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三国演义》刘备初领徐州,立足未稳,为何还要进攻袁术?
刘备,徐州,吕布《三国演义》刘备初领徐州,立足未稳,为何还要进攻袁术?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退而求其次,那就只能与最强大的一方结盟,刘备决定带领徐州来一个“改旗易帜”。为此,刘备以陈登等人的名义给袁绍写信,信中说:“上天降下灾祸,这场灾祸横扫我们徐州,徐州主事的人已经不在了,生民无主。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担心一旦有奸雄出现,趁隙袭取,那将有损盟主您的威名。所以,我们共同商议,准备推前平原相刘备来主事徐州,使百姓有所依归。现在寇难纵横,我无法亲自登门解释,特派遣下吏奔告于您。”刘备在信中直接称袁绍为盟主,是有精心考虑的,意思大概有两层:一是袁绍是公认的关东联军盟主,是习惯相称;二是徐州已决定投靠袁绍阵营,遵袁绍为盟主。两种解释中袁绍愿意接受其一还是都接受,就看袁绍本人的意思了。
刘备想投靠袁绍阵营,但不清楚袁绍的意思,所以这封信没有以自己的名义写,而是以陈登等人的名义,算投石问路,避免直接送上门被拒绝的尴尬。对刘备的好意袁绍当然不拒绝,袁绍马上回了信:“刘玄德宏量大度,又很有信义,现在你们徐州人士乐于拥戴他,这实在是众望所归啊!”袁绍的态度很明确,他同意刘备当这个徐州刺史,也接受徐州加入他的阵营。接到信,刘备松了口气,北面之忧可以缓和了,曹操不会马上来攻徐州了。但刘备没有想过,袁术、公孙瓒那边该如何交代?尤其是袁术,就在眼前,你改换门庭,人家肯定有反应。袁术的反应很简单:出兵攻打徐州,而且说干就干。
袁术发兵北上,想趁刘备立足未稳之际把他赶下台。刘备听说袁术要打他,虽然还有些困惑,但不敢怠慢,赶紧整顿人马南下迎敌。建安元年(196年)春天,刘备亲自率兵到达徐州刺史部南部一带与袁术交战,这时曹操已经把汉献帝和朝廷接到了许县,听说刘备跟袁术打了起来,曹操挺高兴。不久前,刘备收留了被曹操从兖州赶出来的吕布,一定程度上使曹操觉得很不快,但刘备现在跟袁术打了起来,在曹操眼里刘备又成为可依赖的力量,所以曹操要力挺刘备。
曹操以朝廷的名义任命刘备为平东将军,封宜城亭侯,这是一份大礼。草根出身的刘备自此有了朝廷正式授予的爵位,同时也有了正式的军职。此前刘备的军职是公孙瓒授予的别部司马,相当于独立团团长,不仅非法而且非常低。平东将军在杂号将军之上,相当于战区副司令,刘备连升了若干级。
如果真打起来,这必然是一场恶战,刘备综合实力不如袁术,但手下有关羽、张飞这样的虎将,人马经过一次次战场的洗礼,袁术想轻松打败刘备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袁术这个人,自身动手能力比较差,但善于搞投机钻营,他很快发现了刘备的软肋,那就是刘备所收留的吕布。袁术跟吕布打过交道,吃过吕布的亏,了解吕布的实力,也深知吕布的为人,袁术于是私下里给吕布写信,让他在刘备的背后动手,事成之后许以重利。干这种事,吕布其实不用教,接到袁术的来信,马上就给刘备来了背后一刀。
就这样,刘备稀里糊涂地被袁术打,又稀里糊涂地被吕布抢了徐州。应该说,此时的刘备可以称为战场上的老兵了,但在政坛上他还只能算是新人,在复杂的斗争中处处显得很被动。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且看详细解析,熟读三国你就会发现。
并非刘备愿意去攻击袁术,实在是不得已而为之。首先刘备他的徐州牧来源不正,没有得到皇帝的诏命。那是陶恭祖让给他的。当时并没有整顿军队,虽然说他暂时领了徐州牧这个职位,但是下面各个郡国不一定听他的。
当时情况是这样的,曹操新得兖州从而进兵濮阳,与与吕布交战后吕布大败,谋士陈宫建议其投奔旧友刘备,以求安生之地。
此时曹操谋士荀彧,献计名曰二虎相争。意思是意思是令刘备与吕布二虎相争,并借用天子明诏暗指刘备杀死吕布。此计被刘备识破之后,荀彧有献一计,可令刘备前往讨伐袁术,而袁术听到刘备要讨伐他后必然大怒,此驱虎吞狼之计也,曹操大喜。假天子诏发往徐州。
至此刘备无可奈何,且曹操借的是天子明照,必须前往讨伐。遂点齐兵马。前往讨伐袁术。留下张飞驻守徐州,以致张飞和吕布失和。
全文如下: 操既定大事,乃设宴后堂,聚众谋士共议曰:“刘备屯兵徐州,自领州事;近吕布以兵败投之,备使居于小沛。若二人同心,引兵来犯,乃心腹之患也。公等有何妙计。彧有一计,名曰‘二虎竞食’之计。计名奇。今刘备虽领徐州,未得诏命。明公可奏请诏命,实授备为徐州牧,因密与一书,教杀吕布。事成,则备无猛士为辅,亦渐可图;事不成,则吕布必杀备矣:此乃二虎竞食之计也。”极似战国策士之谋。操从其言,实时奏请诏命,遣使赍往徐州,封刘备为征东将军、宜城亭侯、领徐州牧,并附密书一封。
却说刘玄德在徐州,闻帝幸许都,正欲上表庆贺,忽报天使至。出郭迎接入郡,拜受恩命毕,设宴款待来使。使曰:“君侯得此恩命,实曹将军于帝前保荐之力也。”玄德称谢。使者乃取出私书,递与玄德。玄德看罢,曰:“此事尚容计议。”已识破机关。席散,安歇来使于馆驿。玄德连夜与众商议此事。张飞曰:“吕布本无义之人,杀之无碍。”直心快口。玄德曰:“他势穷而来投我,我若杀之,亦是不义。”张飞曰:“好人难做。”看透世情语。然是为天下负好人者说法,非要人不做好人也。玄德不从。次日,吕布来贺,玄德教请入见。布曰:“闻公受朝廷恩命,特来相贺。”玄德逊谢。只见张飞扯剑上厅,要杀吕布,玄德慌忙阻住。布大惊曰:“翼德何故只要杀我?”张飞叫曰:“曹操道你是无义之人,教我哥哥杀你!”曹操密书,却被他一口喊出。玄德连声喝退。乃引吕布同入后堂,实告前因,就将曹操所送密书与吕布看。此是玄德妙用。布看毕泣曰:“此乃曹贼欲令我二人不和耳!”玄德曰:“兄勿忧,刘备誓不为此不义之事。”吕布再三拜谢。备留布饮酒,至晚方回。关、张曰:“兄长何故不杀吕布?”玄德曰:“此曹孟德恐我与吕布同谋伐之,故用此计,使我两人自相吞并,彼却于中取利。奈何为所使乎?”荀彧之计早被料破,可见玄德机智绝人,不是一味忠厚。关公点头道是。张飞曰:“我只要杀此贼,以绝后患!”本心自要杀此贼,固不因孟德之书起见也。快人快语。玄德曰:“此非大丈夫之所为也。”次日,玄德送使命回京,就拜表谢恩;并回书与曹操,只言容缓图之。
使命回见曹操,言玄德不杀吕布之事。操问荀彧曰:“此计不成,奈何?”彧曰:“又有一计,名曰‘驱虎吞狼’之计。”计名又奇。操曰:“其计如何?”彧曰:“可暗令人往袁术处通问,报说刘备上密表,要略南郡。术闻之必怒而攻备。公乃明诏刘备讨袁术。两边相并,吕布必生异心。此驱虎吞狼之计也。”因刘、吕二人不市相并,又弄出一袁术来。操大喜,先发人往袁术处,次假天子诏,发人往徐州。却说玄德在徐州,闻使命至,出郭迎接。开读诏书,却是要起兵讨袁术。玄德领命,送使者先回。糜竺曰:“此又是曹操之计。”玄德曰:“虽是计,王命不可违也。”曹操所以能令人者,只为假托王命。遂点军马,克日起程。孙干曰:“可先定守城之人。”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