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为什么有的小学语文老师喜欢让学生背诵课文呢?
课文,孩子,记忆力为什么有的小学语文老师喜欢让学生背诵课文呢?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3.提高审美能力。能选取做教材的课文都是有代表性的文章,这类文章对学生情感的熏陶,精神的提升,习惯的养成,人格的塑造,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4.增强自信心。如果你的孩子背诵课文的能力强,在老师提问时就可以轻松熟练的把文章诵读出来,这样班上同学和老师都会投来赞赏的目光,让你的孩子更自信的学习语文,这样成绩就会越来越好。
总之,诵读课文,受益终身。教材中的经典之作,学生通过诵读,积累语言,培养语感,会从此爱上语文学习。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感谢邀请!
作为一个小学生的母亲,我想告诉您的是,不是有的小学语文老师让学生背诵,很多学校是必须背诵呢!
书读百遍,其义自现
有句话就是这样说的,“书读百遍,其义自现”,作为小学生的课文都是经过很多教育专家论证选入的。
都是一些非常经典的作品。
如何将经典的东西深入为自己的东西,就得需要反复的诵读,最好的方式就是背下,孩子的记忆力是最旺盛的时候,小学老师让其多背诵课文,对孩子一生的成长都是一件极为有利的事情。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这句话的道理,和小学语文老师要求背诵语文是一致的。
每个老师都会用心希望教的孩子们能有最大的收获,特别是语文老师。
小学语文老师对于教学各个方面都有一系列的规范要求,对于那种要求孩子背诵的老师是将要求落实到教学行动中,是值得赞扬的好行为。
作为家长的我们,要积极配合老师,为孩子的成长垫定最坚实的基础!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一,不管学习哪门语言,都要慢慢积累,不可能一蹴而就。而且学语言也就是为了能行文,想要锻炼良好的写作能力,也离不开这几种:
1.大量阅读。尤其是精读,除了情节之外,注意好词好句的运用,能概括段落大意乃至中心思想,能从文中拓展自己的想法。
2.摘抄好词好句。记住别人的,拿过来为我所用,再想出来属于自己的。
3.写日记。每天记一些素材,揣摩方法,才不会无话可写。
纵观以上所有方法,究其目的都是为了记下,背诵是首当其冲的。佳文佳段佳句需要背诵,其他的必须熟读,熟读之后能更透彻的掌握课文,感悟中心思想。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二,还有一些古文,古诗,也是需要先通过记住,理解,思考,这个途径才能完全掌握的,记住就是背下来,不管是硬背,理解着背,思维导图法背,总之还是要背。
三,我的孩子背了许多古诗,走出门看到春花就会吟出\"树头花落未成荫\",看到下雨就说\"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诗和美景相结合,加深了记忆还提升孩子自信,家长再加以引导,一定能提高孩子学习积极性。如果不是背下来记下了,怎么能学以致用?可见背诵的重要性。
四,让孩子们背起来吧,拓宽知识,加深印象,提升素养,而不是流于形式,过目就忘。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背诵易于记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很多古诗词都是音律和谐,郎朗上口,背诵古诗词不仅是学习语言,也是学习文化。这些古诗词会内化成一个人身体的一部分,伴随一生。
小时候都学过李白的《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多年后,想起自己漂泊在外,孤灯深夜,辗转难眠,看到月光撒过窗户,再回想多年来在社会上受到的苦和累。思绪开始泛滥,悲从中来,终于发现自己无依无靠,于是惆怅开始转化为乡愁。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触发了人类最原始的想象力。下半句,由“月光”这个现实意象,联系到“思乡”这个情感意象。离家在外,多少个夜晚,思念故乡和亲人以致难以入眠。一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能够激起思绪,引发共鸣,短短的一首诗可以达到人们情感共鸣的文化境界。
这种乡愁是如此的现实,如此的流传甚广。这辈子喝过很多酒,也走过很多地方,但是最美的月亮总是在家的方向。
还有一首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当你取得一个又一个成绩,不断进步,以为自己是某个领域很牛的人物,但是这首诗可以告诉你,还需要再努力,更上一层楼。
前两句高远辽阔,带有宽广的胸襟。由地面到天边,由近到远,为什么能看到这样的景物?是因为站在鹳雀楼上,是凭借一个平台才取得的成绩,不能错把平台当做自己优势,应该再望的远一些,登的高一些,视野才能更辽阔。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句话真正展现了那种要穷尽天下美景的豪气,那种要登上高峰的气魄。
上一篇:精益生产有哪些管理工具推荐?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