅历了再来学习会更有领悟,建议学习经典:《道德经》、《素书》、《止学》。
上一篇:24岁,去年本科毕业,性格内向,没找到工作,怎么办?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