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为什么文人喜欢描写春多情、夏热情、秋重情、冬无情?
万物,文人,季节为什么文人喜欢描写春多情、夏热情、秋重情、冬无情?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夏天树木葱葱,蓬勃茂盛。烈日炎炎,下起雨来也是电闪雷鸣,泼辣的很。所以夏天是个热情的季节。
秋天天高云淡,瓜果飘香。春的耕耘,夏的忙碌,在这一刻给你丰厚的回报。秋既有“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的雅士情怀;又有“枯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的思乡愁绪。所以秋天是个多情的季节。
冬天寒风刺骨,冰天雪地,虽有粉妆玉砌的雪景点缀,可彻骨的冷意还是让人倍感难受。所以诗人有“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的感叹;亦有“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痛惜。因此文人笔下的冬天是个无情的季节。
文人笔下的四季,纯粹是为了作品的需要,情因景而生,景因情而设。
所以冬天可以是“一壶老酒,一铺暖炕”的惬意;也可以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柔情;还可以是“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的壮美。
只要心中有温度,什么时候都不会冷的。
俗文拙见,希望对朋友有一点点帮助。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因为每个季节的气候和景物都不一样,而气候和景物是能影响人的心情的。
春天,万物复苏,阳光明媚,气温由寒冷上升到温暖,正是万物生机勃勃的时候,一切都充满了希望和光明,因此人的心情自然就变得活跃开心。
夏天阳光毒辣,气温炎热,万物在强烈阳光的的照射下,快速成长着,一切的事物就像一堆火一样,热烈的成长着,因此人的心情也像火一样冲满着热情。
秋天,气候不再炎热,万物到了收获果实的时候,这时人的心情既为天气的舒爽和万物的成熟而开心,也为美好的秋天即将逝去,寒冷的冬天即将到来,万物即将凋零而感到难过和悲伤。
冬天,阳光稀少,气候寒冷,万物凋零,人的心情自然也变得寒冷悲伤,为环境的严酷而感到难过。
人的心情随气候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因此文人在创作作品时,自然会把气候和环境的的变迁,带入到作品中去。春天的多情,夏天的热情,秋天得重情,冬天的无情,既是气候和环境对人的心情的影响,也是人们借助环境,来抒发自己不同的心境。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首先,要先了解四季的变化就是《周易》所言的阴阳变化。阴阳生化五行之气。四季春、夏、秋、冬,对应就是木、火、金、水,土寄于四维。
其次,五行有各自的属性,《洪范五行》:“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春为木为生发之气,万物都在生发之气中,故此多情符合自然之气;夏为火为炎上之气,火热正符合;秋为肃杀之气,万物收敛,枯萎,但果实成熟,喜悦中带有伤感,所以有“悲秋”一说;冬季万物凋落,阴极之至,寒冷是主题,也是无情的体现。作家的作品,是文学艺术,产生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最后,作家将这种自然之气,巧妙运用到作品中,自然而生动的渗透到人类的情感上,既出于天然,又有人类情感的升华,故此此种表达,多为古今文人所青睐。
个人浅见,仅供参考!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春天雨意绵绵,万物复苏,山水是一色的,朦朦胧胧的青绿,野物恣意生长,草虫山鸟都逍遥自在的,人也是。春雷乍响,农民就会想到,那田野里的庄稼又能猛涨了,连杂草也喜欢这润物的春雨。
春天从来不会辜负每一个小生命,她温柔又多情。
说起夏天,学生首先想到的应该是开学和穿裙子的少女,清爽阳光的少年,所以说盛夏是相遇的代名词。
世间情动,不过盛夏白瓷梅子汤,碎冰碰壁当啷响。
所以夏天是热情的相遇,热情的重逢。
而秋天呢,秋天在诗人笔下都是忧伤多愁的,一夜秋雨,寒意还未到,可能就到了别离的时刻了。
之所以忧伤难忘,是因为世界重情,人和人之间、自然万物之间都有不舍,南去的鸟雁,销声匿迹的虫蚁,落了满地枯黄的秋叶,丰收后沉寂的田野和果园……
当第一场大雪降下,天和地之间一片无尽的白,落日会提前,而朝阳却迟迟不来,我想这就是无情之处吧。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首先 这和我们流传下来的认识有关 是经过了历史的沉淀的 必然有他的道理
其次 和每个节气的环境因素也有关系
春天万物开始复苏 象征着新的开始
夏天持续的高温当然会联想到热情
秋天到了庄家成熟的日子当然重情
冬天皑皑白雪刺骨寒风当然会显得无情
最后 希望每一个陌生人四季季季开心!
上一篇:2020年SM会如何策划NCT?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