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是在赞美水墨梅花吗?你怎么理解?
梅花,文人,要人"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是在赞美水墨梅花吗?你怎么理解?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二是墨梅是文人和梅花的结合。文人眼中的梅花本就是高洁品格的象征,文人又通常以笔墨为生,因此用最传统的黑墨绘制梅花,是文人最朴素的绘画表达。
三、“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与元朝时期的文人有何关系?
王冕的这首《墨梅》虽是题画诗,但其所代表的不仅仅是对这幅水墨梅花和梅花本身的赞颂,更是对当时文人风骨的赞颂。
清朝文人吴敬梓的《儒林外史》中,还专门编写了一个关于他的故事。在吴敬梓的笔下,王冕成了一位身怀韬略又十分孝顺,却不肯为朝廷效力,堪称古代文人隐士的标杆,小说里的王冕形象,虽不完全符合其经历,却也写出了他本人的品格。
王冕所代表的,不仅仅是他本人的高尚品格,更是元朝时期文人的普遍现状。对于文人来讲,元朝无疑是最糟糕的时代之一,原本与宋朝统治者共治天下的文人,碰到了生长在草原、性情豪放粗野的蒙古人,正应了那句“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蒙古统治者虽然按照汉族的传统建立了封建王朝,实际执行的却还是蒙古人自己的那一套统治思想,这与崇尚儒学的文人明显不合拍,这使得他们的合作注定困难重重。
但蒙古统治者深知:如果想统治中原大地,还是需要文人们的帮助,因此他们也会拉拢士人。元世祖忽必烈就曾劝说文天祥投降,也正是为了归属天下士子之心,却未能如愿。此后他又将隐居山中的赵孟頫请出来当官,让他成为这个标杆,赵孟頫虽不愿,但为了生计,只得委曲求全。
元朝统治者的“招安”行为,使得当时的文人面临两种选择:一是与元朝统治者合作,参加科举或高官的幕僚,这样至少能够有一些稳定的收入,用以养家糊口;二是不与他们合作,为了活下去,或是像关汉卿、马致远、白朴、郑光祖等人那样为戏班书写各类戏曲台本,整天和杂剧演员混在一起,虽被称为“下九流”,但最起码有稳定的收入,或是像黄公望、倪瓒等人那样隐居山水或家宅之中,若非家底殷实,就只能以种田卜卦为生。
王冕的选择无疑是第二种,他宁愿山野小村中艰难度日,也不肯失去了文人的风骨。在那个时代,他就是文人中的一朵傲雪的冬梅,在元朝恶劣的社会环境依然盛放,这或许就是元朝文人的风骨所在吧!
回答完毕,请采纳!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谢邀。这两句出自王冕脍炙人口的《墨梅》,当然是在赞美水墨梅花的,这本身是一首题画诗,画和诗相映生辉,如果手迹还在,那肯定是价值连城了。诗歌的前两句就点明了墨梅的来历,“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自己在洗砚池边照着梅花作画,王冕擅长做没骨画,用或淡或浓的墨痕,勾画着一朵朵神清骨秀的桃花。
后两句为点睛之笔,“不要人夸颜色好,要留清气满前坤”,该怎样理解,有什么深刻含义呢?咱们还得从头说起。
若非一番寒彻骨,那得梅花扑鼻香。
这王冕出生于浙江的一个山村的贫苦人家,上了几年私塾,迫于生计,母亲就让他给地主人家放牛。这小王冕就一边放牛,一边坚持读书。一天,雨后初晴,他看到池塘的荷花初开,清新妍丽,宛如图画,便托人买来纸墨,天天到池边描摹,功夫不负有心人,一段时间后,他笔下的荷花已形象,逼真,极具神韵。便时时有乡人出几文钱,来买他的画。
雪山高卧藏名士,一朝风流天下闻。
王冕在乡间崭露头角之时,已到了元末的乱世,他的花卉水墨画,他的没骨画法也愈来愈成熟,县令知道后,派人邀请他到县里做幕僚,王冕以生病婉言谢绝,县令又亲自到乡间去探访他,谁知王冕却躲起来,不肯相见。县令恼羞成怒,却又无可奈何。一时间,大家都把他看成是生于深山茂林的璞玉,认为他是乡里品格卓异的名士,朱元璋打败陈友谅后,还特意去拜见他,询问治国之道。
功名富贵不足论,水流花谢知何处?
百代兴亡朝复暮,江风吹倒前朝树。很快,朱元璋就统一了天下,他想到了品格卓异,杰出不群的王冕,想请他做谘议参军。哪知官吏到他家之后,他已隐藏的会稽山去了。诗人抬举他,称他为王参军,殊不知,他连一天官也没有做。
结束语:所以整首诗表现了王冕鄙薄流俗,不求功名,独善其身的高贵品质。你看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有多少世人,见了功名,费尽心思,舍了姓名去追求,结果不还是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这也给国家提个醒,不要过于在意那些GDP,宁要青山绿水,不要金山银山。给地方官员提个醒,不要为了政绩,搞一些无意义的面子工程,惠及民生才是正途,也给我们做人提个醒,淡化自己,留下美名。这才是朵朵花开淡墨痕,要留清气满前坤,的真正含义。本问答均属原创,谢谢各位赐教。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墨梅”是一首题画诗。“墨梅”意思就是用墨点染的梅花。“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点明了是用墨画的梅花。“洗砚池”是用书圣王羲之“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的典故。“洗砚池边树”也就是“栽”在洗砚池边的树,是对所画梅树的一种形象说法。“朵朵花开淡墨痕”是对所画梅花形态的具体描写。“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是借墨梅自喻,来表达作者自己的精神志趣。这种志趣就是与世无争,淡泊自守,始终保持清高、清白的精神气节和德操。墨梅与真的梅花相比,当然没有真的梅花那么鲜艳有色彩,但是它有墨的清香,作者正是抓住了墨梅的这一特点来托物言志的。“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这一诗句,在现实生活或文章写作中,可以用来表现一个人不图虚名,而注重内在品德修养的人格追求。
墨梅就是颜色艳丽的梅花。诗人赞美墨梅不求人夸,只愿给人间留下清香的美德,实际上是借梅自喻,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态度以及不向世俗献媚的高尚情操。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