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法律审判是否会参考民意,还是依法判决啊?
民意,案件,判决法律审判是否会参考民意,还是依法判决啊?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有些案件民间反应强烈的时候,审判工作必须要慎重,严格按照法律判决。至于民间能否左右审判一事,有时确实能影响审判,但影响的范围有限。因为,法不容情,这是铁律。而民间有时不一定是正确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法官的审判权,属法定公权力不存在民意参考!但不排除法官违法裁判,造成冤案错判的问题追责,并追究承担其法律责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个问题太大,审判应该是做到公平公正,以证据为基础。当然要考虑时代的公平诉求。但不是说就是药考虑民意。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根据法律规定,人民法院负责案件的审理工作,是基于\"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即按照当事人提供的证据资料确定相关案件事实,并根据相应法律规定作出判决。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法院是独立审判,任何个人单位不得干预,法官审案主要是以证据来认定事实,依照法律规定来审理判决。但,如果案件造成的社会影响较大,法官会根据情节在从轻和从重方面予以考量,从这个角度可以理解成所谓参考民意。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依法判决没错,但每个案件都有其特殊性,必须参考民意舆论。因为法律的宗旨是为了保障绝大多数民众的权利,更重要的是宏扬正义,体现与时俱进的公平。曾经的山东“辱母杀人”案,及几宗正当防卫案就是很好的例子。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司法办案要坚持“三个效果”的统一,即政治效果、社会效果、法律效果的有机统一。其中的“社会效果”显然就包括民意在内。
至于如何在具体案件审判中做好社会效果,这就是个有点偏理论化的问题了。
一是要坚持群众路线。人民法院工作具有自身特点和规律,是专门机关,但也是群众工作机关,法官既是司法工作者,也是群众工作者。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靠人民群众,法院工作也要靠人民群众。实践证明,在审判案件过程中,只有坚持群众路线,坚持专门工作与群众路线相结合,才能正确理解和准确适用法律,才能提高司法公信力。
二是要坚持为人民服务宗旨。审判权源自人民,人民法院适用的是代表最广大人民意志和根本利益的法律,司法为民理所当然。人民司法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司法只有践行为人民服务宗旨,才能得到人民真心拥护和支持。
三是要坚持人民满意的根本标准。人民满意是检验一切工作的标准,审判工作也不例外。人民群众评价审判案件,不仅注重结果,也关注过程。要提高审判工作的透明度,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主动接受人民群众监督。
四是要促进社会文明。人民法院通过履行其惩恶扬善、解决纠纷等审判职能,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文明进步方面具有独特作用。法院在审判案件过程中,必须根据中国国情和时代特点,关注案件所涉及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道德等因素,从社会主流价值取向、社会整体道德情感以及公共政策等方面发现全体社会的基本需求,实现个案公正与社会公正的统一,作出经得起实践检验的裁判。
五是要促进社会和谐。构建和谐社会,既是党的事业,也是人民利益所在,人民法院必须以构建和谐社会为职能定位,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和谐。在审判民事行政案件过程中,要坚持调判结合,案结事了,依法及时妥善化解进入司法渠道的矛盾纠纷,做到“调解优先、调判结合”,努力实现案结事了。在审判刑事案件过程中,要认真贯彻执行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坚持尊重和保障人权,依法保护被害人和被告人的合法权益,做到“该宽则宽、当严则严、宽严相济、罚当其罪”。同时要积极配合党委和政府的有关部门做好社会矛盾排查、调处、化解工作,切实解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中的不公不平问题,从源头上预防、减少和缓解社会矛盾。
上一篇:猪饲料和牛饲料哪个消耗大?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