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历史上的大瘟疫,对我们现今防疫情有什么启发?
瘟疫,疫情,伦敦历史上的大瘟疫,对我们现今防疫情有什么启发?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1、派官方医生为老百姓免费医治,我们在电视剧《女医明妃传》里就看到皇帝派太医到民间亲自问诊。明朝还制作“济疫小饮子”发放给老百姓。
2、官方处理尸体,古代瘟疫爆发前往往是大旱大涝,造成大饥荒。饿死无数,尸体腐烂会造成进一步的传染。官方派人掩埋尸体,一方面避免传染,另一面对百姓也是一种安慰。
3、实施隔离政策,西汉政府腾空部分房屋集中对患者治疗,这种行为在秦朝已经进行立法,汉代进行了继承。比如在《睡虎地秦墓竹简》里看到秦朝已经对瘟疫立法,要求不与患者接触,不与患者共同饮食,知情马上上报,这是最早有记录的立法。
4、树立全民防疫意识,比如在腊月年末集中大扫除,民间有腊月24扫房子一说,端午饮雄黄酒、挂艾叶等。
这些措施在今天我们对抗新冠病毒的时候仍然有借鉴作用,当然现代社会科技更发达,我们更有信心消灭新冠病毒。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放在历史长河里,瘟疫当然不会阻断文明的进程,它只会不断完善人类的体质、提高人类的免疫力。但这并不是我们在真正面对现实疫情时可以放任的理由,群体免疫的牺牲和代价是任何国家任何政府都无法承担的。
而历史上的大瘟疫,也是需要有人来买单的,买单的人或者是一个政府,或者是一个民族,甚至是一个种族。所以,我们应该为这次疫情下中国政府的作为感到庆幸。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是个庞大的课题,历史上疫情发生一般有几个方面原因:
1、战争:军队和营房往往是疫病的重灾区,战乱会导致地方性疫病,流动的军队就是一个移动的大病菌(我国古代的伤寒疫情),此外现代战役是常会使用细菌战(日本侵华细菌战),瘟疫成为战争的武器。
2、地理环境和气候变化。
3、自然灾荒,伴随着地震、水灾、旱灾和饥荒等自然灾害的结果,一定是疫病大流行。
4、古代世界的商人、传教士、信差和游客推动了各地区的文化交流和经济贸易,同时也会导致大规模的疫情,黑死病就是典型的例子。
5、民间习俗和饮食习惯(吃野生动物)。
在疫情发生的原因上,我们吸取教训,前四点目前都做得还可以。唯独要提及的就是吃野生动物,是从来都没汲取的历史教训。从古至今,诸多大规模的传染病都由动物引起,并由动物传播到人。1988年上海发生甲肝,就是因为上海习惯吃启东的毛蚶,导致那次疫情,感染人数超过了30万,毫无疑问是一次罕见的特大公共卫生事件。至于SARS事件是不是由于滥食野生动物(吃果子狸)引起,本人表示质疑。
从源头上给予我们的启示就是做好防范,尤其是禁食野生动物。
古代社会的处理瘟疫方式:
1、隔离(驱逐出村、或安置远离乡镇的郊外空屋,比如对付麻风的方法是隔离,早期是将患者驱逐出境(乡镇),近代以来是建立麻风病院,将患者集中在规定地区疗养,禁止与外人接触;急性和大规模传染病突发时采取强制性封户或者封城,阻断传染病的传播与扩散,比如1911年东北发生的鼠疫事件,伍连德采取的就是切断由东北进入山海关的火车,将疫情首先控制在东北地区,防止疫病散播至关内;1665年英格兰德比郡的小镇来姆(Eyam)爆发鼠疫时,镇内居民主动封城,不让外面的人进来,也不让里面的人出去,以中断疾疫外传,全村350多人有260人死于这场瘟疫,这所被历史学家称为“瘟疫之村”的村民以自我牺牲的壮举,使附近地区的疫情得到控制,邻村的居民获得生机;也有感染的患者和家庭在家自我封闭;或者是建立专门时疫医院,集中接待传染患者,专门治疗,并与医院其他患者隔离。)、焚烧尸体。
2、改变生活方式,比如开始洗澡、洗手;
3、近代社会发明用了公筷、戴口罩;
4、疫情爆发时调整交际方式,宵禁,在家自我封闭。
5、制定贸易新规则,比如港口检疫,对货物和外员人员进行检疫,1374年威尼斯首先颁布法规,规定所有进出威尼斯的客商,若有感染或有感染嫌疑的商人一律不许进城,其他意大利城市也照例而行。1377年,在亚得里亚海东岸的拉古萨共和国首先规定,所有被疑为鼠疫传染者,必须在距离城市和海港相当距离的指定场所,同时是在空气新鲜阳光充足的环境里停留至30天才准入境,后延长至40天,称为四旬斋(Quarantenaria),即为今天的海港检疫。1383年,法国马赛正式设立海港检疫站。
中国古代王朝基本没有专门的措施,“遇有疾疫,不特各人自谋医治,自为保卫,地方官府尤必代为之计,使合境之人同登寿域而后已。较中国之施医设局,任人自便,来者听之,不来者勿强不同”。一旦疫情爆发,会派“太医”去地方观察,要求地方政府代为处理,地方政府会设立“别坊”、“养病坊”和“疠人坊”接收患者,或者“民疾疫者,舍空邸第,这置医药”,大多情况下,主要依靠民间力量或是宗教团体设立临时医院接收治疗患者,近代上海一旦遇到疫情,就会出现地方政府和民间团体共同设立的“时疫医院”。
当然中国古代在防疫上还有很多贡献,比如接种疫苗,历史上持续爆发的天花,导致的总体死亡人数远远超过鼠疫,死亡率高达25%。自宋代以来,中国社会采取人痘接种方法预防天花,亚洲其他国家和阿拉伯医生也会此方法,18世纪前后人痘接种法传到欧洲,1796年英国人痘接种师詹纳发明牛痘接种术,成为有效对付天花的无害疫苗,但当时人们并没有完全意识到此疫苗的作用与重大意义,英国议会立法强制推行接种疫苗。疫苗接种的方法有效防治诸多传染病的爆发,20世纪之前危害社会与人群的斑疹伤寒、白喉等传染病得到控制。
防疫启示综合有以下几点:
1、14世纪欧洲爆发黑死病,之后有两项重要措施一直沿用至今,并能有效地起控制作用,1、1383年,法国马赛正式设立海港检疫站;2、政府设立一个委员会专门监督指导收尸、殡葬、戒备外来船只、隔离、呈报病情等事项。
上一篇:vlog领域只有被推荐到首页的回答,才有可能成为优质回答么?该怎么做?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