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一屋不扫何以成大器,还是成大事不拘小节?
的人,成大,天下一屋不扫何以成大器,还是成大事不拘小节?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两者并不冲突,就如同我们的目标是早上八点到新华书店一样,目的地都一样,前者提前一天准备定闹铃早起,怎么坐车路线规划好,制定好方案。后者不表现出来看似满不在乎,实际上了然于心中。得到的结果完全相同。
一屋不扫何以成大器,和成大事不拘小节,看似矛盾,其实实质是一样的,都有努力,只是侧重点不同。如肚子饿吃饭,重细节讲质量做山珍海味,还是不注重细节粗茶淡饭,目标只有一个使肚子不挨饿。
所以只要目标明确,不必纠结过程,成功的相同点都有努力,成功的细节各不相同,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谢悟空邀请!
从奴隶到将军、从平地到高楼、从付工到老总,从平民到领袖,都得先从学走路做起……扫会一屋才会扫天下。两者是相互相成的、不忘初心方得未来、吃得苦中苦才能人上人,得民心者得天下。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两者并不矛盾。
1.前者说的是“做人”,后者说的是“做事”。前者说成大事者不拘小节,做人要心怀坦荡、志向远大,不能为鸡毛小事羁绊。毛泽东有千年一帝的胸怀,他不但“粪土当年万户侯”,连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也不在眼里。后者说的是做事,做天下大事要从做屋里小事做起,只有达到“一屋扫”量的积累,才能达到“天下扫”的远大目标。毛泽东一个个农村根据地的建立,然后占领中心城市,最后取得了夺取全中国胜利的宏伟目标!
2.前者说的是战略问题,后者说的是战术问题。前者重点说的是“成大事”,而成大事是战略大计,是从宏观上说的。后者重点说的是“扫”,而扫就是战术行动,是从微观上说的。
3.前者讲的是哲学,后者讲的生活。做事要先抓大事,解决矛盾要先解决主要矛盾,所谓“小节”之次要矛盾,可以慢慢解决,置后解决。所以说前者讲的是哲学。后者重点讲的是一屋扫与不扫的问题,属于生活范畴。只有做好“一屋扫”,才能实现“天下扫”!
说到底“成大事者不拘小节”与“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不但不矛盾而且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成大事者一定要注重小节。但对小节的定义要严格界定。有些小节在特定场合显得无足轻重,有的可能会决定一件大事的成败。所以同样的一个人,在不同场合,不同时期面临的世界和事情有差异,所谓的小节也就时时变化,要成大事,必须眼光长远,学会从小处见大。扎扎实实从正确的小节入手,成就一个大世界。细节决定成败就是它最好的注脚。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屋子是你住的地方!应该是干净整洁!这是最普通的事了!何况面积又不大!不应该弄的脏兮兮的!倘若这一点小事都懒得去做何况大事啊?这和不拘小节没有关系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一屋不扫何以成大器,还是成大事不拘小节?这个问题分两部分回答。
有句古语说:“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说的就是这个意思。东汉时期,有个叫陈蕃的,他学识渊博,胸怀大志,少年时代发奋读书,并且以天下为己任。 一天,他父亲的老朋友薛勤来看他,见他独居的院内杂草丛生、秽物满地。就对他说:“你怎么不打扫一下屋子,以招待宾客呢?” 陈蕃回答:“大丈夫处理事情,应当以扫除天下的祸患这件大事为己任。为什么要在意一间房子呢?”薛勤当即反问道:“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陈蕃听了无言以对,觉得很有道理。 从此,他开始注意从身边小事做起,最终成为一代名臣。
每个人的成功都不是一步登天的,必须要从一点一滴做起,辛勤努力,慢慢积累,从量变到质变,最终才会成大器!
成大事不拘小节,这是一句否定语,若想成大事必须拘小节。我身边的一个医生去武汉医院支援,被安排住在宾馆,每天他都会把房间收拾的干干净净,就是为了让服务员少做点工作。这种大是大非面前有担当,细枝末节面前有素质的人,怎么会不成为大器呢!
上一篇:对车辆进行扣押,车上货物是易霉变货物,货物该怎样处理?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