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为什么在张仪、苏秦等纵横家的巧舌如簧之下,各国的王都跟“智障”一样,任人摆布?
苏秦,纵横家,秦国为什么在张仪、苏秦等纵横家的巧舌如簧之下,各国的王都跟“智障”一样,任人摆布?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然而,大多数纵横家的地位都不高,普通士子而已,为什么掌握生杀大权的诸侯王们会任由这些布衣摆布呢?
战国时期合纵连横的时代背景
要搞明白这个问题,我们必须先知道当时的时代背景。合纵之策,其产生的原因,是因为秦国自商鞅变法以后国力日增,逐渐成为了当时的超级大国,引起了山东六国的恐慌,所以才有了合纵之策。其本质就是单挑打不过,那就群殴。
连横之策也是一样,其产生的初衷,就是为了瓦解山东六国的合纵之势。毕竟,秦国再强大,也无法正面抵抗山东六国的联军,齐国差点被灭就是一个例子。
而这些合纵连横之策的提出者,就是张仪、苏秦这类的布衣士子。因此,各国的诸侯王们并不是真的想对这些纵横家们言听计从,而是当前的时代背景让他们只能听信这些纵横家的话。
并不是所有的纵横家都能让诸侯王听话
在《战国策》中常常能看到诸侯王们对于苏秦、张仪之类的纵横家说得话十分信服,但这只是个例。因为张仪和苏秦都是纵横家中的脱颖而出者,但是这并不代表所有的纵横家都能如此风光。
就拿苏秦来说。苏秦一共有过两次游说经历。第一次就不说了,盘缠用尽了,苏秦也没有说服一个诸侯王,以至于他受尽他人的耻笑。于是,苏秦“头悬梁,锥刺股”,潜心读书以后,再一次外出游说。
然而他先是来到了秦国,又来到了赵国,都没有诸侯王愿意听他的话,直到到了燕国,苏秦才算是遇到了明主,并得以以燕国丞相的身份为基础,陆续说服他国的诸侯。
苏秦尚且如此,更何况其他的纵横家呢?
另外,苏秦游说的经历也透露出了两个信息:第一,诸侯们并不是对纵横家言听计从,而是对对自己有利的纵横家言听计从;第二、苏秦在被燕公看中之前,也游说过赵国,但是赵侯并不理睬他,但是当苏秦位列燕国丞相以后,再去找赵侯,却得到了赵侯的赏识,这说明诸侯们对纵横家言听计从的其中一部分原因,是因为顾忌纵横家背后所代表的国家势力。
纵横家们是棋手,亦是棋子
纵横家们横空出世,依靠着三寸不烂之舌,游说诸国,搅动风云。比如齐国,齐闵王在苏秦的游说下,四处树敌,最终惹得天怒人怨,被五国联军打败,并被燕国几乎灭亡。
但是同样的,苏秦在齐国做间谍的事情,是受到燕昭王指示的,其目的就是为了报当年齐国攻打燕国之仇。
在这个过程中,苏秦既是棋子,也是棋手。齐闵王对苏秦言听计从,但是苏秦又受到燕昭王指挥。所以,没有什么所谓的言听计从,只看你愿不愿意罢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能在那个时代成为一国之主的人,有哪个是脑子瓦特的,要说那时各国的王,都是任人摆布的,那就太扯淡了。
再聊这个问题之前,咱先简单掰扯掰扯苏秦和张仪这两个人在当时有多么牛。
先说苏秦苏秦,战国时期纵横家。 年轻轻狂经历挫折之后,找了个地儿埋头苦读,钻研学术,感觉学成之后,就重新开始趟社会的水,由此开始,苏秦一路“过关打怪升级”,走向人生巅峰。
他游说了燕、韩、魏、齐、楚、赵这六个国家,那是凭借三寸不烂之舌,分析天下局势,最后使得六国达成合纵联盟。而这个联盟的出现的后果就是,秦国这个大boss十五年没敢出函谷关。
苏秦也拿到了通关奖励,担任了六国的国相,同时佩戴六国相印。
张仪,战国时期纵横家,他和苏秦做的事儿,刚好相反,他是秦国的员工,是这个公司的核心人物——国相,他实行的外交策略,寥寥几字就可说明,即“以连横之术破六国合纵之策”,使那几个国家从合伙儿抗秦变成了“亲秦”。
该回答问题了
从上面说的,就能搞明白一个事儿,就是苏秦和张仪,分别在他俩那个时代,让他们各自对接的国家之主,听了他们的话,然后出现了重大影响。
那当时这些国家的王是不是脑子瓦特了,任由这俩人说啥就是啥。这怎么可能的,能够做王的人,特别是在那个群雄并起的时代,谁没点本事,怎么可能听风就是雨呢。
他们之所以听像苏秦、张仪这样的人说的话,只能是一个原因,就是他俩提出的建议,符合这些国家的利益,能给这些国家之主想要的,而且实行之后的效果确实不错。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并不是张仪苏秦这些纵横家巧舌如簧各国君王就像智障任人摆布,实际上合纵连横的基础并非是个人的所欲所求,而是国家利益。
只要纵横家们能在表面的利益腾挪之中,将目标国的利益展现得淋漓尽致,那么这些目标国家就会遵从纵横家的计策,更改改自己的一部分国家政策。这无关乎纵横家们是否有其他阴谋。每一个人都不是傻子,就像我们做生意一样,当一个推销员说自己根本不赚钱,但却让你赚钱的时候,聪明人根本对其不屑一顾。再傻的人都知道,这种人是绝对骗人的。
但纵横家们并不是如此,尤其是以苏秦张仪为首的这些人。他们不仅能够说出我为你谋得什么国家利益,同时他也相应的表达,我在帮助你之后,我能得到什么?我们两个国家之间的利益是相捆绑的,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虽然做不到长期容损。但是就某一个事件,双方的利益所需达成一致,那么没有人会拒绝纵横家们的巧舌如簧。
很多人都在说,战国时期的合纵连横是因秦国崛起而起,实际上这种说法是完全错误的。秦国当时确实崛起了,但在崛起之后的50年内秦国都没有绝对的实力压迫六国,而六国也没有清晰的认知认为秦国能完全成为自己的掘墓者。在秦国崛起50年内,秦国对于山东六国的政策以及山东六国之间的强国,对于相互之间的政策大同小异。合纵不仅对秦更是对齐,连横不仅有助于秦国包括东方的强国齐国和楚国也曾经使用过。
只不过到最后秦国居高而下,对六国产生了压迫态势,我们才会出现熟知的合纵伐秦的历史事件。与其说是因为苏秦张仪之流凭口舌之力搅动战国风云,倒不如说苏秦张仪凭借其策士之能,对各国的利益所求了如指掌,顺势而为才能使纵横家们表现出表面上的辉煌成就。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