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诗人海子为什么那么关心粮食和蔬菜?
海子,粮食,蔬菜诗人海子为什么那么关心粮食和蔬菜?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诗人海子为什么那么关心粮食和蔬菜?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你没读懂啊!
海子真的关心粮食和蔬菜,就不会自杀了。
农村出来的少年大学生,北京的大学教师,比中国很多很多人世界很多很多人都粮食都蔬菜了啊,还自杀,傻呀?
对,真正的诗人,除了诗歌,什么都傻。
尼采还是谁说过,真正的作家是那些对自己写作的天赋感到羞耻的人。
为自己的写作洋洋得意的人绝不是优秀的而是平庸的甚至冒充的作家。
真正的诗人最向往的,是普通人的生活,世俗的人生,但他们没那福气!
命运就是要让你多愁善感,让你除了情感的表达一无所长!
海子想,哪一天他也可以只关心粮食蔬菜呢?
可是永远不能。
于是自杀。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民以食为天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人,都知道粮食和蔬菜是生命的保证!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海子如此关心粮食和蔬菜,或许也与他的家庭背景和生活经历有关。1964年,海子出生于安徽省怀宁县一个叫查湾的村落,他的父亲查振全是一个裁缝,母亲是普通的乡村妇女。在那个时代,裁缝受到生产方式的严格管控,只能作为生产队专门从事裁缝活计的固定工,并且由于裁缝不被看做强体力劳动,因而固定工分要小于一般的壮劳力。海子是家中长子,他还有三个弟弟,一家六口仅靠父亲和母亲的收入生活,自然略显拮据。母亲操采菊后来回忆道:“海子自小就遭罪……家里穷,没钱买饭票,他是从家里背着粮到学校食堂入伙,吃杂粮、就家里带去的腌咸菜。”
而读海子有关麦子的诗,我们能看到他那样一种穷极原始的诗歌追求,麦子和麦地的意象本身便给人一种粗犷的、原始的、与土地相连的气息( “即使在麦地里永远有哭泣的声音/传得很远,甚至在另一块麦地里都/能听到”)。当麦子与父辈联系起来,又能感受到那种流动的深情与感激( “连夜种麦的父亲,身上像流动金子”)。
海子为何如此关心粮食和蔬菜?一方面他的生活经历让他记得粮食与蔬菜,但恐怕更重要的是,在他追求“伟大的诗歌”的道路上,“麦子”与“麦地” 成为了沿途最重要的风景,他时刻挂念的不仅是实体的粮食与蔬菜,更是那悠久的历史、土地和精神。认识到这一点,我们再读到他写“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便会从原有的小资式解读中跳出来,发现诗句背后阔大的、沉重的诗歌力量。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吃饭,一天都离不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因为他高瞻远瞩,先天下之忧而忧。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噗!虽然大家都很幽默,我还是要认真负责的焚琴煮鹤。
题主所谓的“关心良心蔬菜”,很明显是出自大家都熟悉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全文如下:
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
喂马、劈柴,周游世界
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
从明天起,和每一个亲人通信告诉他们我的幸福
那幸福的闪电告诉我的
我将告诉每一个人
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
陌生人,我也为你祝福
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
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
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
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从表面上看,诗人海子怀着难以抑制的喜悦心情,想向大家炫耀他富得流油的物质生活和身体的壮硕;养的起马,劈的动柴,还准备环游世界……
哎~不对!人都这么有钱了,还关心啥粮食蔬菜啊!早餐的豆浆不都得喝一碗倒三碗才正常么!
好了,不扯了……
了解海子生平的人都知道,海子活着的时候,虽然不能说穷困潦倒,但也好不到哪儿去。他养不起马,周游不了世界,甚至以他当时的身子板儿,劈柴都费劲!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