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事物本没有好坏,是人赋予了事物的好与坏,这句话你怎么看,为什么?
事物,好坏,的人事物本没有好坏,是人赋予了事物的好与坏,这句话你怎么看,为什么?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猪肉哪里为好、哪里是坏
的确,这个猪肉哪里为好、哪里是坏呢?完全是买肉人的心在分别。而这分别心又是多年养成的习气所产生的知见。你养成喜欢吃瘦肉的习惯,就讨厌肥肉,于是说瘦肉好,肥肉不好;他的习惯是喜欢吃肥肉,就认为瘦肉不好,肥肉好。就象人们常说的:“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其实,瘦肉和肥肉,萝卜和青菜,事物的本身并没有好坏之分,之所以有好有坏,完全是由于人的生活习惯、人的喜恶而形成的妄想知见所致。倘若习气消除了,妄想没有了,哪里还有好有坏呢?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依。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因为什么事物都有高低,才会分辨好坏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一件事情,站在不同的角度,观点就不同,虽然意见迥异,但是也不可以断定谁对谁错。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确实是这么回事,同样一件事,不同的人造成的效果和影响绝缘不同。做事的人,人有好坏,同样一件事,心术不正的人首先考虑自己可以获得多少利益,好人想的是如何服务于社会,如何创造出价值。做房子,修桥那些不是民生大事,做的好的人心所向。坏心眼的就搞豆腐渣工程。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事物本没有好坏,是人赋予了事物的好与坏。”事物本身有其自然规律,本身不会评判自己的好坏和优劣。对其看法取决于人的认知和喜好,人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待事物,得出来的结论和答案不尽相同,关键因素还是人的心态和利益。
人的心态不同,事物的好坏也不同。
人的心态是积极进取,还是沉沦没落,有时也决定了事物的好坏。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出自唐朝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诗句寓意是不要过度留恋旧的事物,要有“千帆过”和“万木春”的霍达心态,努力去追求新生事物。
每个人早晨起来,一天的行程就开始了,为了生计都要四处奔波,总会遇到各种挫折,有时候长期从挫折里走不出来,心情烦闷,甚至痛不欲生,无法自拔。
困境磨练人的意志,如果看不见希望,没有坚强的意志,很多人都退却了,变成了“沉舟”和“病树”,过于留恋旧的东西,走不出来就无法找到新的归宿。
要学会放下,有舍才有得,过去投入的成本也许很大,放不下,不舍得,当好的机会来临时,又腾不出手来,进退两难。
面对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很多企业面对突如其来的变局无法适应,过去的经营模式已经不适应当下,需要断臂求生,聚焦主业,不能躺在原有的状态下生存。顺应时代的要求,及时聚焦和转型,创新自己的经营模式,开拓新的发展路径,只有这样才能熬过冬天,迎来春天。千帆竞渡,百舸争流,方显英雄本色。
所以说人的心态不同,事物的好坏也不同。
人的利益不同,事物的好坏也不同。
人站在不同利益出发点上看事物,事物的好坏也不同。
唐朝李约的诗《观祈雨》,“桑条无叶土生烟,箫管迎龙水庙前。朱门几处看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天气干旱,因为没有下雨,大地干到生烟,老百姓到龙王庙去求雨,下雨对树木和庄稼非常有好处,否则就颗粒无收。老百姓站在这个利益上考虑,下雨是好事。达官贵人衣食无忧,他们不这么认为,下雨因为天气潮湿,乐器容易受潮,影响了乐器的声音。站在这个利益上考虑,不希望下雨。
所以站在不同的利益出发点看实物,事物的好坏也不同。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好和坏是随着时空和人尤其是当事人的主观与学识、阅历等相关而变化,好和坏是有动态变化的,因人而异因事而异因时而同。
上一篇:怎么感觉自己没什么朋友?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