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孩子学习态度懒散、不认真怎么办?
孩子,家长,懒散孩子学习态度懒散、不认真怎么办?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问题补充: 家长都期望孩子学习认真,成绩优异,但部分家长却因为孩子学习态度懒散、不认真而忧心如焚。孩子学习效果不好,家长也变得焦虑,那么面对孩子这样的情况,家长该怎么办呢?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类似这样的问题,我早前已经在我写的《怎样才能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让他爱上学习》一文作了一些回答,现再充实一下原文,拿来回复这个提问,祈盼回答能对家长们有些帮助。
俗话说:“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这是许多家长的期望。现在看到孩子学习态度懒散,不认真而忧心如焚,也变得焦虑,这是可理解的。的确,孩子关系到家庭的希望,家庭的未来都是寄托在孩子身上的。所以作为家长,当然是紧张的了。
那么如何改变孩子学习态度懒散,不认真呢?我认为可以用如下方法试试:
一、加强对学习重要性的教育。
小孩子一般求知欲旺,如果加强教育,是会改变学习的态度的。
首先我们教育孩子明白要学习的道理。作家高尔基说:“如果不想在世上虚度一生,那就要学习一辈子。”奥斯特洛夫斯基也说:“光阴给我们经验,读书给我们知识。”的确,如果我们通过认真地学习,可以从那学习的世界里窥视出古今中外的人积下来的丰厚的智慧和经验。我们吸纳这些智慧和经验变为自己的营养,这样将来就会使自己变得优秀了。
其次,学习能提高创新能力。 人类在认识世界,掌握世界中积累下来许多宝贵经验。我们通过去认真学习前人这些知识,总结他们成功或失败的经验,从中吸取经验教训,这样就会超越他们,这不就是提高了创新能力了吗?。
其三,学习能提高审美观,完善人格。 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读书在于造成完全的人格。”因为我们在学校学习的教科书中有很多高大上,真善美的仁人志士。他们的思想情操为我们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通过学习这就会提高审美能力,从而不断地去完善自己的人格 。
二、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 著名的中国青少年研究专家孙云晓说:“每个孩子心中都有一部发动机,父母与教师最需要关心的,就是孩子的发动机是否在转动。”要想转动,我认为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这个是非常重要的。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的确,一个人的兴趣是第一动力。兴趣来了,带来力量,于是就会很自觉,很拼命地去做,所以培养兴趣就等于给孩子那部发动机注入了原料。
三、家长言传身教,
著名青少年研究专家孙云晓又说:“提高孩子的素质,首先要提高父母的素质,这种前素质教育是教子成功的关键。”由此可见其重要性和必要性。我也认为,家长犹如一棵大树,孩子是树枝和树叶,家长把自己好的养料输送给孩子,那么这棵树就会枝繁叶茂,孩子就会茁壮成长了。人是环境的产物.,古语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家长是孩子一生中最早的教导者,也是孩子一生中受家长教育时间最长的,所以家长为了教育孩子爱学习、认真学习,自己则也要读书、学习的习惯,这样做一方面进一步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一方面发挥好影响力,做到言传身教,身教重于言教,让行为无声地教育、影响和征服孩子。孔丘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家长起了带头作用,孩子自然会跟着做,另外,这样做营造出一个家庭好的学习环境,让环境潜而默化熏陶孩子的思想。
四、让孩子在现实生活中体验认真学习知识的重要性。
方法一、组织家庭式旅游。去旅游小孩子最喜欢的了,我们要充分利用节假日,做到有计划、有目的地安排外出旅游。在活动过程中鼓励孩子在出行前多读一些相关旅游的书籍或上网搜索当地景点的知识和那里的风土人情,作知识的储备,到时给家长介绍一下。另外,要求孩子多观察,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做的事,以日记形式记录下来,为以后作文积累素材。我们要求孩子这样做,作用是除了培养孩子学习兴趣外,还养成孩子愿意去学习的好习惯。另外还有培养观察能力,表达能力,更重要的也让他们感知学习对生活带来的重要性等等。
方法二、让孩子多参加一些知识性竞赛活动,借着这些活动,他们也会很自觉地去找资料和去学习竞赛内容相关的知识,这也是一种让孩子登上爱学习和肯学习之门的方法。
方法三、平时带孩子参观一些科技场所,让他知道"这个世界是知识的世界,知识改变过去的世界"的道理。明白这事理,孩子也会去积极、认真学习的。
以上几点做法,是采用了直观的教育方法,让孩子听得入,看得见,摸得着,用得到的一种比较有效的教育方法。 我相信这些方法会对消除孩子学习态度的懒散有一定的帮助作用。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出现这样的问题,太常见了。造成孩子学习态度懒散的因素有很多。但家长因素应该排第一。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
第一,家长因素
什么样的家庭培养什么样的孩子。无论您是否承认,您的孩子就是你家庭生活的缩影。我从教24年了。当了近十年的班主任。和太多的家长打过交道。我和家长们常说的一句话就是,生活习惯决定学习习惯,学习习惯决定学习成绩。孩子在最小的时候,家长没有帮助孩子养成好的生活习惯。在生活中就懒散,在学习上不懒散是不可能的。父母中有一个人就很懒散。孩子不懒散也是不可能的。老话说三岁看大。实际上指的是家教。所以您的孩子学习态度懒散。什么事情不太认真大大咧咧。请从他的生活习惯上进行改变吧。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东西做到物放有序。做事情要言必行,行必果。还是那句话,孩子要想做到。首先,父母双方都要做到。所以家长们还是先从自身找原因吧,自己先改吧。
第二,环境影响
有的家长经常会说,我们家孩子小的时候挺好。现在是越大越不如从前了。东北话讲:越大越完蛋。 这说明小的时候家长对孩子教育特别上心。对孩子的影响很成功。但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他在逐步接触社会。外部因素在时时刻刻的影响着她的思想。例如他喜欢和什么样的同学在一起玩儿。周围的亲朋好友,是一个什么层次什么圈子?所谓孟母三迁也是这个道理。实际上孩子越是长大,父母的关心应该越是加大。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父母应该与孩子多交流多沟通。而很多家长选择的是孩子越大说教越多,谈心越少。久而久之,只要家长一张嘴,孩子就非常烦。正确的做法是在生活中多问问孩子意见,让他早日有自己的存在感。让他觉得他做事的对错与否?会影响他在父母亲朋好友面前的地位。例如问问孩子,这件事你怎么看?父母的做法你觉得对吗?你有什么好的主意?看来咱们的孩子长大了。下回有事儿真得问问孩子了。把他的地位先给他忽悠上去。另外有人说穷养与富养的问题。我可以负责任的告诉你。所有的孩子都应该穷养。孩子之所以懒散。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他的条件太好了。都听说过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没人见过穷人家的孩子懒散的。所以环境因素很重要。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