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为何讲解课文孩子还不理解?怎么办?
孩子,学生,课文为何讲解课文孩子还不理解?怎么办?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为何讲解课文孩子还不理解?怎么办?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您的这个问题:为何讲解课文孩子还是听不懂。类似教师资格证面试问题。这个问题,首先我们要考虑三方主题,老师,课文,孩子。
老师层面,老师是否有逻辑、有条理的把课文讲清楚了,讲生动了?我们都知道,老师在讲课中,都要提前备课,那就要求我们老师备课的时候要备知识备学生了。老师自己首先一定要逻辑语言清晰,可以通过多种游戏的办法吸引学生兴趣,让孩子喜欢你的课。也就是说,老师,一定要充分备课。
课文层面:课文是否太难,超纲。如果这篇文章篇难的话,老师要想想办法再不缺少知识层面的情况下,给孩子讲的有趣,让孩子容易明白接受。这就对老师有很大挑战性。
学生层面:排除以上两种情况,老师备课充分,课文不难的话,考虑孩子缺少“听课技巧”,耳听、口说、手记、脑想以及眼看”一个都不能少。老师可以引导孩子学会听课,做到耳朵认真听老师讲课,积极举手发言;回答老师问题,举手回答问题,参与同学讨论,质疑老师问题;记笔记做练习做实操;跟着老师讲课去想,根据同学回答问题去思,进而快速想出对应知识;眼看就是看老师的表情、手势、板书、实验现象。
三个层面考虑完整,大多数孩子都听不懂的情况,建议老师再重新换个思维方式讲一遍,如果只是少数同学听不懂,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课下找时间给不懂的孩子梳理一遍课文,有必要的时候也可以请孩子的家长协助您。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讲解课文孩子不理解,是个别孩子不理解还是大多数孩子不理解?这个是有区别的,如果是个别孩子不理解,这个可能跟孩子的自身能力有关,需要进行个别化教育,如果大多数孩子不理解,那么你要反思一下自己的教育方法了,必要时要借助多媒体手段进行教育,这样通过直观的教具孩子们应该能很快理解课文。
教育是一门艺术,死读书读死书是不行的,同样死教书教死书也是不行的。
在课堂上老师的责任是导,孩子才是学习的主人,把课堂还给孩子,你只需做好导入准备即可。
我是佳期有遇 欢迎互动交流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主要原因在于,孩子没有类似的生活经历。
可以引导孩子模仿,实践。“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实践出真知”,“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学生是个精神体,要多了解学生?家庭教育,生活习性。所有教学内容及活动万安紧扣学生的知识基础,能力水平。跳一跳摘得到为度!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以语文课文为例,要让孩子理解你讲的课文,需要三个方面的要求,三个方面配合得好,就相得益彰,你的教学任务也就能很好的完成。
一、备课
这是老师的事,要详细研究课文,将文章的层次结构脉络整理清楚,可以参考教学参考书,慢慢消化,形成自己的东西。如讲解朱自清的《春》,她的脉络结构很清楚,开头写出了作者盼望春天早日到来的急切心情,接下来分五个片段来写:春草、春花、春风、春雨、春人。最后总结,春天已经来了,写春的新、美、力的特点,从而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脉络清楚了,接下来要圈划重点语句和字词,这可结合课文后面的练习或教学大纲,明确要求学生掌握的写作背景、文学常识、字词、语句等知识。
设计问题,最好要有梯度:由简单到难,引导学生一步一步深入理解课文,比如,还是《春》,课文写春,选取春天哪几个最有特点的景来写的?写春,为什么一定要写人?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步步深入。
上课教法要灵活,每个问题的抛出,及时收集课堂反应,可以从学生的反应、课堂活跃程度来判断。你提出的问题一定要有效,难易要适当,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调整,课后要总结和反思。
二、备人
在你备课的时候,就要考虑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班级整体水平以及学生个体水平,都要兼顾到。
课前要设置预习题,预习《春》时,首先要让学生课前读熟课文,本身这篇课文要背诵的,引导学生写了春天里的哪些景物,你觉得有哪些语句写得不错,划出来,要了解作者的写作背景,思想感情。
只有学生做好了充分的预习准备工作,你讲解课文时才有学生呼应,学生也容易理解。
三:多媒体
一堂好课缺少不了优质的多媒体课件,讲解《春》,不能泛泛而谈,你要给他们具象,这样学生才有画面感,觉得自己身临其境,理解想像就不是空对空的了。
这样回答不知对你有没有帮助?关注@一线老师 有更多的答案给到你。
上一篇:援鄂医护人员逐步撒离,请问广西那位昏厥的护士现在是什么情况?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