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法律条文中可以使用修辞吗?为什么?
修辞,法律条文,修辞手法法律条文中可以使用修辞吗?为什么?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法律条文中可以使用修辞吗?为什么?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法律条文是不允许使用修辞手法的。
修辞是为了提高文章感染力,通过对语言的修饰、调动、转换及采用一些夸张、比拟的方式,以达到提高文章表达水平的手法。
修辞手法有很多,我们常用的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设问、比拟等等。更多的使用在文学作品中,部分也有在应用文中使用。
看了以上这些,可以想象,法律条文中,是不可能使用修辞手法的。起草法律文件是一项十分严肃认真的工作,要字字句句反复推敲,必须直观,而且还要便于操作和执行,不能用近义词来代替,要用最准确的文字语言来表达其约定的内容。如果表达不清楚或模棱两可,文件又被被通过,就会成为法律漏洞,造成不可挽回的影响。
综上,我们就清楚了,法律条文为什么不能修辞的原因。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不允许,因怕用修辞的一些漏洞,达到一些你懂我也懂的目得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法律条文使用修辞是断无可能。
法律条文一般都是平铺直叙,用最简洁的文字把规定说清楚,枯燥、乏味,甚至还有些晦涩难懂。
法律文书倒是有可能使用修辞,尤其是随着法治的进步,法律文书不再是八股文,越来越不拘一格。古今中外,旁征博引,“另类”的法律文书屡见不鲜。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不可以,法条是严肃的,需要法言法语,不可以乱用那些修辞手法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从广义來说,凡陈述都要修辞。如何把话说清楚,把道理讲明白,使逻辑更清晰,都要修辞。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法律条文上可以使用修辞,但是有限制的。法律文本是严肃的公文,不能在用词上产生歧义,多种解释。同一概念要前后一致,不能像文学为丰富词汇而用多种词语表达同一内容。例“可以”表示能够这样,语气平缓婉转,“应当”表示理应如此,比较强硬,而“必须”看似相同,实则要求不同,它表示一定要如此,有命令口气。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万万不可,用了修辞手法,会让人浮想联翩,钻空子机会就多了,丝毫没有法律的庄严和严谨。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