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中河、岳都是指什么,你怎么看?
华山,黄河,遗民《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中河、岳都是指什么,你怎么看?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个人认为,这里面的“河”与“岳”,应该是指黄河和泰山,泰山为五岳之首,黄河为中原第一大河,也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发祥地,用黄河与泰山作为中原大好河山的象征,应该是再恰当不过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秋夜将晓出离门迎凉有感》中河、岳都是指什么,你怎么看?
《秋夜将晓出离门迎凉有感》是南宋诗人陆游写的诗。以此为题目的,共计两首诗。
《秋夜将晓出离门迎凉有感》
其一
迢迢天汉西南落,喔喔邻鸡一再鸣。
壮志病来消欲尽,出门搔首怆平生。
其二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答题中所提到:“河”和“岳”都在《秋夜将晓出离门迎凉有感·其二》的诗中。
下面对《秋夜将晓出离门迎凉有感·其二》解析:
一、《秋夜将晓出离门迎凉有感》写作背景:
陆游写这首诗的时候,已被罢斥归山阴故里,已有四年了,此时他已有六十八岁的年龄了。尽管诗人已是“食且不继”,疾病缠身,但依旧心存天下,心存杀敌报国的雄心。
写这首诗的时候正值初秋,署威正厉,闷热的天气如水在心中煎沸。加之流离之苦,家国之痛,使诗人不能安睡;天将晓之际,他步出篱门,以舒解心中的国乱愁绪及燥热的心头。后写下了这两首诗作。
二、《秋夜将晓出离门迎凉有感》内容解析:
(一)“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句解析:
1.字意解释:
①“三万里河”:指三万里长的黄河(“河”即指黄河)。
②“五千仞岳”:指有五仞高的华山(“岳”指华山)。
③当时,黄河和华山都被金人占领。
④“入”和“摩”二字表现出“黄河”和“华山”
不仅雄伟,而且虎虎生气。
2.“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句意包含着:
①大好河山,陷于敌手,使人难以平静,心头感到无比愤慨。
②东入海的黄河,带着愤怒之气倾泻而来;摩天的华山,昂然挺立,直刺苍穹。
(二)“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句解析:
1.字意解释:
①“尽”,含有无限酸辛。
②“泪尽”和“胡尘”作为叙事中的意象背景,使人感情愈加沉痛。
2.“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句意包含:
①那些心怀故国的遗民,依然企望南天(想回归大宋国土)。
②金人马队扬起的灰尘,隔不断遗民苦盼宋王的军队的视线。
③遗民苦盼,年复一年。
三、《秋夜将晓出离门迎凉有感·其二》全诗译文:
奔腾三万里的黄河向东入大海,五千仞高的华山戳破青天、直冲云霄。心怀故国的遗民泪水,在金人军马扬起的灰层中流尽;他们盼望(大宋)君王(收复河山的)北伐军队一年又一年。
四、《秋夜将晓出离门迎凉有感》中“河”和“岳”分别是指:
1.河”:指黄河。
2.“岳”:指华山。
(图片来源于网络)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这里面的河指得是黄河。岳指得是西岳华山。这首诗表达作者爱国和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南宋时期,金兵占领了中原地区,爱国诗人陆游被罢斥归故乡,虽在乡下但却惦念中原人民,向往中原的大好河山,盼望宋朝能够凉快收复中原,实现统一!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三万里的黄河呵向东注入大海,
五千仞高的华山呵上摩青天。
沦陷区的遗民眼泪都已哭干了,
眼巴巴地盼望南宋军队一年又一年!
河:黄河。岳:指东岳泰山、西岳华山。
赏析:
这是一首爱国主义诗篇,作于1192年(宋宗光绍熙三年)的秋天,诗人当时在山阴(今浙江省绍兴市)。
南宋时期,金兵占领了中原地区。诗人作此诗时,中原地区已沦陷于金人之手六十多年了。此时爱国诗人陆游被罢斥归故乡,在山阴(今浙江绍兴)乡下向往着中原地区的大好河山,也惦念着中原地区的人民,盼望宋朝能够尽快收复中原,实现统一。
六十八岁的陆游,罢归山阴故里已经四年。但平静的村居生活并不能使老人的心平静下来。此时虽值初秋,暑威仍厉,天气的热闷与心头的煎沸,使他不能安睡。将晓之际,他步出篱门,以舒烦热,心头怅触,写下两首诗,这是其中的一首。
诗人热情地赞美了沦陷区的祖国大好河山,对沦陷区百姓的痛苦予以极大的同情,而对南宋统治者不收复失地表示无比的愤慨。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这两句描写了沦陷区祖国山河的壮美,充满了向往之情。黄河滚滚东流,一直流入大海;西岳华山高耸,直插云霄。诗人大笔如椽,极力赞美祖国的山河。然而这美好的河山却一直被金人占领,字里行间流露出悲痛之情。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这两句写沦陷区的百姓热切盼望恢复之情景。沦陷区的百姓在金人的铁蹄下痛苦呻吟,他们的泪水已经流干了,他们多么想回到祖国的怀抱啊,然而年年盼望王师北伐,年年都注定失望。“泪尽”、“又”都是充满感情的词汇。南宋统治者奉行投降路线,每每和金人签定“和约”,他们置沦陷区百姓的死活于不顾,诗人的感慨之情溢于言表。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