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看书的时候是否需要代入自己,还是以旁观者的态度去看故事?
旁观者,自己的,故事看书的时候是否需要代入自己,还是以旁观者的态度去看故事?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看书的时候是否需要代入自己,还是以旁观者的态度去看故事?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看认为看书的时候,耍代入自己,这样能产生共鸣,理解文章的内涵,为文章的人物喜而喜,悲而悲,能随着剧情发展,一直读到结末而意犹末尽,才能判断文章写得好坏。当然这只是个人观点,不能代表别人。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笔者认为,看书的的候,必然会代入自己,并进而触及心灵,产生互动。
首先,既然选定一本书,无可否定,与自身的兴趣、爱好或追求密切相关。这种兴趣、爱好亦或追求,就是连接自身与书面场境的桥梁,进而在阅读过程中,形成潜移默化地契合。
其次,人类的思维,会伴随着每一次行为、举止活动的始终。人类因自身所处阶层、区域及境遇所限,视野自然遭遇限止。而通过书本,可以使我们跨越物理距离的界限,从精神层面,投入书本中的场境,任意驰骋。
当然,在我们认知和追求的方向上,一定具有相对的局限性与功利性。我们不可能去关注与自身风、马、牛不相及的区域,而消耗宝贵的时间资源,更自然排斥会令自己产生厌恶、痛苦情绪的界面。这也从另一个方面,作为阅读代入性的一个举证。
“书藉是人论进步的阶梯”。人们正是通过长期不断的阅读,赠进并累积自身的学识,进而达到“腹有诗书气自华”的妙境,为自身的阅历和进取蓄积宝贵则富资源。
当然,即便为了批评或抨击之目的,而收集相关卓证,阅读过程即便站在对立立场,亦必然深度投入,方可抓住关键论据,以彰其帜。
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不可否认,以旁现者的态度看故事的人,现实中或许存在。既然把自己当做生命中的过客,有何谈牢固自己安身立命的根基呢?
个人拙见,不到之处,还望方家海涵!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觉得最好的看书态度是代入自己去体会书中的场景,而以旁观者的态度去思考书中的思想。
书是作者的思想结晶,读书的过程其实就是在大脑中与作者对话。如果不代入你不能体会到作者究竟想说什么也就无从对话。如果不以旁观者的角度去思考,就变成了作者单方面对读者进行灌输,对话也无从谈起,一本好书会让你读的废寝忘食,甚至萌生出对作者相见恨晚之意。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认为要分情况,阅读时不要强求自己站哪种立场。有些书我们之所以看得很投入,是因为自然而然地会带入自己,无法自拔。而有的书,我们如果坚持带入自己,以自己的三观去读,那绝对看不下去。我们读书,本就是为了看看世界的各式样子,如果始终放不下自己,找不到一个旁观者的视角或者书中角色的视角,那阅读面是很狭窄的。
下面我举例说明:
读《雀起乡到烛镇》这本书时,我常常会觉得自己是书中的劳拉。她的童年生活是我熟悉的,从她的玩伴、邻居们身上我能找到自己熟悉的人的影子。劳拉微妙的情绪,我也能完全理解,感同身受。如果不是我把自己代入了书中的角色,这本书其实就是一本流水账。《雀起乡到烛镇》是送给和主角经历类似的所有人的一份礼物,书里寻常的故事、朴实的表达和我们的经历一样,简单却珍贵。我们如遇故人,相谈甚欢,在其中重温自己的童年时光,它让我们带着甜蜜的回忆继续前行。
我看过两次亦舒的《喜宝》,也因为这本书初次了解了这位作家。广受追捧的名句“我要很多很多爱,如果没有,那么就要很多很多钱。”就出自《喜宝》,其实还有下一句“如果没有很多很多钱,有健康也是好的”。初读这本书的人对这本书的误解就像对这句话的误解一样。如果没有站到合适的阅读立场,这本书就是一位小三的上位史。但以合适的视角去读,便会读懂主角喜宝的美丽与哀愁,理解这本书想要呈现给读者的并非牺牲色相出卖灵魂的小三横行场面。
当然,每本书读毕后,我们会从书本构建的世界或思路中抽离,以自己的经验或立场表达对这本书的看法,这是后话。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初读把自己放进去,若再读一定以第三方的视角,唯有如此才是求之甚解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上一篇:华馨苑物业服务怎么样?在关键时刻有作为吗?行动力如何?看这的房子挺久的了,不知道适不适合买?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